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老年大學也須破解“入學難”
時下,在正值上海各老年大學,、開放大學和社區(qū)學校春季開學,。最近,有關老年班“一位難求”的新聞充斥坊間,,更有個別辦學點出現(xiàn)老年人凌晨三四點鐘排隊報名的現(xiàn)象,。(見3月27日新民晚報)看來,老年大學也需要面對“入學難”的問題了,。
實際上,,老年大學出現(xiàn)報名場面火爆、“一位難求”的現(xiàn)象,,應該是一件好事,。這說明,在城市老年群體里,,癡迷于打麻將,、甩老K的少了,對精神層面的追求多了,,“文化養(yǎng)老”成了他們生活中重要的內容,,這在客觀上推高了老年大學的生源數(shù)量。在城市步入老齡化后,,越來越多老年人喜歡讀書,,熱衷與校園教育相伴,這是社會的進步,,應予悉心呵護和鼓勵,。但是,解決“入學難”問題同樣不可忽視,。
老年大學所以會出現(xiàn)“入學難”,,主要是學校管理問題,具體原因則是多方面的:部分學員長期占據(jù)本已緊缺的學額資源是其一,。上海某區(qū)學院六年前辦了一屆合唱班,,共招收65名老年學員,學制一年,,但六年過去了,,半數(shù)以上的學員仍為老面孔,問他們原因,,異口同聲回答“我們就是喜歡來唱歌,?!绷钫猩蠋熞换I莫展。其他地方存在同樣情況,。遼寧老干部大學有位學員學了24年仍不想畢業(yè),,成都市老年大學一位八旬“學霸婆婆”在學長達28年、拿了8張畢業(yè)證,,浙江安吉老年大學有位學員20年里始終甘當“留級生”……有的學員把大學課堂當成情感的場所是其二,。在老年大學的管理者看來,老年大學不僅是一所學校,,更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情感“避難所”,,或曰另一個“圍城”。一些孤寡老人因為上了老年大學而找到另一半的現(xiàn)象,,在各地老年大學時有出現(xiàn),。但也有個別“花插插”老頭,心思不在學習上,,眼睛專門盯著一些豐韻猶存的女學員,,以致在同一個教室里不乏夫妻學員,以防止老伴被人勾引走,。老年教育如同中小學教育一樣同樣存在教育資源不均引起生源不均問題是其三,。以上海為例,并非每所老年大學都供不應求,,主要是市一級的老年大學學位長期飽和,,區(qū)一級老年大學、社區(qū)學院也比較熱門,,而基層的社區(qū)老年學校則比較寬松,。
解決老年大學“入學難”,無疑需要針對存在的問題,,加強管理,、綜合施策:要完善制度,解決好學員有進有出問題,。明確在校期限,,到期及時畢業(yè),不能長期斂校成“老賴”,;要加強學員管理,,對那些精力不在學習、一門心思放在異性身上的品質不端學員,,要加強教育,,造成不良影響的要開除學籍,情節(jié)嚴重的交由執(zhí)法機關處理;要解決好教育資源均衡分配問題,。大中城市在辦好市一級老年大學的同時,,還需要提高區(qū)、基層社區(qū)老年大學或分校的辦學水平,,給予一些優(yōu)惠政策,,進而吸引更多的老年人。
目前,,我國老年人數(shù)量正進入增長的高峰期。國家統(tǒng)計局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統(tǒng)計公報顯示,,中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2.4億人,,占人口比重17.3%。老年人不僅需要做到到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醫(yī),,而且需要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辦好老年大學,,目的就是著力解決好“學”和“樂”的問題,其中包括“入學難”問題,。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老年大學 學員 入學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