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警惕“以怠為敗”的“和平病”
和平是軍人的勛章,,“和平病”卻是一支軍隊的慢性毒瘤。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麻痹著軍人的神經,,能使一支曾經摧枯拉朽的軍隊變得武備廢弛,,能讓一柄寒光四射的利劍變得銹跡斑斑。
“三軍以戒為固,,以怠為敗,?!毕鄬推降沫h(huán)境,,對世界上任何一支軍隊都是一種嚴峻的考驗,。清朝八旗兵,也曾驍勇善戰(zhàn),、所向披靡,,“攻則爭先,,戰(zhàn)則奮勇,威如雷霆,,勢如風發(fā)”,。然而,在長期的歌舞升平中,,軍中將領刀劍入庫,,耽于安樂,“飽食終日,、彈箏擊筑,、衣銳策肥”,把練習騎射征戰(zhàn)之事置于腦后,。乾隆皇帝最后一次南巡至杭州,,觀看軍隊騎射表演,,結果是“射箭,,箭虛發(fā);馳馬,,人墮地”,。乾隆不勝感嘆:“升平日久,八旗子弟如鷹居籠,,日飽肉,,不能奮擊?!?/p>
和平積習不除,,備戰(zhàn)打仗無望。思想的馬放南山,,有時比現(xiàn)實中的刀槍入庫更可怕,。然而,不可否認,,時至今日,,仍有個別指揮員習慣于當“和平官”、帶“和平兵”,,心思不在戰(zhàn)場,,工作不在狀態(tài);有的整天為事務主義,、文牘主義所累,,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表面文章和文山會海上;還有的危不施訓,、險不練兵,,嘴里喊的是“首戰(zhàn)用我,,用我必勝”,心里想的卻是“仗打不起來,、打起來也輪不上我”,。
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時期的作戰(zhàn)部部長什捷緬科大將說過一句話:“戰(zhàn)爭到來,首先要淘汰一批和平時期的將軍,?!备骷壷笓]員應下決心對和平積習來一次大起底、大掃除,,堅決杜絕一切游離于戰(zhàn)斗力標準之外的虛耗,,堅決清理對作戰(zhàn)體系沒有貢獻率的累贅,堅決壓減建設項目中的非軍事功能,,堅決擠掉練兵備戰(zhàn)中走過場的水分,,堅決拋掉影響備戰(zhàn)打仗能力的包袱,切實把戰(zhàn)斗力標準在部隊立起來,、落下去,。
存亡之道,命在于將,。面對國家安全環(huán)境的深刻變化,,面對強國強軍的時代要求,領導干部能不能指揮打仗,、決勝疆場,,關鍵在于是不是有效解決習主席多次點到的“兩個差距很大”“兩個能力不夠”“五個不會”等問題。各級指揮員應自覺來一場大學習,,集中精力研究軍事,、研究戰(zhàn)爭、研究打仗,,提高戰(zhàn)略素養(yǎng),、聯(lián)合素養(yǎng)、指揮素養(yǎng),、科技素養(yǎng),,帶頭在重大軍事斗爭實踐和軍事演訓活動中磨礪自己,把本領練過硬,。要用世界的眼光,、對手的眼光、未來的眼光審視自己,,真正站在軍事前沿,、技術前沿,不斷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在思維理念和能力素質上來一場自我革命,,在否定之否定中實現(xiàn)鳳凰涅槃。要常思國家安全威脅之患,、常懷打仗準備不足之憂,、常想肩負統(tǒng)兵責任之重,真正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和平病 警惕 打仗 堅決 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