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社會凈財富437萬億元居世界第二 73%歸居民所有
普通人家有賬本記錄收支和家底,,其實整個國家也有一本賬,。昨天,國家金融與發(fā)展實驗室發(fā)布《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18》,,公開了中國的資產,、負債和財富的“家底”,。報告顯示,,2016年年末,中國社會總資產1210萬億元,,社會凈財富437萬億元,。
凈國民財富全球排名第二
報告顯示,2016年年末,,我國社會凈財富(非金融資產與對外凈資產之和)總計437萬億元,。其中,國內非金融資產424萬億元,,對外凈資產13萬億元,。據介紹,2016年,,我國社會凈財富的73%歸居民所有,,剩余27%由政府持有。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曉晶介紹,,中國社會凈財富水平,,相當于美國同期財富水平的70.7%,位居世界第二,。同期,,我國GDP為74.4萬億元,相當于美國同期水平的57.2%,,也位居全球第二,。
根據研究,投資對財富積累的貢獻最大,。社會凈財富的增長來自投資和價值重估,。投資來源于儲蓄,是總收入中未被消費的部分,,形成了社會凈財富在物量上的增加,。價值重估則是由于資產價格變化導致的財富名義價值增長。
張曉晶說,,有兩種不同方向上的力量影響居民和政府在凈財富上的分配:一個是所有制多元化改革的不斷推進,,這會降低政府財富的占比;另一個是政府部門掌握的資產經歷了較大程度的價值重估,,尤其是2000年以來大量國有企業(yè)上市,,這會增加政府財富的占比,。
金融資產增速快于非金融資產
報告顯示,,2000~2016年,我國非金融資產由37.5萬億元增長至424.5萬億元,,增長了10.3倍,;金融資產由53.2萬億元增長至786.2萬億元,,增長了13.8倍。
具體來看,,金融資產中平均增速最高的是證券投資基金,、保險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平均增速分別為44.2%,、26.7%和25.2%,。張曉晶表示,這三項資產的增速領先和占比提高,,反映出我國非銀行金融體系的快速發(fā)展以及我國金融結構的不斷優(yōu)化,。如今,基金和保險已成為我國居民儲存財富的重要方式,,同時,,銀行表外業(yè)務也有了長足的發(fā)展。
據介紹,,2000~2015年,,我國非金融資產年均增長23萬億元,其中68%來自投資的貢獻,,32%歸因于價值重估,。企業(yè)上市后估值提升、住房價格上漲等因素,,是價值重估的主要原因,。我國對外凈金融資產年均增長1萬億,其中,,投資貢獻了171%,,價值重估的貢獻則為-71%。由于對外凈資產用人民幣計價,,所以,,匯率的變化對其產生直接影響;2005年以來,,人民幣持續(xù)升值,,導致我國以外匯儲備為主的對外資產的人民幣價格減值。
中國應對債務風險有足夠信心
最近幾年,,有關中國債務風險的爭議不絕于耳,。張曉晶表示,資產負債表分析方法強調凈財富是應對風險能力的重要體現,,需綜合考察資產,、負債和凈財富。僅從債務或杠桿率角度來討論債務風險,,結論可能偏頗,。
張曉晶指出,,結合中國的國民凈財富數據,在應對債務風險問題上有足夠的信心,。2000~2016年,,中國政府負債從2萬億元上升至27萬億元,規(guī)模擴大至原來的13倍,;政府資產也同步增長,,從11萬億元上升至146萬億元,規(guī)模擴大至原來的12.8倍,。這樣,,中國政府所擁有的凈財富就從9萬億元上升到119萬億元,規(guī)模亦擴大至原來的12.7倍,。毫無疑問,,近120萬億元的政府部門凈財富,構成應對債務風險的雄厚基礎,。
不過,,報告同時強調,擁有規(guī)模較大的政府資產凈值,,并不能保證高枕無憂,,還需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對政府凈財富的沖擊。首先是未直接計入的各類隱性債務,。這包括地方政府大量的隱性債務(按不同口徑估算,,約在30萬億~50萬億之間);以及機關事業(yè)單位養(yǎng)老保險中政府所應承擔的隱性債務(報告估算約為25萬億),。
其次是政府資產的流動性,。我國政府部門凈資產中,剔除掉變現能力較差的非金融資產,,凈金融資產也達到73.0萬億元,;其中國有企業(yè)股權為52萬億,占政府凈金融資產的44%,。政府非金融資產中,,政府土地儲備具有較強的流動性,其規(guī)模為23.9萬億元,,占政府非金融資產的52.4%,。總體上,,政府資產的變現能力較強,。
第三是資產價格的順周期性。過去十幾年來,,全部非金融資產增量中有三成的比例來自于價值重估的貢獻,;金融資產中的股票和投資基金等權益類資產具有更強的順周期性,,其估值水平與經濟周期密切相關,。這類風險值得關注,。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萬億 資產 財富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