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唐代潮女的另類妝飾
唐代潮女的另類妝飾
新疆吐魯番張禮臣墓絹畫弈棋仕女圖
女人愛美,,乃天性,古往今來,莫不如是,。為了凸顯個性,現(xiàn)代有一些女子,,在妝飾上大膽前衛(wèi),,比如把頭發(fā)剪成男人的小平頭,或者染成白色,、紅色,、綠色,耳朵上戴碩大的耳環(huán)等等,。這些被世人目為另類的怪異妝扮,,其實對唐代一些潮女來說并不新鮮。
人們一般以女性的眉毛細長形似柳葉為美,,即所謂的“柳眉”,。但唐代偏偏有一些潮女,將眉毛畫得又粗又短,。杜甫《北征》就說,,“狼藉畫眉闊”。現(xiàn)在傳世的不少唐代仕女畫,,畫面中的女子,,大都是又粗又短的闊眉。一些女子喜歡畫“八字”眉,,就是兩道眉稍向下,,形成一個八字,看上去像是在憂傷哭泣,。白居易《時世妝》寫道:“雙眉畫作八字低……妝成盡似含悲啼,。”畫眉用的顏料通常是黑色,但有些潮女喜歡用綠色來描眉,,即所謂的“翠眉”,。李涉的《聽歌》一詩就有“朱唇不動翠眉顰”句。更有甚者,,一些女子將眉毛刮去后,,在眼的上下用紅紫色涂畫三四條橫道,接著用手指將之涂抹至化開,,看上去血紅一片,,號稱“血暈妝”。此事見宋王讜《唐語林》記載:唐穆宗長慶年間,,“婦人去眉,,以丹紫三四橫約于目上下,謂之‘血暈妝’”,。
唇膏,,一般是紅色,即所謂的“朱唇”,。但有的女子偏將嘴唇涂成黑色,。白居易《時世妝》就說,“烏膏注唇唇似泥”,。有的女子喜歡用丹或墨在臉頰上點點兒,,點出的點兒很像是一顆痣,這就是“面靨”,。元稹的《春六十韻》寫道,,“醉圓雙媚靨”。
唐代潮女的服裝,,以薄,、露、透為尚,,又將領(lǐng)口開得極低,,胸前大片肌膚白得像雪一樣,或僅以輕紗蔽體,,完全不忌諱春光泄露,。方干《贈美人》“粉胸半掩疑暗雪”、李群玉《同鄭相并歌姬小飯戲贈》“胸前瑞雪燈斜照”,、周濆《逢鄰女》“慢束羅裙半露胸”,、歐陽炯《浣溪沙》“綺羅纖縷見肌膚”、武元衡《贈歌人》“蟬翼羅衣白玉人”等等,,都是這類服裝的真實寫照,。
有些潮女喜歡穿男裝,,李華在《與外孫崔氏二孩書》中就說:“婦人為丈夫之象?!薄吨腥A古今注》也說,,唐玄宗天寶年間,“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唐代女子喜歡穿男裝的始作俑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新唐書·五行志》記載:太平公主參加唐高宗的內(nèi)宴,,不但穿著男裝,,而且全副武裝,弄得高宗和武則天都大笑不止,,說她:“女子不可為武官,,何為此裝束?”
對于唐代潮女上述另類妝飾,,白居易的《時世妝》一詩,,做了詳細記錄:“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態(tài),,妝成盡似含悲啼……”面龐不涂白粉、不上腮紅,,卻把雙頰涂成赭紅色,,再用黑唇膏把嘴唇涂成黑色,然后畫一對八字形的憂傷眉,!唐朝潮女的這種另類妝飾,,到底美在哪兒,以至于當時成為一種競相仿效的妝扮時尚,?其中緣由難以解釋,,只能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風(fēng)格和時尚潮流吧,。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潮女 唐代 另類 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