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一碗臊子面,,致富一個村
2015年8月,天津大學科學技術發(fā)展研究院教師,、30歲的宋鵬遠赴1800公里外秦巴山區(qū)腹地的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沙灣鎮(zhèn)大寨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2016年8月,他兼任大寨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2017年8月,,宋鵬主動申請延期駐村工作1年,。近三年來,大寨村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道路硬化了,,太陽能路燈亮了,,安全飲水通了,更重要的是整合種養(yǎng)殖戶,、代加工廠,、檢驗機構、線上線下平臺等優(yōu)勢資源,,建立了農村電商產業(yè)鏈,,村集體收入從0到55萬元,大量外流務工人才開始回流,。
近日,記者采訪了宋鵬,,聽他講述變化背后的故事,。
豁出一條命,也要挖斷窮根
從蘭州出發(fā)汽車顛簸14個小時終于到了大寨村,,跳下車,,映入眼簾的是四周光禿禿的大山。村主任韓燕平在村口接上我,,把我?guī)У铰愤吤骛^吃了一碗沙灣酸菜雞蛋臊子面,,別看現(xiàn)在的我沒有花椒吃不下飯,但當時面里的花椒麻得我的嘴好久沒有感覺,。
吃完飯,,我放下行李就到村里走走。剛開始我挺樂觀的,,這村不窮,,穿村而過的武坪公路邊,都是村民的小樓,,有的樓前面還停著豪華轎車,。但是越往村里走,我的心就越涼,,一棟棟都是土坯搭的房子,。我進了村民左羊根的家,他的房子沒有門,,房間里沒有任何家電和家具,,屋子的一角堆著一堆土豆,炕上的被子已經看不出顏色,。左羊根告訴我,,因為家里窮,,一天只能吃兩頓飯,每頓飯只有土豆,。從左羊根家里出來,,我心里酸酸的,覺得如果不能幫村里改變貧窮的狀況,,就對不起村第一書記的稱號了,。
到大寨的第九天,我去拜訪了村里的老文書何四十五,。老文書在村里工作了20余年,,不久前因身體健康情況退休。他一五一十地給我講了村里的情況:大寨村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2畝,,山地荒蕪,,農業(yè)生產不成規(guī)模,村里沒有集體經濟,,腦子活的村民,,搞木材加工、賣裝修材料富起來了,,剩下的大部分不識字,、不會說普通話,沒什么技術,,大多在外做零工,,掙不到多少錢?!按謇镆恢睕]有致富帶頭人,,現(xiàn)在就看你的了?!彼业氖终f,。
“營盤山上1000多畝地,已經荒了十幾年了,,如果能把這地開發(fā)好,,就是一件大好事?!睅滋旌?,他還帶我到了營盤山。營盤山沒有通公路,,我倆撥開齊腰深的雜草一路走著,。老文書給我指著,哪里種花椒最好,哪里的苞米曾經長得多高,?!稗r村工作一定要從老百姓需求出發(fā),解決大伙的實際問題,?!彼脑挘乙恢庇浿?。
接下來的幾天我都到農戶家走訪,,村民們熱情純樸,不管到誰家,,都留我吃飯,,誰家蒸地耳包子、殺雞或者殺羊,,都會想著我,。那些天,我整夜睡不著,,一直在想,,貧困地區(qū)缺什么?種植,、養(yǎng)殖技術老百姓都會,,但應該種什么,、養(yǎng)什么,、怎么種、怎么養(yǎng),、怎么能賣出去,,這些是他們缺乏的。
幾天以后,,到村里第一次開兩委會,,我就提出村里缺經濟發(fā)展理念,缺農村經營型人才,,缺帶領村民致富的信息,、信心,缺優(yōu)質農副產品加工銷售的渠道,,這些都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大伙都很支持我,當時我就想,,豁出一條命,,也要挖斷窮根。
沙灣臊子的電商實踐探索
問題找到了,,怎么破題呢,?我想起了酸菜雞蛋臊子面,。每年臘月,這里家家戶戶都會用土豬做肉臊子,,一日三餐都離不開它,。既然本地這么多人吃,是不是能真正產業(yè)化,,做成一個產品,,把養(yǎng)殖帶起來?同時,,做臊子面對花椒需求量特別大,,也能把種植花椒發(fā)展起來。
2015年,,我?guī)缀踝弑榱颂旖?、北京、西安,、蘭州等地的大型超市,、批發(fā)市場,并參加了全國農博會,。我發(fā)現(xiàn),,沙灣臊子存在市場空白,它麻辣鮮香的口感和目前市場上的陜西岐山臊子,、河南新野臊子都不同,,最受甘肅本地人喜愛,不僅如此,,依托隴南的電商扶貧政策,,還可以把沙灣臊子賣到全國各地。于是,,我決定開發(fā)沙灣的特色肉臊子,,建立村辦集體企業(yè),把大家凝聚起來,,共同致富,。
起初村民并不相信我,村支書馬忠昌說:“萬一賣不出去怎么辦,?咱們可賠不起啊,。”我不死心,,帶著村干部到周邊縣區(qū)調查了解,,結果大家都說就想吃沙灣臊子。
2015年11月,我又和村干部專程到甘肅省輕工研究院咨詢沙灣臊子產業(yè)化的可行性,,并請食品質量檢驗室檢驗沙灣臊子是否含有有害成分,、微生物菌群是否超標等。2016年4月,,我與馬忠昌再次到訪甘肅省輕工研究院,,請教學習沙灣臊子、沙灣土蜂蜜,、沙灣紅谷酒,、干菜等食品的生產加工、質量檢驗,、食品添加劑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等,。這次調研,我們不僅理清了沙灣臊子的產業(yè)化思路,,更重要的是,,送檢的兩個臊子樣本都通過了檢驗,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2016年,,我為當?shù)貏?chuàng)立的第一家村集體企業(yè)——隴南市白龍灣農副產品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揭牌,村民可以技術入股,,半成品入股,。
2016年7月,臊子加工車間正式動工,。8月,,我代表村辦企業(yè)隴南市白龍灣農副產品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與甘肅省輕工研究院、甘肅省中小企業(yè)公共服務平臺簽訂合作協(xié)議,,共同開發(fā),、推廣沙灣臊子,。2017年12月12日,,從農戶家里收購來的20頭散養(yǎng)黑豬被拉到中轉養(yǎng)殖場;12月16日正式開始宰殺黑豬,,連夜切肉,,經過十余個小時的小火慢熬、麻香撲鼻的沙灣臊子正式出鍋,!
沙灣臊子一經上市,,短短幾天,數(shù)次斷貨,。村民們都樂壞了,,我也松了一口氣。創(chuàng)辦村集體企業(yè),把大家擰成一股繩去做一些事情,,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把大家都帶動起來,一塊兒去致富,,提高村集體的威信和地位,,一舉多得。
我們挖掘沙灣特色,,還開發(fā)了宕昌罐罐酒,、宕昌參芪蜜、沙灣蜂糖酒,、沙灣梅花椒等產品5類10款,,通過電商途徑推廣,當年實現(xiàn)了村集體經濟銷售收入55萬元,。
莫讓貧困成為下一代的負擔
在對比分析處在同一自然環(huán)境,、基礎設施、交通條件下的“先富戶”與“貧困戶”后我發(fā)現(xiàn),,文化素質是兩者最大的不同,。思維活躍、善于把握商機,、接受新觀念和新事物較快的村民更容易致富,。
于是,我們針對農村電商人才,、經營型人才匱乏的問題,,組織開展“農村電商培訓”,針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規(guī)范化建設知識不足,、制約貧困村富民產業(yè)發(fā)展的問題,,舉辦“農村電子商務能力提升暨農民專業(yè)合作社規(guī)范化建設培訓班”;成立“電商工作室”,,開展農村青年電商創(chuàng)業(yè)項目培育,、孵化、推廣,;發(fā)起成立“宕昌縣青年電商薈”,,整合資源、聚合資訊,、搭建平臺,,在市場、技術,、人才,、渠道等方面助力農村青年電商創(chuàng)業(yè),。村里的年輕人趙國強,原本在新疆打工,,收入也不錯,,看到村里發(fā)展電商及農產品加工,主動聯(lián)系我要回來跟著一起創(chuàng)業(yè),,目前已成為隴南電商扶貧講師,。
此外,我們還積極探索構建“1+X幫1”的扶貧工作模式,,第一個“1”指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第二個“1”指大寨村,,“X”指社會力量,,也就是充分發(fā)揮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的資源優(yōu)勢,,廣泛團結社會力量,,助力大寨村扶貧開發(fā)及集體經濟發(fā)展。我聯(lián)系天津大學校友企業(yè)與村里簽署“結對幫扶合作協(xié)議”,,建設“季蒔鮮梅花椒基地”“季蒔鮮中華蜂蜜基地”,,惠及貧困村7個、貧困戶200余戶,;與甘肅省輕工研究院等5家單位簽署合作協(xié)議,,在天津大學、山東省濟南市舉辦年貨會,、推介會,,并發(fā)起成立“沙灣大寨產業(yè)扶貧發(fā)展基金”,首期募集社會資金11萬元,。
我始終沒有忘記老文書說的營盤山,,沒事就上去轉悠。既要考慮經濟效益,,又要兼顧生態(tài)保護,,到底該怎么開發(fā)?去年9月,,在推介農產品時,,我看到梅花椒價格非常高,,再想想現(xiàn)在村民種的花椒品質差價格低,,還賣不出去。于是我就自己掏錢,,從網上購買了試種的1000棵無刺花椒,、賒賬購買2900棵梅花椒到達服務站,,與十來個村民一起種到營盤山上。現(xiàn)在營盤山已經種植梅花椒,、核桃1800畝,,成為大寨村的“銀行”。
兩年多來,,我走遍村里所有249戶農戶,、沙灣鎮(zhèn)21個行政村、宕昌縣80%的鄉(xiāng)鎮(zhèn),、隴南市7縣1區(qū),,我看到更多的是樸實、勤奮,、渴望幸福美好生活的普通老百姓,。回首這三年的駐村扶貧工作,,“莫讓貧困成為下一代的負擔”最能代表我的工作理念,,在這種理念下,我們扶貧人,、村民,、基層政府能更好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拼命,。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臊子 沙灣 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