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8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時時播報 時時播報
李翠枝代表:加大食品質量安全信息科普力度和權威披露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記者胡璐,、王靖)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伊利實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質量檢測控制中心主任李翠枝15日說,,伴隨著以互聯(lián)網為代表的信息傳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當前信息傳播方式已經擴展為全民參與,。她建議,,加大食品質量安全信息科普力度和權威披露,,避免對信息的片面解讀和誤讀干擾到消費者的判斷,,影響到企業(yè)的發(fā)展和整個產業(yè)秩序,。
結合工作實踐和市場調研,,李翠枝認為,我國食品產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和升級步伐加快,,但科普知識的傳遞相對滯后,,這使得消費者對很多新技術、新產品,、新元素,、新包裝等缺乏科學認識,對錯誤信息和謠言缺乏分辨能力,。不僅如此,,對信息的片面、過度解讀和傳播,,也會影響消費者的判斷,,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
她舉例說,,食品添加劑曾一度被“妖魔化”,,但實際上中國的食品添加劑很多都是天然成分,標準制定也都是參照國際組織和先進國家法規(guī)及標準,,經過嚴格的安全和風險評估后,,才允許在食品中使用,,有一些食品添加劑品種的標準甚至比發(fā)達國家定得更高,。
針對以上問題,李翠枝認為必須高度重視信息披露,。她建議,,建立一個權威的食品質量安全知識科普和信息披露平臺,,凡是涉及食品質量安全的國家機構都在此平臺上進行食品質量安全知識的科普和信息披露,將行業(yè)內最新消息及時傳遞給消費者,,使知識科普和信息披露實現(xiàn)集中管理,、權威發(fā)聲,增強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杜絕虛假消息擾亂市場秩序,。同時,要加強對信息披露的監(jiān)管,,要以國家認可的權威機構為信息源,,不允許為了吸引眼球而任意炒作。
她還認為,,國家應建立虛假網絡信息舉報處理機制,,并呼吁全民參與。對惡意制造食品謠言,,中傷食品企業(yè)并以此謀取不正當利益的組織和個人,,應加強立法并加大執(zhí)法力度,依法嚴懲,。
編輯:秦云
關鍵詞:李翠枝代表 食品添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