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在“左右為難”中成長成熟
有老同志在與年輕干部們談話時推心置腹:“你們干具體工作,和搞文字工作有時是一樣的,。比如寫材料就像‘二月天’,,有的時候一個人一個看法,,左右為難,,這是很自然的,?!边@里的“二月天”來自一段民間唱詞,,“做天難做二月天,,蠶要暖和麥要寒”,,隱喻的是實際工作的糾結,須面對各方面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觀點訴求,。老同志勉勵大家:“只有左右為難,人才能逐漸成熟起來,?!?/p>
的確,機關里改稿子,,經常一遍遍推倒重來,。實際工作中做事“兩難”的情況更不少見。比如,,去杠桿和融資難怎樣平衡,,扶貧攻堅如何杜絕養(yǎng)懶漢……年輕干部蕩滌書生氣、錘煉老成心,,當在破解這些“兩難”中掌握“謀”與“斷”的治理要訣,,不斷在磨礪摔打中練身手、長本領,。
破解“左右為難”,,首先在于把問題考慮得更周全,善于統(tǒng)籌協調,。上海解放初,,舊金融資本惡意炒作令物價飛漲,簡單動粗會被斥“經濟打0分”,,可一味“按常理”拋售銀元則于事無補,。陳云同志冷靜研判后,一手加大宣傳穩(wěn)定信心,,一手嚴打投機商,,在力推人民幣占領陣地的同時,調配全國物資來支援,,多管齊下打贏了“銀元之戰(zhàn)”,。今天,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得學懂“轉盤子”藝術,,做到系統(tǒng)謀劃,、整體推進,不能顧此失彼,。貫徹宏觀調控,,得弄通“十個指頭彈鋼琴”的道理,各項措施要互相配合,,不能各唱各的調,。推進社會治理,得把握好“時度效”的章法,,拿捏時機,、掌握分寸、講求效果,,不能搞簡單粗暴那一套,。處理復雜問題的辦法紙面上學不來,課堂上講不深,,只能在急難險重吃勁崗位上接幾次“燙手的山芋”,、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摸索,、碰壁,,總結、提高,,再前進,,才能提升政策協同、措施得當的水平,。
在事事皆有利弊,、事事皆需取舍時,關鍵就要算大賬,、算全局賬,。如果說周全考慮、統(tǒng)籌協調是兩點論,,大局為重則是重點論,。當年,挺進大別山犧牲很大,,最困難時,,鄧小平同志從解放戰(zhàn)爭大局出發(fā),不同意兄弟部隊支援,。待到淮海戰(zhàn)役時,,他卻號召全體指戰(zhàn)員“叫花子燒鋪草”拼死一戰(zhàn),說:就是打光了,其他各路解放軍還可以取得全國勝利,,這個代價是值得的。顧全大局,、從政治上考慮問題,,讓他博得了同志們的信賴和黨中央的倚重。成才要有大局觀,,政治素質第一條,。新征程上,誰能善用“政治之鑰”,,高屋建瓴,、客觀辯證地看問題,誰就能在化解矛盾,、攻堅克難中成功開好“兩難之鎖”,。
“天下無現成之人才,亦無生知之卓識,,大抵皆由勉強磨煉而出耳,。”做事的琢與磨,,成長的苦與甘,,離不開矢志奮斗、勇于犧牲的精神品格,。把應對“兩難”的磨礪當作增長才干的必修課,,把黨交付的工作當作畢生的事業(yè)去追求,我們不僅將戰(zhàn)勝困難,,也將戰(zhàn)勝自己,,成就事業(yè)與人生。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左右為難 成長 成熟 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