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全球最大移動電源明年交付 中國同類項目進展如何,?
“羅蒙諾索夫院士”號
“全球最大移動電源”明年交付使用
我國海上浮動核電站何時啟航
日前,,被戲稱為“全球最大移動電源”的世界首個海上民用浮動核電站開啟新的航程。
據(jù)媒體報道,,4月28日,,“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浮動核電站被拖出圣彼得堡造船廠,。在裝載核燃料后,“羅蒙諾索夫院士”號將于2019年夏天被拖往北極港口佩韋克,,并交付使用,。
將核電站裝在船上
有用電、供熱,、淡化海水需求時,,將電站拉過來;不需要了,,用船將電站拉走,。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海上浮動核電站技術原理其實并不神秘,,只是將原本建造在陸地上的核電站安裝在船舶平臺上,,既可為偏遠島嶼供應安全、有效的能源,,也可為遠洋作業(yè)的海上石油,、天然氣開采平臺提供電力、熱力和淡水資源,。
媒體報道稱,,“羅蒙諾索夫院士”號核電站兩套改進的KLT-40S反應堆可提供高達70MW的電力或300MW的熱量。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定義中,,這種堆屬于“小型”機組,,即電功率300MW以下的機組,輕水堆是其主要堆型,。
2009年,,“羅蒙諾索夫院士”號下水,其搭載的浮動核電站原計劃于2013年左右投入使用,。但“羅蒙諾索夫院士”號項目遭到環(huán)保組織普遍批評,,項目經(jīng)歷了經(jīng)費、管理等方面的曲折,,甚至更換了所有人,。
曾登上過“羅蒙諾索夫院士”號的一名國內專家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俄羅斯的海上浮動核電站技術來自于該國的核動力破冰船,,目前已有7000堆年安全運行歷史,,并建立起了完善的海上浮動核電站監(jiān)管體系。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在一份聲明中也表示,,“該電站的設計具備極佳的安全限度,,能應付所有可能的威脅”“對環(huán)境不構成任何威脅”。
我國同類項目處可研階段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的第二艘浮動核電站預計于2019年啟動建造工作,。俄羅斯官方媒體報道稱,,這種發(fā)電站還可能被銷往其他國家,。
我國海上浮動核電站項目進展如何?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國家發(fā)改委復函同意中核集團的ACP100S,、中廣核的ACPR50S,、中船重工的HHP25被納入能源科技創(chuàng)新“十三五”規(guī)劃。
“目前項目仍處于可研階段,,在這之后將由國家能源管理部門核準開工,,將核反應堆‘搬’上船?!睂<冶硎?,與俄羅斯相比,我國的技術路線,、浮動核電站規(guī)模不同,,但都屬于三代小堆。
也有業(yè)內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發(fā)展海上浮動核電站還面臨多重困難,。比如海上浮動核電站涉及眾多部門,如何監(jiān)管,、由誰統(tǒng)籌還沒明確,。此外海上浮動核電站的完整產(chǎn)業(yè)鏈尚未建立,,有關海上浮動核電站更經(jīng)濟的數(shù)據(jù)還只是推測,,這也間接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
記者了解到,,我國正在著手相關工作,。比如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與英國勞氏船級社和IAEA已簽訂合作協(xié)議,正在開展浮動核電站安全審評和法規(guī)標準制定工作,。
(科技日報北京5月2日電)
編輯:曾珂
關鍵詞:全球最大移動電源明年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