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真實身份是公眾對婚戀網站最基本期待
失去真實,,婚戀網站何以立足(論法)
張 璁
一些不法商家聲稱,,在網上花30元就能辦理用于實名認證的身份資料,,花108元就能買到全套生活照和視頻,。而如此低成本的身份偽裝,攻破的竟然是常常標榜“實名”“真實”的婚戀網站,。
近年來,,由婚戀網站身份信息不實觸發(fā)社會熱點的情況并不少見。一些徹頭徹尾的身份造假背后,,往往隱藏著詐騙等犯罪的暗影,。此前就有媒體報道,有不法分子利用婚戀網站交友騙取感情和信任,,然后聲稱可以“利用彩票網站漏洞進行高利套現”,,一步步將受害者引入陷阱。網絡是一個主要以年輕人群體為主的聚集地,,而婚戀問題又恰恰是年輕人群體當前關注的話題之一,,婚戀網站一旦身份信息不實并波及線下的現實生活,,容易引發(fā)各種社會問題,。
真實身份是社會公眾對婚戀網站最基本的期待,如果這個根本被動搖,,那么婚戀網站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如今,大量婚戀網站都以實名為營銷噱頭,,以此吸引用戶注冊,、收取服務費用,但從媒體曝光的現實來看依然情況堪憂,。一些婚戀網站在身份真實性上的“放水”,,背后顯然還是利益驅動?;閼僦薪槭莻€特殊行業(yè),,如果企業(yè)盲目追求利益而忽視社會責任,毀掉的不僅是當事人終身的幸福,,更可能是一個家庭寄托的希望,。
從法律角度來說,由于婚介服務“撮合”的是人,不同于一般交易中介,,以婚介為目的的網絡平臺,,其要承擔的內容審核和監(jiān)管義務也理應更多一些。如果用戶由于婚戀網站上的不實身份信息造成了人身或財產上的損失,,而這些不實信息的存在又是因為網絡平臺沒有盡到審查和管理義務,,那么除了應該追究行為人本身的責任之外,婚戀網站本身也難辭其咎,。
對于婚戀網站信息真實性的問題,,國家層面早已有動作。2017年9月,,民政部等三部門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做好青年婚戀工作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協(xié)調推動工商、工信,、公安,、網監(jiān)等部門的協(xié)同聯(lián)動,推動實名認證和實名注冊在婚戀交友平臺的嚴格執(zhí)行,,加強對個人用戶信息保護的監(jiān)督執(zhí)法,,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嚴厲打擊婚托,、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
政策有了,接下來最關鍵的就是拿出“硬辦法”并盡快落實,。在執(zhí)法上,,既要避免各部門之間各管一攤、單打獨斗,,也應加大處罰力度,,遏制相關平臺“放水”的利益沖動。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婚戀網站的審核監(jiān)管責任也應有所明確,,將權利保護的重心更多向用戶傾斜。
堵住身份真實性的漏洞,,婚戀網站要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更需要有關部門落實依法監(jiān)管責任,以法治的手段保障青年相關法定權利,,更好支持青年邁出人生的關鍵一步,。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婚戀 網站 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