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打探杜甫千詩碑:詩歌書法篆刻園林古建雕塑“六藝”結合
杜詩石刻摩崖區(qū)
由四川省杜甫學會,、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主辦的四川省杜甫學會第十九屆學術年會剛剛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閉幕,。本屆年會最吸引人的部分之一,,是歷經三年,,備受市民,、文博迷和藝術愛好者關注的“杜甫千詩碑”終于落成,。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昨日游覽了一遍千詩碑項目,,該項目氣勢浩大,,融詩歌,、書法,、篆刻、園林,、古建,、雕塑“六藝”巧妙結合,頗有情景交融,、詩情畫意的藝術效果,。
杜甫千詩碑
呈現(xiàn)杜甫存世的1455首詩歌
成都杜甫博物館館長劉洪先是向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介紹了“杜甫千詩碑”項目從籌建、設計到施工歷時三年的建設過程,。目前在杜甫草堂博物館及浣花溪公園內以書法刻石等藝術形式呈現(xiàn)杜甫存世的1455首詩歌,,展示了宋以來歷代名家創(chuàng)作的杜詩書法作品和當代書法名家及文化名人書寫的杜甫詩歌。
中國書協(xié)理事李世俊提到,,“杜甫千詩碑”項目是用書法的形式把杜甫一生所寫的1455首詩完整的呈現(xiàn)出來,。針對如何將傳統(tǒng)的詩歌,、書法藝術與現(xiàn)代人的審美觀念相結合,與現(xiàn)代傳播工具相結合等問題做了深入地研究,。
據(jù)李世俊介紹,,“杜甫千詩碑”這一項目邀請了杜甫研究專家、歷史研究專家,、書法篆刻大家等眾多專家學者經研究斟酌,,最終選定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和海內外二十余家博物館館藏的宋、元,、明,、清及近現(xiàn)代四十位著名書家的58件傳世杜詩書法精品作為“杜甫草堂千詩碑”一期工程,刻于石,,嵌于古香古色的長廊壁間,。隨后開展的“杜甫千詩碑”二期工程,是針對性地邀請了全國當代書法名家和文化名人進行杜詩書法和篆刻作品創(chuàng)作,,經過歷時一年多的艱辛工作,,累計征集到杜詩書法作品1483件、杜詩篆刻作品233件,。這些作品均是當代書法和篆刻名家的作品,,藝術價值極高。
展現(xiàn)杜甫草堂歷史文化內涵
在杜甫草堂博物館內,,可以順著杜詩書法石刻《堂成》開始千詩碑的藝術朝圣,,這也是杜甫千詩碑項目草堂部分的起點。四川省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杜甫研究專家,、曾參與杜甫千詩碑項目策劃與學術研究的王飛告訴記者,將北宋大文豪蘇軾寫的《堂成》作為起點,,既因為蘇軾是四川人,,有家鄉(xiāng)情緣的考慮,更重要的是,,按照書法時代排序,,這件蘇軾書杜詩是迄今有定論的最早一件先賢書寫杜詩的書法作品,,分量尤為重要,,雖然經典杜詩很多,但存世的宋,、元以前書法作品卻很少,。
杜甫草堂區(qū)是整個“千詩碑”工程的核心區(qū)域,也是精華區(qū)域之一,。杜甫一生的經典代表作,,尤其有關成都的代表作,,當然要在草堂呈現(xiàn)。經典中的經典,,《春夜喜雨》當之無愧,,這首千古名篇是杜甫公元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時所作。為此,,在千詩碑這一部分專門設計了“春夜喜雨園”,,10位書法家書寫的不同風格的《春夜喜雨》刻于石,環(huán)繞在“喜雨亭”四周,。對展現(xiàn)杜甫草堂歷史文化內涵,,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建設過程中,,刻石環(huán)節(jié)尤為重要,。刻工的招募成為關鍵,。杜甫草堂專門從四川,、福建、山東,、江蘇和陜西等地招募刻石工匠,。通過參加“刻石大比武”擂臺,經過金石篆刻家,、書法家的嚴格評審,,最終近百位刻工成功入圍。
草堂歲月
正在修建的草堂書院大門正對著一組雕塑,,名為“草堂歲月”,,正好也是草堂今年春節(jié)后新開東門的貫穿點。作為千詩碑項目浣花溪公園區(qū)的起點,?!扒г姳欢ㄊ蔷氨杀畼嫵蓤@,,由園構成景,。”千詩碑項目專家,、資深園林專家楊玉培這樣表述千詩碑與草堂園林的關系,。游走草堂,總可以聯(lián)想到韻味十足的杜甫詩歌,,寓情于景,。
步出千年后新開的草堂東門,千詩碑浣花溪區(qū)域一下子開闊起來,。這個區(qū)域按照杜甫生命歷程中的六個重要階段一次安排了游學壯歌,、長安沉吟,、流寓秦州、夔門抒懷,,草堂歲月,、洞庭余響等六個景觀區(qū)域。
此外,,千詩碑亭是千詩碑項目浣花溪區(qū)域的精華部分,。碑亭里設置杜甫千詩碑總碑,總碑高5.68米,,寬2米,,厚0.4米,重23噸,。碑身《杜甫像》由蔣兆和繪,,《杜甫千詩碑記》由李敬澤撰文、洪厚甜書寫,,戈春暖鐫刻,。
編輯:楊嵐
關鍵詞:杜甫 詩碑 草堂 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