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把紅色故事講出新意來
半條棉被見證著魚水深情、一根扁擔講述著官兵平等、一截布滿彈痕的樹樁訴說著戰(zhàn)斗的慘烈……在“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中,,許多部隊想方設(shè)法講好紅色故事,把教育開展得豐富多彩,、入心入腦,。
講好故事,事半功倍,。正如習主席所說:“深刻道理要通過講故事來打動人,、說服人?!奔t色故事承載著紅色記憶,,凝結(jié)著紅色傳統(tǒng),流淌著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可以讓官兵了解“紅色家譜”、接受精神洗禮,,可以更好地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我軍在90多年波瀾壯闊的發(fā)展歷程中,,建立了彪炳史冊的不朽功勛,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舉世罕見的戰(zhàn)爭奇跡,,絕對不缺少生動感人的紅色故事,。能不能把紅色故事講出新意、講出味道來,,事關(guān)主題教育的成效和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傳承,。
有意義還要有意思。如果只講有意思,,不講有意義,,紅色故事就會失去原來的顏色;如果只講有意義,,不講有意思,,不采取生動活潑的形式、平等互動的方式,,青年官兵就會對故事敬而遠之,。拘舊方不可療新疾,居夏日不可御冬裘,。照本宣科的復制,、單調(diào)枯燥的講述,,肯定不會走心動人、成風化人,。前不久,,通俗理論對話節(jié)目《馬克思是對的》受到網(wǎng)上網(wǎng)下好評,原因就在于緊跟青年受眾的認知特點和欣賞習慣,,創(chuàng)新傳播手段,,實現(xiàn)了有意義與有意思的統(tǒng)一。
有高度還要有溫度,。教育不動情,,效果等于零。紅色故事中有許多震撼人心的素材,、催人淚下的細節(jié),。有個成語叫“通情達理”,就是說只有“通情”,,才能“達理”,,只有在情感上互相溝通,所講的道理才能無遮無掩,、水銀瀉地般進入人的內(nèi)心,。前一段時間央視熱播的《信·中國》展現(xiàn)了46封共產(chǎn)黨人的書信,為救助日本遺孤給日軍寫信的聶榮臻,、獄中把孩子托付給丈夫前妻弟弟的江姐……一位位“信使”展讀革命先輩塵封已久的書信,,仿佛把人們帶回到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朗讀書信的演員剛上臺時,,許多觀眾鼓掌歡呼,,但是當演員讀完信后,很多人早已淚流滿面,,從中可見紅色故事的魅力和理想信念的威力,。
揚正氣還要接地氣。勇敢的戰(zhàn)士并非沒有豐富的內(nèi)心,,偉大的壯舉并不缺少獨特的演繹,。“臉譜化”的千人一面,、“高大全”的千篇一律,,很容易把紅色故事講得不接地氣、遠離官兵,。近日,,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與中國電視藝術(shù)家協(xié)會共同舉辦“紅色記憶V計劃”活動,面向全國征集以革命文物為主題的微電影、微視頻和微動漫,,鼓勵社會特別是當代大,、中學生,通過微影視的創(chuàng)作,,重溫革命歷史記憶,,講述革命文物的故事,。這無疑是讓紅色故事接地氣的很好嘗試,。當紅色故事真正走近官兵,當官兵真正從中得到精神滋養(yǎng),,就一定能夠使紅色基因永葆活力彰顯威力,,就一定能夠使每名官兵乃至整個軍隊前行的腳步更加鏗鏘有力。
(作者單位:92330部隊政治工作部)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紅色 故事 講出 官兵 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