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科學怪人”辭官記——鐘揚的名利觀
新華社北京3月26日電題:“科學怪人”辭官記——鐘揚的名利觀
編者的話:從今日起,連續(xù)5天,,我們每天播發(fā)著名植物學家、已故復旦大學教授鐘揚的故事,。
16年如一日,堅持援藏事業(yè),;4000萬顆種子,,填補種質(zhì)資源空白。鐘揚生前講述和同事,、親友回憶的這些故事,,展示的是一位一線科研工作者和人民教師的“精神珠峰”,也是一位共產(chǎn)黨員為國家強盛,、民族振興奮斗到生命最后一息的生命豐碑,。
讓我們從一個個有溫度的小故事中,,走近鐘揚的“種子夢”,,感受他的科學家精神,讀懂這位共產(chǎn)黨人對國家的深沉摯愛和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
新華社記者陳芳,、吳振東、陳聰
33歲這年,,已是副廳級干部的鐘揚“罷官”了,。
鐘揚的人生,原本可以很從容,。15歲時,,他就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二十幾歲,,成為當時國內(nèi)植物學領域的青年領軍人物,;33歲,從中科院武漢植物研究所辭職到復旦大學當一名普通老師時,,已是副廳級干部,。
當時,鐘揚已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一種新的交互分類數(shù)據(jù)模型和檢測系統(tǒng)樹差異的新測度,,并據(jù)此建立了一個基于生物學分類本體論思想的交互分類信息系統(tǒng)。
有人說,,鐘揚是個“怪人”,,“做到了這個成績,已經(jīng)可以坐在辦公室里,,指導著手下一批人干活了”,。然而,他偏偏愿意從頭再來,,只因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科建設已經(jīng)“火燒眉毛”,。
2000年,,復旦大學環(huán)境資源系瀕臨解散,,陳家寬教授臨危受命,,成立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所,,急需“救火隊員”,。鐘揚受邀后,,幾乎沒有考慮,,隨即奔赴復旦,。
“我天生就是要做老師的?!辩姄P這么跟別人解釋,,自己出身教師家庭,呱呱落地前一小時母親還在講臺上授課,。
2008年,有人提議他出任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他再次婉拒,。
“很多人不理解他,,但我們清楚”,,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陳浩明說:“他一生所眷戀的就是做一名普通老師,,潛心學術,教書育人,,他的眼里根本沒有名利的位置,。”
怎樣做一名好教師,?鐘揚認為,好的教育不是塑造學生,,而是給他們以支撐和幫助,實現(xiàn)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在鐘揚眼里,,每個學生都是一粒寶貴的種子,,用心澆灌就會開出希望之花,。
患了肌萎縮癥的學生楊楨,,被鐘揚的講座吸引,給鐘揚寫信說想讀研,。鐘揚很快約他見面,,指導他復習。入學后,,考慮到他不能外出采樣,,鐘揚又引導他從事生物信息學研究,手把手輔導科研,。
如今,,已成為中科院科研人員的楊楨難忘鐘老師的話:“他曾對我說,,‘我愿意招收你不為別的,,而是因為你確實適合做科研’,。是他點亮了我人生的明燈,?!?/p>
編輯:秦云
關鍵詞:鐘揚 名利觀 種子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