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澳門粵港澳珍貴文獻聯(lián)展再現(xiàn)中西交流歷史
新華社澳門10月15日電(記者胡瑤)澳門大學伍宜孫圖書館近日展出了粵港澳地區(qū)的多家圖書館及文獻機構出借的珍貴藏品,再現(xiàn)澳門在400年中西文化交流與融合中的獨特歷史,。
記者15日來到澳門大學伍宜孫圖書館五樓展廳,。展示的文獻共分為七個主題,,包括咫尺天涯,、霧里看花,、西教東傳,、語海津梁,、紛至沓來、日新月異和漁樵耕讀,,匯集了粵港澳地區(qū)有關澳門的古老文獻。不僅有來自公共機構的珍本,,也有私人獻出的珍藏,。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英國畫家錢納利筆下19世紀初期澳門的社會生活場景,。作為一位對近代中西繪畫交流產生深遠影響的西方畫家,,錢納利人生最輝煌的27年是在澳門度過的,大量畫作見證了澳門的發(fā)展和歷史,。兩百年前的大三巴牌坊,、媽閣廟、炮臺,,在他的筆下栩栩如生,,而現(xiàn)在這些建筑依舊完好,,游人如織,讓人感慨時光如梭,。
另一珍貴的展品是1815年印刷的《華英字典》,,這是世界第一部英漢與漢英對照字典和中國境內最早使用西方活字印刷術印制的中文書籍,由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編寫,。該字典和最早在中國出版的外文報刊葡文《蜜蜂華報》共同展出,,生動再現(xiàn)了中西文化通過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交流與融合。
澳門大學圖書館表示,,這些展品極具代表性,,不僅對了解澳門歷史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還有助于對整個中國學的研究,。隨著粵港澳大灣區(qū)建設進程的加快,,此次展覽對促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大灣區(qū)合作更有深刻意義。
本次展覽由中山大學圖書館,、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澳門公共圖書館、澳門檔案館,、澳門博物館,、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和澳大圖書館合辦,并得到澳門特區(qū)政府文化局指導,。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澳門 粵港澳 文獻 歷史 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