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攝影師用十年拍攝“動物世界” 見動物時間比見老婆還多
記錄長頸鹿生產(chǎn)過程,、追蹤華南虎成長軌跡……他是動物園的“圖片庫”
他用十年拍攝“動物世界”
要拍出好的人像照片,,本身就是不容易的一件事,;要拍出好的動物照片,,更是難上加難,。對于61歲的攝影師譚明志來說,捕捉動物表情,、拍攝動物每個動作的瞬間,、記錄動物生命中每個重要時刻,成為他這10年來在廣州動物園最開心,、最回味的事情,。
譚明志是廣州動物園的“義工攝影師”,10年來專注在廣州動物園拍攝動物。通過長年累月的觀察和拍攝,,他清楚每個動物的習性和喜好,,有時飼養(yǎng)員甚至也要向他“取經(jīng)”。譚明志說,,動物攝影讓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感受到了生命的強大。捕捉動物的精彩瞬間,,其實也是人類與動物之間最快樂的時光,。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全杰 通訊員梁毅飚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10年前偶然結緣 見動物時間比見老婆還多
清瘦的身材,,頭發(fā)有點花白,近視眼鏡下,,目光一直注視著動物的一舉一動,,看準時機,舉起相機,,屏住呼吸,,一陣連拍……在廣州動物園里,譚明志似乎是最容易辨認的“游客”,,一身樸素的他雖然看起來并不顯眼,,但脖子上總是掛著幾公斤重的專業(yè)數(shù)碼相機,背著相機掛包,,讓人一眼就覺得這個老頭并不“簡單”,。
“10年前一次偶然的外拍,讓我迷上了動物攝影,,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譚明志一直是攝影愛好者,,喜歡拍攝鳥類,。10年前,他偶然來到廣州動物園,,看到園內(nèi)的動物憨態(tài)可掬,,而且行為豐富,便用相機拍了下來,?!皠游锉旧淼撵`性、故事,、生老病死,、與人類的交流,,這些都是可以通過照片記錄和傳遞的,我想用照片這種方式,,將故事娓娓道來,。”
于是,,這10年來,,譚明志就鐘情于廣州動物園,幾乎將所有時間都專注在園內(nèi)拍攝動物,,從未間斷,。至今,他儲存了近30T容量的動物照片,,平均每年拍攝3000G,,照片數(shù)量在50萬張左右。譚明志說,,這些照片全都是廣州動物園內(nèi)的動物,,他將所有照片編好了年份,分好了門類,,并且不管是園方還是動物保護機構,,只要是有需要的,他都會無償提供給對方使用,。
譚明志原本是一家大型企業(yè)的員工,,從事管理工作,用他的話來說“與動物界沒有任何交集”,。但自從第一次拍攝廣州動物園的動物后,他就“沉迷”了,。10年來,,他幾乎將廣州動物園當成了第二個“家”?!巴诵萸?,除了上班,其余時間就是來廣州動物園拍攝動物,,臨近退休的時候,,更是天天泡在動物園里?!?/p>
如今退休了,,譚明志一天最少來一趟,有時候為了守候某個場景,,還會在廣州動物園里一待就是一天,。難怪就連廣州動物園的飼養(yǎng)員職工都笑稱:“譚老師可能一年里見動物的時間比見自己的老婆還要多,。”
守候一天 記錄長頸鹿生產(chǎn)全過程
如今,,廣州動物園上上下下都認識這位“義工攝影師”,所有人都會親切地稱呼譚明志為“譚老師”,。記者采訪當天,,正好長頸鹿班組需要幾張照片用作板報宣傳,飼養(yǎng)員提出需求后,,譚明志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事實上,譚明志的動物圖庫傾注了他大量時間和心血,?!捌鋵嵟臄z動物遠比拍人像難?!弊T明志說,,拍攝動物,需要大量時間觀察,,而且為了守候動物某個習性或者行為,,花上一天的時間都是“家常便飯”。
守候最長的一次是長頸鹿生產(chǎn)的那一天,?!澳鞘窃?014年,長頸鹿即將臨盆,,我提前獲得消息,,從早上8時就來到長頸鹿園里,架好相機,,時刻觀察著長頸鹿的變化,,并拍下每個重要時刻?!弊T明志那次的拍攝非常成功,,將雌性長頸鹿作動、穿羊水,、胎兒出生,、站起、吃第一口奶的過程全都完整記錄下來了,,不僅鏡頭視覺感好,,而且還充滿了濃濃的親情,。
“那天一直守候到傍晚近6時,直到剛出生的小長頸鹿站起來并且吃上第一口奶,,我的拍攝工作才結束,。”雖然辛苦,,但譚明志一點都不覺得累,,反而很享受過程,“見證了生命的誕生,,感受到了動物界的溫情,,其實這與人類社會是相同的,愛在大自然是共存的,,這種感受讓我難忘,。”
近兩年來,,譚明志更是采取了持續(xù)追蹤拍攝的方式,,記錄動物從出生到成長的全過程?!叭ツ陱V州動物園成功繁殖5只華南虎,,我從它們出生到現(xiàn)在持續(xù)拍攝,形成了一個專題,?!迸牡臅r間久了,如今5只小家伙每次見到譚明志就如見到親人般奔跑過來,,一副生龍活虎的模樣,,似乎都在“搶鏡”,讓譚明志多拍幾張,。
“與動物的情感
使我樂此不?!?/strong>
譚明志說,10年來讓他樂此不疲的主要原因,,還是那份與動物之間的情感,?!艾F(xiàn)在我只要哪天見不著它們,,心里就不舒服,總是掛念著它們,,總想著它們今天身體怎樣了,、過得開不開心?!弊T明志說,,不知不覺間,,動物的一舉一動、點點滴滴都牽動著他的心,。
2015年7月26日,,一只鵜鶘從廣州動物園“出逃”,引起了全城關注和搜尋,?!捌鋵嵁斕熘形缥覄偱耐赀@只鵜鶘,因為它還沒剪翅,,因此在一眾鵜鶘中也最為活躍,、最引人注意?!碑?shù)弥@只鵜鶘“出逃”的消息時,,譚明志說:“當時整個人都愣了,連飯都吃不下,,很掛心,,很想知道它到底飛去哪里了?!?/p>
“我見證了很多動物的生老病死,,也用圖片記錄著它們的故事,它們的悲歡離合,,我是最能體會到的,。”譚明志說,,拍攝動物并不是為了單純拍攝,,而是希望透過圖片的張力,講述生命,,講述大自然,,感悟自然規(guī)律。
如今,,譚明志成了廣州動物園的“資料庫”,,有時飼養(yǎng)員甚至還會向他請教。
編輯:秦云
關鍵詞:譚明志 動物世界 動物 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