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進步不能靠“捷徑”
“廳官為‘續(xù)官命’被騙4000萬元”……前不久,,媒體報道少數(shù)領導干部前幾年為買官,不惜砸重金求“高人”疏通,,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不僅沒升官,反丟了“烏紗帽”,。
領導干部追求進步,,本無可厚非。為民服務中一馬當先,,干事創(chuàng)業(yè)中奮發(fā)有為,,這樣的干部自然更有機會獲得提拔。然而,,一些人卻把心思用錯了地方,,他們不信組織信“大師”,不靠勤勉靠“捷徑”,。有的干部認為自己年齡大了,,想抓住最后機會“臨門一腳”,為仕途“畫個感嘆號”,;有的覺得自己辛辛苦苦數(shù)十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就想找“能人”開路;還有的甚至把升官當成最大追求,,認為“到點了就該提”,,如果組織這條“大路”行不通,就找能接“天線”的“高人”開“后門”……人有所好,,以好誘之無不取,。正是一些人升遷心切,才使得一些自詡“手握天線”的江湖騙子有機可乘,,而上當受騙者往往只能吃“啞巴虧”,。
一般而言,能走上領導崗位的干部,,認知水平和判斷能力都不低,。按理說,不會僅憑騙子的一面之詞而動輒將數(shù)百萬甚至上千萬的錢財拱手相送,。是什么讓他們一葉障目,?說穿了,還是這些人“官迷心竅”,,聽說誰有“門道”,,便像落水者抓住“救命稻草”般,不惜代價也要試一把,。那些一時僥幸得逞者,,登上高位便迫不及待地大肆斂財,不僅要收回當初狠下的血本,,更想大撈一筆……這樣的案例還少嗎,?
花錢跑官買官、賣官受賄斂財,、大肆權錢交易……領導干部花錢找“能人”“疏通”,,實則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為了填補跑官買官所需的巨額資金,,有的人要么在現(xiàn)位上瘋狂斂財,,要么以未來職位作賭注,甚至將手中的權力當作“期貨”做交易,。陜西省國土廳原廳長王登記就曾斥資上億元,,企圖通過“掮客”幫忙升任副省級,并許諾如果升職為省政協(xié)副主席出錢1億,、升為副省長出2億,;安徽省泗縣縣委原書記晏金星任職10年間,受賄600多次,,其中“賣官”近百次……如此買官賣官,、受賄行賄,不僅嚴重帶壞一地一域干部隊伍風氣、污染政治生態(tài),,更累及黨的形象,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人生有進退,,職位有高低?!敖鹱炙巍钡母刹繉蛹壗Y構,,決定了大部分人得甘當“塔基”。與其走旁門左道,,最終落得人財兩空的可悲境地,,倒不如以平常心看待升遷,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干事,,在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造福于民,這就是個人價值的最好實現(xiàn),。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匡正選人用人風氣,,突出政治標準”,,強調(diào)“事業(yè)為上、公道正派”,,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隨著“鐵規(guī)”發(fā)力,監(jiān)督到位,,選人用人機制不斷完善,,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的利益鏈條一定能夠被徹底斬斷,,實現(xiàn)黨內(nèi)正氣充盈,,清氣滿乾坤。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捷徑 進步 買官 干部 賣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