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中越邊境上的排雷兵:與死神扳手腕 只盼百姓安心
中新網云南馬關12月14日電 題:與死神“扳手腕”——記中越邊境上的排雷兵
作者 曾實 繆超
“我見過最美的風景,,就是在我掃完的雷區(qū)上面蓋上房子,,百姓可以安心種地?!边@是貴州籍排雷英雄杜富國在筆記本上寫下的話語,。
隨著杜富國排雷英勇負傷的事跡見諸于各大媒體,,其所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zhàn)區(qū)陸軍云南掃雷大隊(簡稱云南掃雷大隊,,下同)也成為了社會各界所關注的焦點。12月14日,,中新社記者走近了這個“特殊”的群體,。
進入營區(qū),不時可見三五成群的飛鳥歇落枝頭,,若無人告知,,旁人很難將眼前這個整潔而寧靜的環(huán)境同爆炸物以及死亡聯(lián)系在一起。
“羅興,,1993年12月8日,,在排除一枚58式防步兵雷時,為保護身旁5位戰(zhàn)友安全,,身負重傷,,導致右眼失明,左手被炸斷,,左眼和左大腿也被炸傷,,身邊戰(zhàn)友除一人受輕傷外,其余均安全脫險……”
“杜茂江,,1998年12月9日,,在一次排險中不慎絆倒觸雷,,右腿負傷殘疾……”
記錄著有關排雷英勇事跡的幾塊展板,矗立在營區(qū)行道兩旁,,仿佛在提醒著往來的人——排雷,,是一項極度危險而艱巨的任務。
“使的是‘繡花針’,,拔的是‘虎口牙’,,跳的是‘刀尖舞’,走的是‘陰陽路’,,過的是‘鬼門關’,。”云南掃雷大隊政治委員周文春說,,排雷就是一場與死神“扳手腕”的較量,。
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位于中越邊境的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馬關等地,,曾是南疆戰(zhàn)事的主戰(zhàn)場,遺留下無數(shù)地雷和爆炸物,,此后三十多年間,,當?shù)孛癖婏柺堋袄谆肌敝唷?/p>
“我非常痛恨地雷!在我的家鄉(xiāng),,隨處可見雙腳,、雙手和眼睛被炸傷致殘的人,我的親人也受到過地雷的傷害,?!痹颇蠏呃状箨爲?zhàn)士劉貴濤說。
1979年,,劉貴濤的爺爺在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不幸觸雷犧牲,。1996年,劉貴濤的姑姑在自家地里鋤草時,,被地雷炸傷造成雙腿高位截肢,,一家人飽受“雷患”之苦。
為消除“雷患”,,還周邊民眾安寧,。中國政府分別于1992年至1994年、1997年至1999年,、2001年至2008年對中越邊境云南段進行兩次大面積掃雷和一次勘界掃雷,。
2015年,云南掃雷大隊組建,開啟中越邊境第三次掃雷行動,,同年,,原本在外地服役的劉貴濤,在得知消息后,,主動遞交申請,,加入了掃雷大隊。
據(jù)云南掃雷大隊大隊長陳安游介紹,,文山州境內雷區(qū)具有:爆炸物種類多,、分布密集、雷區(qū)面積大,、坡度陡等特點,。“整個雷區(qū)接近60萬平方米,,平均坡度在70度左右,,亂石叢生,有的雷區(qū)附近還有村落,,不能使用大規(guī)模爆破拆除,,只能采取人工排雷?!?/p>
“雷區(qū)的環(huán)境和氣候都很惡劣,,被蚊蟲叮咬那是家常便飯,這里常年平均氣溫都在30度以上,,穿上幾十斤重的搜爆服,不到幾分鐘渾身就能濕透,,大多數(shù)戰(zhàn)士身上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皮膚病,,可以說是體無完膚?!痹颇蠏呃状箨犘l(wèi)生員帥超說,,看到戰(zhàn)友們平安完成任務回來,是他最大的心愿,。
云南掃雷大隊戰(zhàn)士竇希望回憶:“第一次排雷時,,用探雷器一掃,到處都有爆炸物,,忙活了大半天,,也沒進去幾米,回到營地后,,晚上做夢都會夢見自己被炸傷,。”1996年出生的竇希望,先后進出雷場400余次,,今年9月服役期滿,,原本可以選擇退伍的他,卻申請繼續(xù)留在掃雷大隊,。竇希望說:“排雷雖然危險,,但總需要有人去做,如果大家都不去做,,國家哪來的和平與安寧,?”
據(jù)了解,云南掃雷大隊共有400余人,,大多是“90后”,,正是這群平均年齡在20歲左右的年輕戰(zhàn)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換來了身后每一寸國土的安寧,。
“現(xiàn)在是和平年代,沒有硝煙,,但是雷場就是戰(zhàn)場,,掃雷就是打仗,這是軍人的價值和擔當,?!痹颇蠏呃状箨爲?zhàn)士李華健說。
每日清晨,,伴著太陽的升起,,離昔日雷區(qū)不遠的中越邊境天保口岸也迎來了新的一天,,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中越關系歷久彌堅,。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中越邊境 排雷兵 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