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改革開放四十年 懷念用牙膏皮換糖吃的日子
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牙膏不能浪費,牙膏皮也要回收
牙膏皮換糖吃的日子(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生活的腳步)
圖為消費者在超市選購牙膏,。本報記者 葉 子攝
老式中華牙膏。(資料圖片)
“破銅爛鐵換糖咯!”時至今日,,老家江蘇的王先生還記得這有年代感的吆喝聲,。在他小時候,,每次聽到這熟悉的聲音,孩子們就知道,,拿牙膏皮換糖吃的時候到了,。一般三四個牙膏皮就能換一支麥芽糖糖稀,是記憶里甜甜的味道,。
王先生的童年印象里,牙膏可是個很重要,、很親切的物件:長輩總是會強調,,飯后刷牙有助于口腔健康,更重要的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鋁制的牙膏皮是不少人家不會丟棄的“寶貝”,有著多樣用處,。
除了孩子們喜愛的牙膏皮換糖,、換泥人,牙膏皮能被回收來制作鋁鍋,、鋁勺,,俗稱“倒鋁鍋”,牙膏皮和易拉罐都是重要的鋁原料,。還有一種叫作“鋼精鍋”的炊具,,用鋁合金制成,比較薄,,牙膏皮正好可以用作補鍋的材料,。王先生記得,補鍋師傅總會端起鍋,,對著太陽去找鍋的漏洞,,如果是很小的洞還要先把洞鑿大一點點,以便將卷成小細卷的牙膏皮穿在洞里,,然后將補漏處放在鐵墩子上,,將兩邊多余的牙膏皮都敲扁,最后再焊一下,,就又能使用一段時間了,。“不過我爸本來就是鉗工,,都是他親自補,,所以沒有最后那個步驟,也能對付著用一下,?!蓖跸壬f。
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不僅牙膏皮要回收,,牙膏使用起來也絕不浪費,。在王先生家,牙膏總是從后往前擠,,用過的部分就卷起來,,以便充分擠壓。有時候一管牙膏用完了,,還會從后面拆開,,再拿搟面杖搟一下,“擠出點牙膏,,再刷一次牙沒問題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物質逐漸豐富,,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如此節(jié)約的情況越來越少見到了,,鋁皮牙膏慢慢被塑料軟管所取代,,再沒有人會費勁地拆開塑料包裝去擠一點牙膏,而那些回收鋁制牙膏皮的小販們也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在老家時,,中華牌牙膏王先生家用了10多年。出門上大學后,,王先生有了多樣選擇,,還用上了國外品牌牙膏。其實,,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外資日化品牌就紛紛進駐中國。中國人的洗漱杯里不只有“兩面針”和“中華”,,更多地被佳潔士,、高露潔、舒客等占據,。
除了品牌,,牙膏的功能也得到了充分拓展。清潔之外,,各種中草藥牙膏,、含氟牙膏、抗過敏牙膏,、消炎牙膏,、美白牙膏層出不窮,,多樣的香型更是讓人眼花繚亂?!艾F在牙膏種類太多了,。以前全家人就一支牙膏,甚至整個村里,、街道上各家各戶都用的是小賣部里賣的那一兩款牙膏,,而現在足不出戶就能在網上任意選購。隨處可見的廣告和越來越多的牙醫(yī)告訴人們,,每個人應該根據自己的口腔狀況來選擇合適的牙膏類型,,大人和孩子用的也不一樣?!蓖跸壬蛉さ溃拔倚r候哪知道還有草莓味的牙膏,,哪想得到還有液體牙膏呢,。”
如今,,王先生的妻子給女兒使用海淘買來的進口牙膏,,兒童專用。王先生一看,,竟然是鋁皮包裝的,。他感嘆:日子越過越好了,只不過現在,,很少有人會想著回收牙膏皮換糖吃了,。
葉 子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牙膏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