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讓基層干部從頻繁“迎檢”中脫身
“我那有個小小的民辦校,,各種重復表格沒完沒了,。搞個專人都應付不過來,。只要中國大地上有個火災我們就得報消防檢查,,有個食堂吃壞肚子我們就得報食品安全,有個校外兇案我們就得報安保,,月月年年,。其實我們一個培訓機構沒有食堂,,在樓里辦學,,消防設施是大樓統(tǒng)一檢驗的,就是折騰,?!?/p>
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統(tǒng)籌規(guī)范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之后,“俠客島”微信公眾號以《中央這份最新文件,,戳中了多少基層干部痛處,?》為題對文件作了解讀,許多在基層工作的讀者留言,以親身經歷反映面對名目繁多,、頻率過高,、多頭重復的督查、檢查,、考核,,應接不暇、不堪重負,。
此前就有媒體報道,,一些“窗口校”“示范?!泵吭陆哟脦讚軝z查,,校長成了“迎檢專業(yè)戶”;老師加班準備迎檢材料,,教學成了副業(yè),,好多任務還可以通過學生布置到家庭,讓家長們一同“受刑”,。還有地方專門設立“迎檢辦公室”,,您聽說過嗎?某市有一個專門用來迎接領導考察或檢查的“明星社區(qū)”,,社區(qū)一間2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在4年內竟被3家不同的部門前后裝修3次,每次花費十幾萬元,。但裝修好,、掛了牌子后,卻基本閑置,,變成迎接考察或檢查的道具,。過去說形式主義“害死人”,現(xiàn)在還得加一個——“累死人”,。
“十一”長假過后,,一些名勝古跡身上又多了許多“某某到此一游”,引起輿論一片討伐之聲,。為什么有人這么喜歡寫“到此一游”,?這大概算是旅游中的一種形式主義——沒有耐心和靜氣品味山河之美,在“地標”以刻下自己大名的方式“打個卡”就算不虛此行,。一些督察檢查組,,又何嘗不是“到此一游”的“旅行團”?耳不聞群眾之聲,、眼不見實際問題,,只求留下一串車轍足跡,,證明“你的世界本領導曾來過”,也順便享受一下作為上級部門的“權力快感”,。游客走后,,給珍貴文物留下累累傷痕;一撥撥檢查團走后,,給當地留下的,,則是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損耗。據報道,,內蒙古某地脫貧攻堅工作半年內經歷了2次“大檢”和3次“小檢”,,其中有一次“迎檢”花掉20萬元,有干部說這么多錢至少夠給20個貧困戶每家買頭牛了,。
督查檢查是上級督促下級改進工作的重要手段,,初衷是防差堵漏、激發(fā)干勁,,也能夠防止基層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促進中央決策部署得到貫徹落實,。但如果督查檢查也感染上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呢,?——名目繁多、重復扎堆,、層層加碼,,興師動眾,動輒對著縣鄉(xiāng)村和廠礦企業(yè)學校,,影響地方和基層的正常工作,,或者部門督查檢查考核打著中央的旗號,日常調研指導工作隨意冠以督查,、檢查,、巡查、督察,、督導等名義,,結果就是搞得基層每天緊張兮兮、不堪重負,、頭大如斗,,甚而漸漸習慣于以迎檢代替工作、把應付當做能耐,。局內人為了各種花哨形式忙得不亦樂乎,,在局外的老百姓看來,,無非是一場場勞民傷財的鬧劇——你說你每天都很忙,,忙著填表,、評比、拉橫幅,,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沒看出來你忙的“含金量”?。?/p>
針對如上問題,,治理藥方開出來了,。《關于統(tǒng)籌規(guī)范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劍指督查檢查考核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皣栏窨刂贫讲闄z查考核總量和頻次,,防止重復扎堆”“不能工作剛安排就督查檢查、剛部署就進行考核”“對縣鄉(xiāng)村和廠礦企業(yè)學校的督查檢查考核事項要減少50%以上”…… 戳中的正是當前基層工作的痛點,,讓眾多被迎檢工作反復折磨的基層干部連聲叫好,。
基層到處是“新景”,但僅僅滿足于“到此一游”的“半日團”恐怕是領會不到的,。欲探“幽”攬“勝”,,就得多到現(xiàn)場看,多見具體事,,多聽群眾說,。說到底,所有的督查檢查考核都只是推動工作的手段,,可千萬別讓手段成了目的,,干出“買櫝還珠”的傻事。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檢查 迎檢 基層干部 查檢 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