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沒了手機和wifi,古人說還能這樣花樣過端午
中新網(wǎng)客戶端6月18日電(記者 上官云)現(xiàn)在每逢端午節(jié),,熟悉的一幕總會上演:小長假,、短途游,、聚會,、吃粽子……其實,在沒手機,、沒wifi的古代,,人們過端午的方式簡直花樣百出,從飲食到游戲,,實在比現(xiàn)代人會玩多了,。
吃,,大概是最受歡迎的過節(jié)方式之一,。到了端午節(jié),粽子不用說,,還有煮好的大蒜蛋,、滿口清香的打糕,黃瓜,、黃鱔,、黃魚、咸鴨蛋黃,、雄黃酒組成的“五黃”,。最講究的大概是高郵一帶喜吃的“十二紅”,指的是油爆蝦,、炒紅莧菜,、朱砂豆腐等,聽起來就垂涎欲滴。
端午節(jié)的娛樂活動,,賽龍舟的知名度相當(dāng)高,。除了正式比賽,還有龍舟游鄉(xiāng),,人們劃著龍舟到附近熟悉的村莊游玩,、集會。此外,,龍舟還有各種花樣的劃法,,那就主要是表演了。
北方水系不如南方豐富,,龍舟賽不成,,但可以射柳和打馬球。
端午節(jié)早晨,在地上插上粗細適中的柳枝,,將其中上部削去一段青皮,,露出的白色枝干就是靶心,然后參賽者馳馬拈弓,,能把柳枝射斷射,,還能把斷柳接在手里的為優(yōu)勝者。
到了唐朝這個有錢任性還愛玩的朝代,,打馬球特別流行,。唐玄宗、唐敬宗都是骨灰級愛好者,,唐代長安城建有寬大球場,,一幅《馬球圖》勾勒出這樣的比賽場面:二十多匹駿馬扎結(jié)起馬尾,交錯飛馳,,打球者腳踩長靴,,頭戴幞巾,手持球杖逐球相擊,,十分興盛,。
端午節(jié),,“洗澡”是一項頗具儀式感的活動,,學(xué)名叫“蘭湯沐浴”,就是將佩蘭煎水沐浴,。實在找不到佩蘭,,人們就煎蒲、艾,再搭配點兒鳳仙或白玉蘭等花草來洗澡,,圖的是祛除邪氣的吉利,。久而久之,端午還多了一個小名,,就叫“浴蘭節(jié)”,。
實在沒得玩了,,人還能“斗草”。到了端午節(jié),,大家一起到郊外采藥,,舉行比賽,用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數(shù)量多的獲勝,還能順便科普植物和文學(xué)知識,?!都t樓夢》第六十二回,還專門描寫了香菱斗草的情形,。
小孩之間的斗草就簡單多了:找兩根喜歡的植物,,葉柄勾著葉柄,然后往不同方向拉拽,,誰的草先斷就算輸,。白居易還專門寫了一首《觀兒戲》:“弄塵或斗草,盡日樂嬉嬉,?!?/p>
端午節(jié)的頭飾,也是花樣翻新,。江浙一帶,,女子會戴上健人、豆娘,,形狀多是小人騎虎,,取的也是驅(qū)邪之意;很多人會戴上艾虎,,或者是用艾草編織而成,,或者是用彩紙剪成老虎的模樣,再粘上艾葉,,佩戴在發(fā)際或身畔,。
最重要的是,端午節(jié)一大早,,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上五色線,,這不是五彩繽紛的花色絲線,,而是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絲線合并成的縷索,。
系線時,,忌諱孩子開口說話,五色線也不能隨便丟掉或折斷,。據(jù)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講究的人家,,還會在孩子額頭上用雄黃酒畫個“王”字,,驅(qū)毒鎮(zhèn)邪。
其實,,過去認為,,農(nóng)歷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在醫(yī)療條件落后的古代,,蚊蟲瘟疫實在令人防不勝防,不管玩什么,、佩戴什么飾品,,吃什么食物,都是圍繞著趨吉避兇的主題進行,,無非是古人強身健體,,同時祈求順遂平安的方式罷了。(完)
編輯:周佳佳
關(guān)鍵詞:端午節(jié) 端午 手機 wifi 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