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為空巢老人義務跑腿20年 從“買菜哥”到“買菜叔”
為小區(qū)空巢老人義務跑腿二十年,季洪球——
從“買菜哥”到“買菜叔”(故事·百姓影像)
茭白5根,、苦瓜1根、黃瓜1根……上午10點不到,,季洪球檢查核對了一遍“菜單”,,確認所有東西已買齊后才爬上4樓,,送到88歲的獨居老人楊奶奶家中。接過菜和找回的零錢,,楊奶奶的臉笑成了一朵花:“外面還下著雨,,真是辛苦你了呀!”
季洪球(右)將菜送到老人手中,。資料照片
來自江蘇鹽城的季洪球,,在蘇州西善長巷55號小區(qū)做門衛(wèi)。本職工作之外,,幫小區(qū)老人跑腿買菜的活,,他堅持干了20年,卻從沒收過一分跑腿錢,。他將“小事”做成“習慣”,,獲得了老人們的交口稱贊。
據(jù)了解,,小區(qū)中不少居民是上了歲數(shù)的空巢老人,。附近的菜市場在兩公里外,雖然不算遠,,但對于許多腿腳不利索又無法騎車的老人來說卻是一段漫長的距離,。算上買菜時間,來回差不多要折騰小半天,。
1998年,,剛30歲出頭的季洪球和妻子來到這個小區(qū)工作,時??吹揭恍├先瞬叫匈I菜回小區(qū)時累得氣喘吁吁,,便從值班室搬出板凳請他們歇歇腳,漸漸地就熟悉了起來,,有時也會幫著老人將買來的菜拎上樓,。一天上午,季洪球無意中了解到一位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家中無菜做飯,,便和妻子在值班室為她做好了午飯,。從那以后,代這位老人買菜就成為季洪球的一項日常事務,。這事經(jīng)過口口相傳,,請他買菜的老人逐漸多了起來,有時多達五六戶,,少的時候也有一兩戶,,幾乎日日不間斷,。
每天早上9時左右是季洪球收“菜單”的時間。老人們把菜單寫好了送過來,,或者提前在電話里告知,由季洪球記錄下來,。菜買回來后再給他們送回去,,雷打不動、風雨無阻,。數(shù)量一多,,難免發(fā)生記錯或漏買的情況,他總是再次折返,、不辭辛勞,。20年來,“小季”變成了“老季”,,“買菜哥”變成了“買菜叔”,,記錄的菜單積累了兩萬多張,買菜的路程累計約6萬公里,,接受委托的“條目”從最開始的蔬菜肉類雞蛋擴大到各類日雜用品,,后來又增加了寄信件收快遞等“業(yè)務”。有時候,,為了幫忙買一個幾塊錢的物件,,他會一連跑好幾家超市打聽,只為了不讓滿心期待的老人家失望,。
除了日常代購物品,,熱心又手巧的季洪球還是小區(qū)老人們的義務維修工?!靶〖?,家里的燈泡突然不亮了,我爬不上板凳,,能來看看是怎么回事嗎,?”“小季,地板開裂了,,我這腿又蹲不下來,,怎么辦?”“老季,,幫我修剪一下伸到窗里來的樹枝吧,!”每當老人有需求,他便從百寶箱里翻出各種工具前去幫忙,。小到修水龍頭,、鐘表,,大到鋸樹枝、修電器,,季洪球樂呵呵地全包了,。偶爾還有周邊社區(qū)的居民輾轉來電尋求幫助,他也有求必應,。有的老人提出想要支付一些費用,,他都一概拒絕:“這只是小事情,不必放在心上,?!?/p>
隨著與老人之間的信任日漸加深,一些在外地工作的子女還將家里鑰匙交到季洪球手上,,請他幫助照看獨居的父母,。于是,季洪球有空時總會去空巢老人家中噓寒問暖,,還曾照顧過一對體弱多病的父子直到他們相繼離世,。
一個寒冬夜,有位常托他買菜的張阿姨打來電話,,尋求幫助,。原來,退休的張阿姨原單位組織體檢,,但由于得了糖尿病,,張阿姨眼睛基本看不見,想請老季用電瓶車載她去醫(yī)院,。季洪球二話沒說就答應了,。第二天早上5點多就摸黑出發(fā),攙著張阿姨一個項目接一個項目地排隊,,一個科室一個科室地檢查,,不少老同事都向張阿姨投來羨慕的眼光。憶及此事,,張阿姨很激動地說:“老季真是一個好人,!”
也有人說:“老季真是一個傻子!”如果他將提供服務的時間用來做點小生意,,或者每天收取一些跑腿代辦費,,20年來也是一筆比較可觀的收入,何苦還要打兩份工,,一家5口至今也沒有在蘇州買房,。
但對老季來說,老人們開心的笑容和發(fā)自內(nèi)心道出的“你真是個好人”,就是他多年來堅持的全部動力,。
老季坦言,,這個老小區(qū)中很多子女一輩結婚或工作后都搬出去了,但戀舊的老人們還愿意住在老房子里,。他們的子女會經(jīng)?;貋砜赐鐓^(qū)也有工作人員及志愿者每周上門提供保潔等服務,,只是自己作為小區(qū)門衛(wèi),,工作之余照顧他們更加方便,也是舉手之勞,。老季希望更多的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加入到孝老愛親,、服務公益的隊伍中來,。(本報記者 姚雪青)
編輯:秦云
關鍵詞:空巢老人 義務跑腿 買菜哥 買菜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