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用文學照亮那片土地
我的創(chuàng)作之源是我的少年時代,。雖然,,在度過少年時代的那個叫做故鄉(xiāng)的地方,,我并沒有聽說過“文學”這個字眼,。我的母語里沒有,,上學以及與外部世界交流所使用的漢語里也沒有,。
我的母語被認定為一種藏語方言,,除了宗教語境之外,,在這個只有口語而沒有文字的語言中,,一切文字表達都叫做“達斯覺”,,就是文字的意思。而通過報紙,、電臺,、文件和小學校的教材,通過外來的人——商販,、醫(yī)生,、小學教師、筑路工人和伐木工人傳導到我生活的那個村莊來的漢語,,也只是呈現(xiàn)其最實用最簡單的部分,,“文學”這個更趨于審美與咀嚼生活深意的名詞也還沒來得及包含其中。
即便是這樣,,在我的成長歷程中,,文學中最重要的那些內(nèi)容已然發(fā)生。智識漸開時,,與生活的美好與苦難相逢,,看見美麗的自然與急劇變化的社會,感受一個個的人,,他們的成長或衰亡,,堅定或彷徨,還有自己身體成長中欲望的開張,,以及由此生出的對于人對于愛的渴望,,對世界的種種想象與向往——所有這些,都構(gòu)成了一個獨特的情感世界。這個世界里潛藏著那么多未解之謎,。要再過好些年,,直到我十四歲的時候,才第一次遭逢“文學”這個詞匯,。于是,,那些少年時代的經(jīng)驗開始產(chǎn)生意義,開始嘗試在內(nèi)心解答被周圍的文字世界忽略不計的詢問與迷茫,。
又過了八九個年頭,,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文學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聲,,勇敢地擔負起啟蒙的重擔,。雖然我并不曾立即從那些詩歌與小說中得到關(guān)于人生與世界的直接答案,但這些作品給了我不同凡響的啟示,,使我覺得惟有文學,,可以解釋我自少年時代就沉積心中未有答案的那些疑慮:個人與家庭苦樂的因由,地域的開放與閉鎖,,信仰的正道與歧路,,以及過往話語未曾予以足夠關(guān)注的地方性歷史敘事。我想,,如果有一天我要從事文學書寫,,就會從這里開始;如果有一天我要從事文學書寫,,肯定是因為,,到我獲得寫作能力的那一天,還沒有人用我期待的方式書寫這個地域,、這些人群,。那我將開始書寫。
是這樣一個簡單的想法,,讓我開始大量閱讀,。閱讀之后,是書寫的嘗試,,一些詩歌——關(guān)于故鄉(xiāng)的自然與人,,一些短篇小說——帶一點自傳性,有關(guān)一個少年在偏僻鄉(xiāng)村的覺醒與成長,。開始是比較順手的,,但隨即難度出現(xiàn),超過了我的想象,。把“我”當成書寫對象稍微容易一些,,但當這個“我”需要擴張成“我們”時,,困難就出現(xiàn)了。文學書寫還需要把我少年時代成長的故鄉(xiāng)擴展一些,,使其在地理與文化意義上都更為廣大,,這個困難也超乎想象。最大的困難在于我進入的是一個從未被文學之光照耀的空白地帶,。我要書寫的人們幾乎從未用詩歌的語言呈現(xiàn)過自己的情感與理想,,也從未在小說這樣的文學方式中嘗試探求人性的不同面向。
那些困難巨大到差點使我放棄文學書寫,。
在那些年里,,我頻繁地四處尋訪,尋訪那些比故鄉(xiāng)村莊更大的地域,,村子所在的那個鄉(xiāng),,那個縣,那個自治州,,那個省,,還有別的省。我向唐代詩人杜甫學習在大地上漫游的方法,。我向美國的惠特曼學習記錄這些漫游中得到啟悟的方法,。我尋訪那些與故鄉(xiāng)有著某種相似性的地方,尋訪那些與故鄉(xiāng)絕無相似性的地方,。
當然,,還有更開放更駁雜的閱讀,。人類的文學書寫,,在從狹窄走向?qū)拸V,從庸常超拔出詩意方面已經(jīng)積累了豐富的智慧,。尤其重要的是,,文學從歐洲文藝復興以來,在反抗神學禁錮上提供的強大思想,,給予我反思的勇氣與力量,。我用審美的、思辨的文學之光,,把我書寫的那片地域照亮,,把那些人群照亮。這時我發(fā)現(xiàn),,少年時代那些原初性的經(jīng)驗是多么重要,,后來的行走、閱讀與書寫,,也不過是把那些初始的來自身體的,、來自情感的,,而不是來自理念的感觸與情緒喚醒。這種喚醒真是太重要了,,使得我在追求深刻時,,還能保持純真;在揭示復雜時,,還能保持某種單純,。當書寫的對象過于丑陋時,少年時代產(chǎn)生的對于世界的美好想象還會使我不至于對世界感到絕望,。
在我寫作的這三十多年時間里,,中國社會急劇變化,這種變化最大的結(jié)果之一,,是樂于表達鄉(xiāng)愁的中國文學也很難回到往昔的故鄉(xiāng),。但對我來講,這樣的結(jié)果并不令人惆悵,。因為只要有少年時代那些身體性的記憶存在,,那些對世界的原初的感觸存在,我就擁有一個完整的故鄉(xiāng),。
阿來,,作家,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壩州馬爾康縣?,F(xiàn)任四川省作協(xié)主席。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塵埃落定》《空山》《機村史詩》,、小說集《舊年的血跡》《月光下的銀匠》,、散文集《就這樣日益在豐盈》、詩集《梭磨河》等,。曾獲茅盾文學獎,、百花文學獎、郁達夫小說獎等,。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文學 書寫 少年時代 故鄉(xiāng)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