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習近平指引信訪工作“安民之道”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
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的平臺,。去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對信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要堅持把信訪工作作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項重要工作,,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信訪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做好新形勢下信訪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體現(xiàn)了習總書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領袖情懷。
把心貼近人民——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
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立場,,不忘為民初心,。
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工作時,就非常重視信訪工作,。在福建寧德,,他提出了“四下基層”制度,即信訪接待下基層,、現(xiàn)場辦公下基層,、調(diào)查研究下基層、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基層,;在浙江,,他更是多次到信訪工作任務重的市縣接訪,親自協(xié)調(diào)解決群眾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在《之江新語》《擺脫貧困》等著作中,,他也多次講到信訪工作……習總書記對信訪工作念茲在茲,始終把心緊緊貼近人民,。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真摯的為民情懷是習近平總書記鮮明的政治品格,,他曾明確指出,“對人民,,要愛得真摯,、愛得徹底、愛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是歷史創(chuàng)造者的道理”,。
人民群眾的每次來信來訪,都寄托著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與期盼,。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diào),,“關心、濟助”每一個需要關心濟助的人,,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
早在擔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時,,習近平就一語中的指出了信訪工作的為民本質(zhì):“信訪工作的首義,,在于時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員,把心貼近人民,?!?988年12月20日,霞浦縣委黨校里舉行了寧德地區(qū)領導第一個下訪接待日,,縣公交公司職工舒穗英反映一場洪水沖走了家里的糧食和部分財產(chǎn),,寫信要求縣里負責清理河道并賠償經(jīng)濟損失。習近平在了解詳細情況后,,便同地縣有關領導到舒穗英家察看,,并提出了處理意見。直到現(xiàn)在,,年近古稀的舒穗英回想起來仍記憶猶新,,“沒有想到,習書記會這么快主動找到我”,。
2007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更是再次強調(diào),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傾聽群眾呼聲的窗口,、體察群眾疾苦的重要途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性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依然是習近平總書記就信訪工作一再強調(diào)的事。2017年7月,,習總書記對信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要切實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訴求,,注重源頭預防,夯實基層基礎,,加強法治建設,,健全化解機制,不斷增強工作的前瞻性,、系統(tǒng)性,、針對性,真正把解決信訪問題的過程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的過程。
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十八大以來,,包括信訪在內(nèi)的一系列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工作,始終貫穿于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習總書記親自為全黨全國作出示范: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帶領人民不斷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轉(zhuǎn)變工作作風——到信訪矛盾突出的地方接待群眾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深入基層做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信訪工作是直接與人民群眾打交道的工作,,黨員領導干部不能高高在上,,要更多地深入基層一線和廣大群眾中間為群眾排憂解難。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是否做到‘有信必復,,有訪必答’就行了呢?我看,,還不行,。”2007年,,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市信訪工作會議上明確強調(diào),,進一步轉(zhuǎn)變工作作風,各級領導干部要主動沉下去,,到信訪矛盾突出的地方接待群眾,,到信訪工作比較薄弱的地方現(xiàn)場辦公,推動工作重心下移,,切實解決一批信訪問題,,為基層起好示范帶頭作用,。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就信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時明確指出,,加強源頭治理,,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避免小問題拖成大問題,,避免一般性問題演變成信訪突出問題。
此外,,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著作《之江新語》中強調(diào)領導干部主動下訪的重要性:變?nèi)罕娚显L為領導主動下訪,,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是每個領導干部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各級領導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務員。我們的責任,,就是向人民負責,,為群眾解難。
基層是群眾信訪的源頭,,又是解決信訪反映問題的關鍵,。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廣大基層干部長期處于一線工作,,為人民群眾解決了大量的實際問題。在信訪工作中,,基層干部應該把好第一道崗,。
……
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習近平總書記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讓越來越多的信訪干部邁開腳步,,到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決問題;到群眾意見大,、怨氣大的地方去理順情緒,;到工作推不開、情況復雜的地方去打開局面……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落實到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各項工作中,,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越來越強。
開創(chuàng)信訪工作新局面——造就一批高素質(zhì)的信訪干部隊伍
信訪部門是黨和政府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是溝通民情的窗口,。在老百姓心中,,信訪干部代表著黨和政府的形象。
如何抓好信訪隊伍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diào),,要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在政治上著力培養(yǎng),、工作上全力支持,、生活上努力關心,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質(zhì)的信訪干部隊伍,。
在關于信訪工作指示中,,習近平總書記更是提出了希望:建設一支對黨忠誠可靠、恪守為民之責,、善做群眾工作的高素質(zhì)信訪工作隊伍,,不斷開創(chuàng)信訪工作新局面。
“做好信訪工作,,責任在領導,機制在長效,,關鍵在落實,。各地要堅持‘分級負責,歸口管理’,、‘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進一步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層層負責,,落實責任,黨政主要領導要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要直接負責具體抓,其他領導要主動配合,、密切協(xié)作,,努力形成黨委、政府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03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全省信訪工作會議上就理清了信訪工作的責任鏈條,。
信訪反映民生,民生關乎民心,,民心連著黨心,。201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要把群眾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解決好,,完善對維護群眾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強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權威地位,使群眾由衷感到權益受到了公平對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維護,。
德莫高于愛民,行莫高于利民,。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zhuǎn)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九大擘畫了新時代發(fā)展的宏偉藍圖,,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新征程,。隨著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huán)境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信訪矛盾也將呈現(xiàn)新的變化和新的特點。及時解決群眾的信訪訴求,,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關鍵在于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只有不斷提高信訪工作專業(yè)化,、法治化、信息化水平,,以責任落實推動信訪工作的落實,,充分發(fā)揮信訪部門職能作用,及時梳理群眾關切熱點焦點難點,,不斷完善政策措施,,改進工作,才能讓國家的改革紅利不斷轉(zhuǎn)化為民生利好,。
真心聽民聲,,履責辦實事。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信訪部門進一步拓寬、暢通民意訴求表達渠道,切實推動越來越多的群眾合理訴求得到妥善解決,。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秉h員領導干部為群眾多送一份溫暖,群眾對干部就多生一份感情,,信訪工作更是如此,。筑夢中國,共建小康,,信訪干部就應堅持以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最高標準,,以“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態(tài)度,誠心誠意為老百姓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才能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文/張筱宇)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習近平 信訪 安民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