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漫畫家方成辭世 年近百歲仍堅持終日伏案不放假
再見,幽默
持續(xù)了一個世紀的幽默結束了,。
8月22日,漫畫家方成在北京友誼醫(yī)院去世。他被譽為中國漫畫界的常青樹,,鳳凰衛(wèi)視《名人面對面》欄目采訪過他,稱他是“一面時代的多棱鏡,,一把社會的解剖刀”,。
出生于1918年的他,有過很多名頭,,但他自己最常提及的,,還是“一個幽默的老頭”。別人稱呼他國寶,,他回答“我與大熊貓同級”,。有人頌揚他“著作等身”,他說“我可沒有那么矮”,。曾跟他學畫的《工人日報》高級編輯徐進說,,他的離去,讓“人間少了幽默,,天堂多了笑聲”,。
他畫過兩萬多幅漫畫,大多用傳統(tǒng)人物和民間諺語針砭時弊,,大至兩國交戰(zhàn),,小至社會現象,,總能讓人會心一笑??山┠?,這個逐漸消失在公眾視野中的老頭開始抱怨沒有編輯向他約稿,也承認“時過境遷”,,如今的年輕人不愛看諷刺漫畫了,。
他和丁聰、華君武并稱“中國漫畫界三老”,。2009年丁聰去世,,一年后,華君武走了,。如今,這棵“常青樹”也凋零了,。
方成去世的消息在社交媒體上沒激起多少水花,,一位網友在新聞下留言:“很遺憾用這樣的方式認識你?!?/p>
本名孫順潮的他平生第一幅漫畫,,創(chuàng)作于1935年12月9日。那時“七七事變”剛結束不久,,北京掀起一次接一次的抗日救國請愿運動,。警察手執(zhí)大刀、木棍和水龍頭來對付手無寸鐵的愛國學生,。當時就讀于北京弘達中學的方成找來幾冊《上海漫畫》雜志參考,,一口氣畫出了好幾張宣傳畫。貼在校門口的一張,,畫的是一把血淋淋的大刀,,刀口沾滿了血,大滴鮮紅的血滴下,,畫旁寫了這樣一行字:“中國人的刀,,哪國人的血?”
這個自稱懦弱膽小,、不關心政治的漫畫家,,第一次身不由己地被裹挾進了時代的洪流中。
在武漢讀大學時,,他在學校壁報上畫,。日本戰(zhàn)敗投降后,他在上海的《觀察》雜志上畫,。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他又輾轉從香港回到北京,,繼續(xù)畫。
在宿舍捉臭蟲,、打老鼠是他的漫畫題材,,國民黨政府腐敗也被他寥寥幾筆刻在畫紙上。躲空襲鉆防空洞的時候,,他都不忘隨身攜帶漫畫手稿,。
上個世紀60年代,他在《人民日報》國際部上前夜班,,每天晚上9點開編前會定好選題,,他立即回辦公室開始創(chuàng)作構思,午夜畫成,,送審通過后立即制版,,次日見報。3個小時畫一幅漫畫,,時間刻不容緩,,有時午夜犯困,精力不足,,他必須用冷水澆一下頭,,才能繼續(xù)想下去
抗美援朝時期看重政治漫畫,范長江晚上開車把方成,、鐘靈,、丁聰、張光宇幾個人接來,,先講形勢,,講完了就讓他們當場作畫。旁邊的朝鮮大使還一個勁兒地出主意,,非讓他把美國人畫得“兇一點,,再兇一點”。
方成覺得,,他的幽默就是這樣被“逼出來的”,。他曾和鐘靈合作畫《兩個大耳光》,諷刺美國時任國務卿艾奇遜虐待志愿軍戰(zhàn)俘,,說話不算話,,自己打自己嘴巴。艾奇遜和杜魯門臉上的巴掌印是方成和鐘靈親自“打”上去的,,方成手大一些,,鐘靈手小。
用他自己的話說,幽默的根子出自人天性中的“愛玩兒”,。有的話不能直接說,,又憋不住,就想辦法轉彎抹角地說出來,。湖南文藝出版社高級編輯歐陽強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回憶,,不管什么事,方成從來不會生氣,、不滿,、跟別人拌嘴,到哪里他都帶來笑聲,。到晚年有些耳背,,他索性宣稱,別人說什么,,“好的都聽見了,,壞話一個字都聽不見”。
慢慢地,,幽默就像刻進了方成的骨子里,。患膀胱癌做手術,,他偷偷藏了個饅頭在被子下面,,打算餓了“墊巴墊巴”,。深圳作家侯軍去探望他,,他在電話里壓低聲音叮囑“帶點肉來”,像地下工作者在接頭,,“豬肉牛肉羊肉,,醬排骨醬肘子,甭管啥肉,,拿來就行,!”作家李輝開玩笑,說吃紅燒肉的人都高壽,,方成,、丁聰、巴金,、黃苗子都是如此,。
這種平和委婉,是方成獨有的“方式幽默”,。1991年到長沙岳麓山,,住在山北的楓林賓館,湘妹子服務員說話很快,,音調又高,,方成聽不懂,,又不直接說,就對“翻譯”歐陽強說,,湖南女孩說話好聽,,像唱歌,很悅耳,,只可惜聽不懂詞,,小姑娘在一旁“樂開了花”。
退休后很長時間,,他都蝸居在人民日報社分配的宿舍里,。工作臺只是一張不到一平方米的折疊小桌,桌上堆著文具和資料,。作畫時他得先把東西移開,,騰出一塊“平地”,才放得下一張紙,。
除了廚房,、過道和洗手間,宿舍只剩35平方米,,滿床滿地都是書,。十幾個大書柜里,所有畫稿整整齊齊地裝進袋子里,,標上年代,,用字母編號,搬到哪里都不能丟,。畫室,、飯廳和會客廳是同一個地方,他在墻上貼了一張小字條,,寫了“多功能廳”4個字,。他請過“碟仙”,“碟仙”說他5年內搬不了家,,他干脆利落地扔掉沙發(fā),,又添了3只大書柜。
這間被書和畫冊擠得幾乎沒地方下腳的斗室,,來過人民日報社的舒展,、藍翎、姜德明,、王若水,,也接待過荒蕪、邵燕祥、吳祖光,、牧惠這樣的文化名流,,很多外地年輕人在這里落過腳。
方成是文化圈里公認的“老大哥”,,為人謙和,,沒有架子,又能在做菜之余見縫插針地陪客人喝酒聊天,。侯寶林把他用豆制品和淡菜燉的豬肉命名為“方家菜”,,挪威奧斯陸大學的教授何莫邪把一盆清燉羊肉吃得一點不剩。
沒有客人來,,他就自己下廚煮掛面,,最常配的是雞蛋炒西紅柿。
他不講究吃穿,。年紀越大,,他越“信老天爺教”,相信命運早已把一切都安排妥當,。他大學在武漢大學讀化工專業(yè),,卻歪打正著做了“畫工”。有人問他為什么改行,,他回答“是老天爺定的,,由不得我”。
1986年從人民日報社離休后,,方成的生活比以前更加忙碌,。
報紙期刊約稿不斷,同事,、親友,、不相識的收藏家紛紛來求畫,,就連賣文房四寶的小販都像是“串通好了”,,都知道他的電話號碼。朋友打電話來,,習慣性地問,,“你忙什么呢?”方成總回答:“玩命吶,!”
為了節(jié)省時間,,他抽煙從每天20支減少到了四五支,電視很久沒看,,家附近的公園一次也沒去游過,。雖然日夜操勞,可有情趣的工作讓他不覺得苦累,高興了還唱幾句,。
方成身體好,,50多歲扛得起180斤的大米,年過花甲還跟華君武掰手腕,,84歲能跑步追上公共汽車,。有記者問他養(yǎng)生秘訣,他用一首打油詩回應:“生活一向很平常,,騎車畫畫寫文章,。養(yǎng)生就靠一個字——忙?!?/p>
他騎著一輛年近半百,、又臟又破的自行車去報社取郵件,去郵局取稿費,,假日外出拍照,,從東三環(huán)路到西三環(huán)路拜訪丁聰,路上得一個多小時,,“反正慢慢騎,,可以多看看”。
號稱“五星級酒店標準”的新家客廳里,,掛著方成86歲時推著這輛自行車的照片,,下面寫著一行字:“您瞧,我也有輛‘專車’,!”他還創(chuàng)作過好幾幅騎車的自畫像,,樣子優(yōu)哉游哉,得意洋洋地自詡“上車就有座”,,而且無需等車,,沒有誤點之說。
他80歲學會用電腦,,90歲開始寫打油詩,, 92歲當上了廣州亞運會火炬手,98歲為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成立30周年題寫了橫幅,。年近百歲,,他還堅持終日伏案,“從雞叫忙到半夜鬼叫”,,從不給自己放一天假,。他在自述中說,“文化大革命”奪去了他10年的寶貴時間,,他想“盡力省回來”,。
徐進記憶中的老師,,在“文革”下“牛棚”時一樣樂天派。他鼓勵學生多讀書,,帶領他們爬山,、騎自行車鍛煉身體。但方成自己知道,,那是極其苦悶的10年,。以往性情開朗、愛說愛唱的妻子變得沉悶不堪,,他自己則悶著頭整日寫檢查,,“已被壓成任人宰割的動物,和文明世界是不相干的”,。
沒有畫畫的那10年,,他收獲的唯一好處,是從此“敢于用自己的腦子思考,,分辨是非”,。
下放結束后回到報社時,《人民日報》上發(fā)表了許多歌頌“大躍進”的漫畫,,畫出的豬如象大,,花生殼可以當小船。方成不在北京,,沒趕上去畫,,倒是趕上了批判“大躍進”的那一撥。
1979年,,方成到北京參加第四次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從鄧小平的祝辭中得知允許畫國內題材的漫畫了,他立即請假創(chuàng)作了一批諷刺畫,,于次年8月在中國美術館辦了中國首次個人全國漫畫展覽,。
為鐵拐李畫像,他別開生面地標上“神仙也有缺殘”,?!恫灰小袄蠣敗薄分S刺有些“公仆”滿腦子封建官本位思想,《老教授賣雞蛋》則影射“造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的社會思潮,。最出名的一幅是《武大郎開店》,,諷刺武大郎嫉賢妒能,,比他高的都不用,。這幅漫畫后來被編成廣東戲、河北梆子劇演出,,方成美滋滋地從天津電臺廣播上錄了音,,收藏起來,,這是他特意“回敬”當初給他穿小鞋、“整”他的人的,。
他對過去仍然耿耿于懷,,時常愧疚沒能幫助親友“虧了心”,又認定妻子后來因心臟病去世是因為那幾年“傷了心”,。
“傳說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樣,,用泥捏出來的。我沒見過上帝,,但確實看到,,也實在感覺到我接近的那些人,個個都把我當成一團泥,,用手使勁捏,,想把我捏成和他們一樣。我用鏡子照照,,果然,,他們并沒有白費勁?!彼谧詡髦袑懙?。
可誰也無法把他捏得和別人一模一樣。人到晚年,,他的狀態(tài)越來越松弛和包容,,可骨頭還是硬的?!澳嗍窃侥笤匠粤Φ?,因為漸漸失去水變硬了。我看,,人大概也一樣,。”
時間仿佛一雙無形的手,,在他身上留下越來越多痕跡,。
近兩年,方成的身體漸不如從前健朗,,稀疏的白發(fā)覆蓋不住瘦得突兀的額頭,,自行車也換成了輪椅,碰見人還是熱情地打招呼,,只是時常喊錯名字,。有一次在電梯里偶遇常來往的好友兼鄰居李輝,他想了又想還是沒能叫出對方的名字,,只說“我知道,,兩個字”,。他頻頻夢到早逝的妻子陳今言,醒來忍不住感慨,,“她倒好,,老是那么年輕,我卻老成這個樣子,,怕是都不認識了”,。
給他打電話,他耳朵有點背,,聽不清話又不直說,,就自個兒嘟囔:“唉,我就不愿意當老頭兒,,他們非讓我當不可,!等著,我給你拿耳朵去,?!痹捦材穷^的人一聽就樂了,知道他去拿助聽器了,。
暮年悄無聲息地降臨在這個不服老的老頭兒身上,,漫畫的黃金時代也悄然逝去。
沉下心來畫漫畫的人日益稀少,,各大報刊也相繼砍掉了漫畫版,。方成總結了一條規(guī)律——“生產不斷發(fā)展,稿費依次不斷削減”,。
上世紀50年代最“闊氣”的時候,,一幅漫畫稿費20元,夠他一個月的伙食費,。小飯館一碟紅燒肉不過五角錢,,在東安市場的西餐廳點兩菜一湯1.7元,20元足夠他請一兩桌客人大快朵頤,。到2000年左右,,一幅畫稿費100元或150元,就只夠請一位客人了,。歐陽強來拜訪他,,手頭緊張或懶得出門時,煮碗“方家面”倆人就能對付一頓,。
他不再畫畫,,一頭撲進了新的課題,做關于“幽默”的理論研究,,平均每年出兩本書,。最有影響力的一本是《方成談漫畫藝術》,,中國圖書界最高的三大獎項,,它拿了兩項,,“填補了中國漫畫史上的空白”。
“中國漫畫界最大的官兒”華君武說,,他畫漫畫只知其然,,方成是“知其所以然”。
他費盡心思琢磨如何引起讀者,、特別是書店老板的興趣,,可書店老板似乎只對歌星、影星和主持人感興趣,。出版了這么多書,,但他逛了許多書店幾乎沒看見過一本。但他還打算繼續(xù)忙下去,,“大概人想做什么事,,上了癮就沒法脫身的”。
上次過生日,,他用新學會的瓷板畫畫了一個大肚彌勒佛,,題字“放下便是”,署名“百歲方成”,。一年后,,這個笑著走過一生風浪的老人,靜靜陷入了沉睡,。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高珮莙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漫畫家 方成 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