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不要拿“死而復生”炒作人體低溫保存
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13日對外公布:我國首例人體低溫保存的液氨罐運行狀態(tài)良好,平均每天消耗液氮約40升,。被保存的展文蓮女士棲身于一個巨大的液氮保存罐,,已在零下196℃的低溫環(huán)境下保存了整整一年時間。(新華社5月14日)
人體低溫保存從創(chuàng)意到實施以來,,就一直面對一個問題:低溫保存遺體的意義何在,?這個問題不僅是專業(yè)的,也是公共的,,甚至更多的是常識的,。原因在于,無論是國際上還是國內的遺體低溫保存,,都被賦予了一個美好的理想,,期望將來有一天讓遺體解凍,死而復生,!
長生不老或死而復生的愿望雖然美好,,然而,迄今無論是科學研究的結果,,還是既往和現(xiàn)有的事實都表明,,這不過是一種神話。一般人認為,,人已經死亡了,,被冷凍起來與埋起來在本質上沒有什么兩樣,。實際上,人體低溫保存并非沒有意義,,最大的意義,,就是將對“冷凍復活”之類概念的炒作,轉變?yōu)閷Φ蜏乇4孢z體的理性探索和認知,。這包括對生命本質的認識,,探索器官移植的深度和廣度,為燒傷燙傷治療提供依據(jù),,以及為社會和人文學科開拓范圍,,例如倫理規(guī)范和立法等。
人體低溫保存可以解決器官的保存期和保存質量問題,,乃至讓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更高,,挽救更多的人。任何器官一旦失去血液供應,,細胞得不到必需的氧氣和養(yǎng)料,,在常溫(35~37℃)下短期內即會死亡。這就像人死亡之后的情形一樣,,這時,,如果給予低溫和組織營養(yǎng)液保存,就會讓摘除下來的器官保持一定的生物活性,,使器官移植的存活率更高,。
現(xiàn)有的科學研究結果表明,人體的各種器官在低溫狀態(tài)下保存的時間長短是各不相同的,。例如,,冷凍精子可能保持生物活性和存活的時間最長,2017年英國的一對夫婦利用男方冷凍了26年多的精子,,產下一對雙胞胎,。角膜在冷凍狀態(tài)下最長保存期為6~12個月;骨髓在零下50℃下也可保存6至12個月,;心臟在冷凍狀態(tài)下保持生物活性的時間只有4~6個小時等,。
器官和組織保存時間的長短取決于器官解凍后的恢復,最主要的是器官的缺血再灌注可能損傷器官,,從而影響器官移植,。因此,醫(yī)學研究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低溫冷凍和組織培養(yǎng)液延長器官的生物活性,,其中低溫保存的研究最引人關注,,進展也較大。
例如,,對腎臟的低溫保存兩種方法,,一是將腎臟從人體分離后,,立即置入低溫鹽化合物電解質溶液中進行冷卻,可以保存18個小時,;二是脈動式局部灌流法保存,,向腎臟內注入含氧的冰冷液體進行急速冷卻,可保存72小時,。
人體保存的溫度,、方式、時間長短,,以及后來是否可以解凍等,,都可以作為對其他器官冷凍保存的一種借鑒,從而提高器官移植,,以及燒傷植皮等治療的成功率和生存率,。
人體低溫保存當然還可以有一種意義,,就是生者對死者的懷念,,可通過遺體的整體保存而實現(xiàn)。相比火葬,、土葬等形式,,遺體保存在低溫液氮罐里可以讓親人有一種逝者還存在的強烈感受。從這些方面來看待人體低溫保存,,而非拿“死而復生”炒作,,才是人體低溫保存的意義。當然,,這樣的保存方式還需要倫理和法律的進一步探討和規(guī)范,。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保存 低溫 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