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旁聽“局長”受審是一堂警示課
5月11日9時,蘄春縣人民法院審判庭內(nèi)座無虛席。隨著審判長一聲令下,,一名頭發(fā)花白的中年男子被法警押上審判席。該中年男子華某,,原任蘄春縣社會救助局局長。臺下,,坐著蘄春縣直部門88名一把手,。(5月14日荊楚網(wǎng))
古人講:“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苯仗I春縣組織縣直部門88名一把手旁聽“局長”受審,,就是把受審的“局長”當作鏡鑒,把庭審現(xiàn)場當作“現(xiàn)身說法”的警示教育課課堂,,意義非同一般,。
腐敗分子自古以來就是鏡鑒。明人馮夢龍纂輯的《廣笑府》,,就載有一些對貪官搜刮民財,、讓民眾生怒的民謠。其中一首這樣寫道:“食祿乘軒著錦袍,,豈知民瘼半分毫?滿斟美酒千家血,細切肥羊萬姓膏,。燭淚淋漓冤淚滴,,歌聲嘹亮聲怨高。群羊付與豺狼牧,,辜負朝廷用爾曹,。”腐敗分子是反面教材,自古使然,。蘄春縣直部門88名一把手旁聽“局長”受審,,目的就是讓他們從案件中得到啟示啟發(fā),受到教育警示,。
蘄春縣直部門88名一把手旁聽“局長”受審,,一方面是防止重蹈覆轍,步其后塵,。旁聽“局長”受審,,可了解受審“局長”的貪腐路徑。明白其是親情成桎梏,、是朋友圈成殺手,,還是官商勾結(jié)成把戲,知道其是如何被“圍獵”,、如何貪腐的,,從而增強旁聽者預防貪腐的意識,提高預防貪腐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通過了解受審“局長”墮落的心路歷程,,了解僥幸心理、失衡心理,、攀比心理等不良心理的危害性,,從而及時調(diào)整和消除自身的各種不健康、不正常心理,,筑起防腐拒變的心理防線,。
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不敢不能不愿腐敗的自覺性,。腐敗分子在貪腐事發(fā)后總是追悔莫及,。臭名昭著的奸相蔡京在《西江月》里寫道:“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無家,。如今流落向天涯,,夢到瑤池闕下。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幾度宣麻,。止因貪戀此榮華,便有如今事也,?!迸月犝呖梢詮氖軐徴叩膽曰诤徒Y(jié)局中,切實看到搞貪腐絕對沒有好下場,。警示旁聽者遠離日常生活中“不以為意”的“小請托”,,不要以為將受賄行為披上“外衣”就可以掩人耳目,,不要懷有自我麻痹的僥幸心理,從而自覺地遠離貪腐,,保持潔身自好的本色,。
蘄春縣組織縣直部門88名一把手旁聽“局長”受審,是在用身邊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身邊人,。旁聽者要以受審“局長”為戒,,以案為鑒,警鐘長鳴,,真正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牢固樹立廉潔從政意識,,自覺抵制各種腐敗行為,慎用手中權(quán)力,,始終保持忠誠干凈擔當?shù)臑楣俨偈亍?/p>
編輯:李敏杰
關(guān)鍵詞:受審 局長 旁聽 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