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火鍋好吃是罌粟殼作祟?專家:網(wǎng)傳圖把草果當罌粟殼
原標題:火鍋也堵不住謠言的嘴 拿起科學(xué)之箸,,踏實吃吧
天冷加衣,身冷吃火鍋,。在氣溫日漸走低的初冬,,與三五好友圍坐一團,來一頓熱氣蒸騰,、香氣四溢的火鍋,,邊涮邊聊再來點小酒,那種從胃到心的幸福感別提有多愜意,。
雖然關(guān)于“久煮的火鍋湯會致癌”的謠言早已糊弄不了我們,,但是又有一些新的關(guān)于火鍋的謠言,讓“火鍋控”們在大快朵頤的同時也心生疑慮,。比如,,走紅網(wǎng)絡(luò)的自然火鍋發(fā)熱包對人體健康有害,;好吃到讓人停不下來的火鍋竟然是因為加入了罌粟殼,;吃完火鍋衣服味道越重就說明火鍋里添加劑越多……這些是真的嗎?
罌粟殼
草果
謠言一
自熱火鍋發(fā)熱包對人體健康有害
如今,,一款號稱懶人必備的自熱火鍋迅速躥紅網(wǎng)絡(luò),,不少有名的火鍋品牌都紛紛推出了這種產(chǎn)品,。它不用火,、不用電,,也不用鍋,只需加入一杯冷水等上十幾分鐘,,無論在郊游還是在火車上,,都能讓你吃上一餐熱氣騰騰的火鍋。但是最近卻有傳言稱,這種自熱火鍋的發(fā)熱包可能對人體健康有害,。
“自熱火鍋的加熱包與我們常用的暖寶寶類似,。發(fā)熱包不直接與食物接觸,如果盛放食物的器皿不會在高溫下遷移釋放有毒物質(zhì),,那么對食物而言,,就是安全的?!敝袊r(nóng)業(yè)大學(xué)食品科學(xué)與營養(yǎng)工程學(xué)院副教授朱毅說,。
自熱火鍋的原理,是通過發(fā)熱包內(nèi)的生石灰,、碳酸鈉和水反應(yīng)快速放熱,,提供最初的熱量,再通過鐵粉,、鋁粉,、鎂粉持續(xù)氧化放出熱量。發(fā)熱包會使水的溫度達到90攝氏度以上,,并通過其產(chǎn)生的高溫水蒸氣來加熱食材,。
雖然這種自熱食品的發(fā)熱包對人體健康無害,但卻會因使用不當導(dǎo)致爆裂,。如果大量水蒸氣在封閉環(huán)境下囤積,,可能會變成“小型炸彈”,發(fā)生爆炸,。所以,,在食用自熱火鍋時千萬不能把蓋子的透氣口堵住,并要注意環(huán)境通風(fēng),。
不僅如此,,朱毅還提醒消費者:“自熱式火鍋目前缺乏行業(yè)規(guī)范,產(chǎn)品也良莠不齊,,火鍋調(diào)料,、配菜等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在所難免?!币虼?,消費者最好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大品牌產(chǎn)品,以便盡可能減少風(fēng)險,。同時,,食用時也要防止高溫引起的燙傷。
謠言二
衣服殘留火鍋味越重則添加劑越多
大冷的天兒,,沒有什么比來一頓火鍋更實在的了,。如果說“火鍋控”們還有一絲顧慮的話,,那就是吃完火鍋后,衣服上的味道濃郁而且久久不散,。
“吃完火鍋衣服上味道越濃,,留得時間越久,說明湯底的添加劑就越多”,。最近,,這套判斷火鍋店湯底添加劑的“民間土法”,在網(wǎng)上傳得沸沸揚揚,。
真的是這樣嗎,?吃完火鍋后,衣服上的味道是從哪里來的呢?朱毅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麻辣火鍋里香辛料的味道被水蒸氣帶到空氣中,,就會附著在衣服上,,而且油滴里的香味分子在衣服上不容易揮發(fā)。而味道持久度和濃烈度又與通風(fēng)情況,、衣服材質(zhì)有關(guān),,清油火鍋就不會有太大味道,牛油火鍋的味道就會很重,?!?/p>
細心者不難發(fā)現(xiàn),在火鍋店吃火鍋后衣服上的味道,,要比我們自己買火鍋底料在家吃火鍋后衣服上的味道大,。于是,有人懷疑,,這是火鍋店的火鍋加了傳說中的“一滴香”導(dǎo)致的,。
“在食用火鍋的過程中,可以觀察火鍋的油,。如果火鍋油量不是很大,,但是味道卻特別香,那就比較可疑,?!敝煲惚硎荆靡路蠚馕兜臍埩魰r間和濃烈程度,,來判斷火鍋是否用了“一滴香”并不科學(xué),。即便火鍋湯底使用了“一滴香”等添加劑,也不存在加入的添加劑越多,,衣服上的味道就越大的情況,。
西南大學(xué)食品安全學(xué)院教師劉文宗認為,某些人群可能對氣味比較敏感,,某些衣物材質(zhì)也可能更容易被氣味附著,,加之其他外界因素,不能僅憑衣服上殘留的味道,,來估算添加劑的加入量,。至于添加劑含量的檢測,應(yīng)通過專業(yè)人員使用專業(yè)儀器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毛衣、羽絨服之類的衣服更容易吸附味道,,冬天吃完火鍋后,,這些衣物上的味道會比其他衣物更加明顯。想要去除衣物上的火鍋味道,,可以在洗澡時將衣服掛在浴室,,次日再通風(fēng)晾曬即可;還可以把檸檬水直接噴在衣服上,,掛在通風(fēng)處,。
謠言三
火鍋好吃到停不下來是罌粟殼在作祟
近來,有一則消息在朋友圈流傳,。消息稱有的火鍋店在湯里加入了罌粟殼,,使得味道更好,讓人越吃越想吃,,最終上癮,,還附上了所謂的“罌粟殼”的照片。
但經(jīng)證實,,該照片上的罌粟殼,,其實只是我們做牛羊肉時常用的合法香料草果。說白了,,錯把草果當罌粟殼,,是因為二者在外形上略有相似。但其實,,稍加辨識就能看到兩者的差異,,罌粟殼的頂部有一個像放射線一樣的圓盤,而草果沒有,。此外,,罌粟殼的表面相對比較光滑,樣子也比草果要好看一點,,而草果的表面不怎么光滑,,溝壑也比較深。
罌粟殼中有嗎啡,、可待因,、罌粟堿等,。1985年起,它就作為特殊藥品被特殊管制起來,,嚴禁流入非藥用渠道,。可惜重典之下,,并未令行禁止,。
那么,問題來了,,加了罌粟殼的火鍋,,是不是就會好吃到讓人停不下來?針對這個話題,,朱毅曾做了一個簡單的小樣本雙盲實驗,,將罌粟殼和草果,分別以相同份量,,加入一樣底料的麻辣火鍋和清水火鍋中燒煮半小時,。結(jié)果,吃貨和非吃貨們瞎蒙一番,,并沒吃出味道上的差異,。
“雙盲試驗中吃不出區(qū)別,這是一個事實,。但看到加了罌粟殼,,你會覺得更好吃,是因為這種好吃是心理上的,,就像醫(yī)生給你開的安慰劑一樣,。”朱毅笑言,,罌粟殼提味增香是個幌子,,最多是心理暗示。
那么,,如果火鍋店不惜鋌而走險,,把被放大的傳說當現(xiàn)實,在火鍋中加入罌粟殼吸引顧客,,常吃的人們會不會上癮,?朱毅解釋說,罌粟殼中的阿片類生物堿含量很少,,嗎啡含量也只在0.05%—0.5%,。而鴉片中是10%左右,藥用嗎啡是30%以上,。況且罌粟殼中這個數(shù)量級的嗎啡,,還要加入火鍋湯中,,再通過涮菜吸附的湯汁部分進入人體。
“除非敏感體質(zhì),,對大多數(shù)人而言,,即便吃了有罌粟殼的火鍋變成癮君子的可能性也不大?!敝煲銖娬{(diào),不良商家在火鍋中非法添加罌粟殼,,含有的嗎啡即便微量也逃不脫如今檢測儀器的法眼,。
編輯:曾珂
關(guān)鍵詞:火鍋好吃是罌粟殼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