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發(fā)布會>第二十次發(fā)布會>發(fā)布會消息 發(fā)布會消息
陳寶生: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推動了素質教育發(fā)展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6日10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攝像記者聚焦記者會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2014年啟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以來,,上海,、浙江去年率先實行了新高考,。請問陳部長,,試點成果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推進高考改革還有什么新動作,?謝謝,。
陳寶生: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改革,在教育綜合改革中它居于龍頭地位,。去年上海,、浙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平穩(wěn)落地,取得了成功,,為其他省的改革提供了經驗,。要說取得的成果,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牽動了高中教學改革,。這個很重要。因為高考改革,,招生改革,,它是指揮棒,指揮棒改了,,高中階段的教學必須相應改革,。所以,從上海,、浙江的情況看,,他們普遍采用了“走班選課”等模式。過去那種固定班次教學的模式已經得到改變,,學生的自主權大了,。第二,推動了素質教育發(fā)展,。這次高考改革之后,,高中階段對學生的考核,增加了綜合素質評價這樣一個內容,。這是非常明顯的素質教育措施,。上海80%的學校都建立了創(chuàng)新實驗室等這樣一些措施。建立了1800多個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加強了素質教育方面的措施。第三,,在學業(yè)水平的考評方面促進改革,。過去考試的門類是固定搭配的,現(xiàn)在不是了,,是動態(tài)組合的,,發(fā)生了變化。
第四,, 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試點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比如說學生自主選課這個空間究竟多大才是合適的,因為這可以做定量分析,,選擇的課太多,,學生選擇的壓力就會增大。就像我們有些同志開車,,到停車場去,,一個車位就搶著去停,眾多的車位就不知道停在哪個車位了,,要費一番思量,,選擇的成本就會上升。還有選修的難度系數(shù)怎么設計,,這是需要考慮的,,比如說簡單的課程選課的人多了,難度較大的課程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會影響選擇的數(shù)量,,而難度較大的一些課程往往都是基礎性課程,,是需要加強的。另外,,走班上課怎么組織,,對老師的工作量怎么樣設定,還有學校管理怎么辦,,怎么樣改革,,都是新問題。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