首頁>要聞 要聞
年終觀察:漫話新政| 一名臺灣商人的2018
中新網(wǎng)12月30日電 (孟湘君 朱延靜 魏巍 倪雯冰)這是一位臺灣商人2018年的自述,。這不僅是屬于個人的故事,也是屬于新時代的故事,是改革開放大潮下,眾多“登陸”發(fā)展的臺商們的真實寫照。
陳先生來自臺灣高雄,,到大陸經(jīng)商已二十多年。此時,難得片刻閑暇,,他坐在辦公桌前,看著桌上照片,寫下自己的年度備忘錄,。仿佛時光倒流,,回憶一幕幕涌上心頭。
我60年代生在臺灣本土,,在大陸對外開放之前,,我沒有到過對岸。到大陸投資建廠這么久了,,雖然不是第一批先鋒人物,,但我應(yīng)該也屬于比較早一輩的臺商了。
從最初在臺灣白手起家,,到如今在廣州,、深圳、香港都開了分公司,,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我的每一次投資,每一項技術(shù),,每一批工人,,都與兩岸經(jīng)濟的往來密不可分。是臺灣,,哺育了我這個人,,是大陸,給了我一片廣闊的發(fā)展天地,。
今年10月下旬,,港珠澳大橋通車,我們一眾臺商專程到珠??诎扼w驗,、考察。這座超長大橋真配得上“奇跡”二字,,一眼望不到頭,,聽說創(chuàng)造了多項世界之最。
“以前我們珠海到香港的貨運要4個半小時,,現(xiàn)在大橋通車后,,不到1小時。保守估計,,運費可節(jié)省至少15%,。”助理介紹說,。
橫琴臺商總部將在2年后投入運作,,很多臺商都相當看好大橋通車所帶動的兩岸物流,、人才交流效應(yīng)。
粵港澳大灣區(qū)1小時生活圈成形——這是大橋開通帶來的紅利,。我一向看重效率,,無論是做工,還是出門坐車,。效率的提升,,除直接影響到大灣區(qū)內(nèi)幾個城市的經(jīng)濟外,商業(yè)模式,、生活方式甚至人們的想法觀念,,都正在推陳出新。
伶仃洋的風吹醒了一些往事,,那也許是胡德夫曾唱過的《太平洋的風》,。駐足橋邊,我滑手機看看剛拍的照片,,小兒子的照片蹦了出來,。
我小兒子這代人,是最幸福的一代人,,比我們那時候好多了,。1996年,賀伯臺風重創(chuàng)高雄,,學校,、道路被泥石流毀掉,我看到報上登載損失高達147億多新臺幣,,頗為震動,,因為當時我并沒有很多機會看到這樣的天文數(shù)字。
而現(xiàn)在的港珠澳大橋,,能抵抗16級臺風,,造價超過1100億人民幣。這在以前,,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最終竟然成真了,,把香港,、珠海、澳門,,都連接起來了,。
更方便的是,多虧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我抽出一天,,帶小兒子去了他盼望已久的香港迪斯尼樂園,。小兒子很喜歡“動感號”的車頭造型,讓我給他拍照,。當時,,等著和車頭合影的人絡(luò)繹不絕,排了一會才輪到我們,。
列車200公里的時速讓兒子興奮不已,,從廣州出發(fā),40多分鐘就能到香港西九龍站,。我早年去香港,、大陸拉生意,為了省錢坐船,、坐巴士,、租車,走透透皮鞋磨破腳,,煞費周章,,深感創(chuàng)業(yè)艱辛,如今不可同日而語,。
80,、 90年代,臺灣香港是“亞洲四小龍”中的明珠,,大陸一直在發(fā)力追趕,,其開放的步伐,吸引了不少像我這樣尋找機會的臺灣人,。在我眼中,,大陸是“潛力股”,未來不可限量,。到2007年,,廣東省的GDP首度超越臺灣,更讓我堅定了自己當年的選擇,。
開始開放申請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時候,,我和我的另一半幾乎“搶頭香”一樣跑去辦理。小小一張證,,從臺胞證的8位號碼,,到與大陸身份證同樣的18位號碼,背后承托了不知多少人的心愿與心血,。
以前出差,,我只能住三星級以上或去找有外賓接待資質(zhì)的酒店,花錢又費時?,F(xiàn)在有了居住證,,可選可以選的酒店更多,,辦保險、證券和期貨業(yè)務(wù),,也便利了,。
不僅如此,有了居住證,,我的小兒子可以在廣東就讀,,獲得與當?shù)貙W生同樣的教育機會。這次買高鐵票,,我也是直接用臺灣居民居住證在12306網(wǎng)站上買的,。在2018年以前,這些都是無法直接實現(xiàn)的,。
說起另一件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是不久前,我作為臺灣參展商之一,,在廣州參加兩岸交流展會?,F(xiàn)場企業(yè)云集,我有幸接受了媒體采訪,?!啊菖_31條’措施說明,大陸政府真正為臺胞著想,,這些便民,、惠民措施,是一份充滿溫暖的禮物”,,我告訴記者,。
兩天后,助理給我送來一份報紙,,我受訪的過程登報了,。
多年來,我保留著讀報習慣,。我想,,報紙對我來說,不光是時代的記錄者,,更是我在大陸經(jīng)商的見證者,。今年2月,也是從報紙上,,我得知“惠臺31條”措施出臺,各省市都會推出各具特色的落地辦法,。
年中出臺的“廣州60條”引起了我的注意——對新引進的總部企業(yè),,按規(guī)定連續(xù)3年每年給予500萬元到5000萬元不同等級的獎勵,。再三考慮后,我毅然決定把公司總部從臺灣遷移到廣州,。這樣接下來3年,,企業(yè)發(fā)展又將注入新的力量。而我,,能擁有一間比臺灣更大,、更新,可以眺望羊城風景的辦公室,,何樂而不為,?
年初定下的發(fā)展規(guī)劃基本都已完成,公司獲得了政策支持,,業(yè)績超額,。明年,我打算把公司在大陸的業(yè)務(wù)再拓展一番,。
其實臺灣很多企業(yè)家非常想來大陸,,可發(fā)展性比如今的臺灣要高許多。之前可能卡在一些政策上,,“惠臺31條”措施出來后,,我相信隨著他們慢慢了解,更多人會希望到大陸來經(jīng)營,。
我近來很中意一張“粵港澳大灣區(qū)好圖片征集”活動的樣照,,把它發(fā)到了朋友圈。一位臺商朋友留言說,,明年想跳出臺灣,,也來大陸看一看。
海峽兩岸的“三通”10年了,,“實話說,,我在大陸最近10年取得的成就,可能一些臺灣同行用20年也難以逾越”,。我對這位朋友說,。
我們聊起了粵港澳大灣區(qū)的發(fā)展前景。這個坐擁豐富資源,,近7000萬人口的地區(qū),,計劃被建設(shè)成為“世界級城市群”,2017年的GDP就已經(jīng)突破人民幣10萬億元,。這是當今全球經(jīng)濟最活躍的地區(qū)之一,,發(fā)展前景不可小覷。
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勇者立潮頭,。那里是發(fā)展的下一個風口。我對他說,,也對2019年的自己說,。
編輯:曾珂
關(guān)鍵詞:一名臺灣商人的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