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就美國國防部長訪華,、武警部隊跨軍地改革等答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記者梅常偉)在國防部28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吳謙就美國國防部長訪華,、武警部隊跨軍地改革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愿與美方一道做大中美共同利益的蛋糕
在回答有關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訪華的問題時,,吳謙說,,雙方就國際地區(qū)形勢、兩國兩軍關系及朝鮮半島,、臺灣,、海上安全等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就下一步加強兩軍各層級交往,、增進軍事互信,、深化務實合作、管控風險挑戰(zhàn)等達成重要共識,。訪問取得積極的,、建設性的成果。
吳謙表示,,中美雙方在一些問題上還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必須指出,中美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雙方合作機遇遠多于挑戰(zhàn),。中方愿與美方一道,做大中美共同利益的蛋糕,,妥處矛盾分歧,,管控風險挑戰(zhàn),把握兩軍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大方向,,推動兩軍關系成為兩國關系發(fā)展的重要穩(wěn)定因素。
吳謙說,,馬蒂斯在訪華會談中,,正式邀請魏鳳和部長年內訪美,魏鳳和部長愉快地接受了邀請,。兩國防務部門就此保持著密切溝通,。
組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海警總隊
在介紹武警部隊跨軍地改革進展情況時,吳謙說,,目前,,參與海關執(zhí)勤的武警兵力已完成整體撤收;2018年7月1日零時起,,海警隊伍整體劃歸武警部隊領導指揮,;森林、黃金,、水電部隊將于年底前分別整體移交應急管理部,、自然資源部和國務院國資委,。按照黨中央統(tǒng)一部署安排,相關改革工作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
吳謙說,武警部隊改革完成后,,主要由內衛(wèi)總隊,、機動總隊、海警總隊,、院校和科研機構等組成,,主要擔負執(zhí)勤、處突,、反恐怖,、海上維權執(zhí)法、搶險救援以及防衛(wèi)作戰(zhàn)等任務,。
吳謙表示,,海警隊伍轉隸武警部隊后,將組建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海警總隊,,稱中國海警局,。海警隊伍整體劃歸武警部隊,調整領導指揮體制,,統(tǒng)一履行海上維權執(zhí)法職責,,沒有改變海警基本任務的屬性,也沒有改變中方在相關涉海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中方將一如既往地同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談判磋商和平解決有關爭議,,同各國加強執(zhí)法安全合作。
解放軍援建的塞拉利昂熱帶傳染病防控中心將建成投用
吳謙說,,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上的莊嚴承諾,,幫助非洲國家提高自主公共衛(wèi)生防控能力,中方為塞拉利昂援建熱帶傳染病防控中心,,主要用于提升對大規(guī)模傳染病的防控救治能力,。這個中心是我軍在非洲援建的首個傳染病防控中心,將于近期建成并投入使用,,7月上旬舉行交接儀式,。
吳謙表示,下一步,,中方將依托這個中心與塞方開展醫(yī)療衛(wèi)生合作,,并繼續(xù)參與非洲公共衛(wèi)生防控體系和能力建設,為廣大非洲國家提供更多公共衛(wèi)生安全產品,,推動中非友好互利合作,。
西部戰(zhàn)區(qū)邊防代表團將訪問巴基斯坦,、印度
吳謙說,中方愿與印方一道,,認真落實兩國領導人關于發(fā)展雙邊關系的共識,,積累戰(zhàn)略信任,促進互利合作,,有效管控分歧,,維護邊境穩(wěn)定,確保兩軍關系良性發(fā)展,。
吳謙介紹,,西部戰(zhàn)區(qū)副司令員劉小午將于近期率邊防代表團訪問巴基斯坦、印度,,與兩國軍隊有關領導人就戰(zhàn)區(qū)層面交往,、邊境管控與邊防合作等事宜進行交流。
解放軍一系列行動針對的是“臺獨”分裂勢力
有媒體報道,,解放軍“濟南”號驅逐艦,、“黃岡”號護衛(wèi)艦上周經臺灣東部海域南下,由巴士海峽向西,,并且在臺灣西南海域逗留,。
吳謙說,第一,,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捍衛(wèi)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解放軍的神圣使命。第二,,我們采取的一系列行動,,針對的是島內的“臺獨”分裂勢力,為的是防止臺灣民眾的福祉因“臺獨”圖謀而受損害,。第三,,我們將根據臺海兩岸形勢的發(fā)展變化,按照計劃組織實施相關訓練行動,。
中國和東盟十國年內將舉行海上聯演
吳謙說,,根據中國與東盟各國防務部門領導人的共識,中國和東盟十國年內將舉行海上聯演,。演習目的是增進了解互信,、擴大交流合作、維護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目前,,各方正就具體安排保持溝通。
澳媒可能過高估計了自己國家的實力
有澳大利亞媒體報道,澳軍艦在訪問斐濟期間遭遇中國“間諜船”的監(jiān)視,。
“澳媒報道純屬無中生有,、異想天開?!眳侵t說,,澳媒可能過高地估計了自己國家的實力。中方既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對澳艦進行所謂的監(jiān)視行動,。澳媒這種通過歪曲報道博取眼球的做法,實際上暴露了自身缺乏常識,、缺乏自信。(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吳謙 武警部隊 合作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