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黃河故道上筑起“綠色長城”——河南商丘市民權林場半個多世紀的生態(tài)堅守
新華社鄭州3月11日電題:黃河故道上筑起“綠色長城”——河南商丘市民權林場半個多世紀的生態(tài)堅守
新華社記者孫志平、劉懷丕
每逢植樹節(jié),造林人倍兒忙,。豫東民權縣的黃河故道上,微風暖了,,綠意重了,一撥撥干部群眾揮著鐵鍬,、扛著樹苗忙碌了起來,。刺槐、楊樹,、旱柳,、泡桐……橫看成行,縱觀成列,,扎根在黃沙,。
清朝末年,黃河改道,曾給這里帶來無盡的風沙災難,。經過三代人68年的堅守,,商丘市民權林場人筑起了一道6.9萬畝的“綠色長城”。在艱難困苦下,,這群人不僅留下了一片郁郁蔥蔥的平原林海,,更淬煉出一種令人敬佩的精神氣質,滋養(yǎng)著廣袤的豫東大地,。
從茫茫沙丘到郁郁林海
陽春三月,,柳吐新綠。穿行在民權林場申甘林帶,,兩旁的樹林錯落有致,一眼望不到邊際,,時而會遇上要兩三個人才能合圍的大樹,。如今的黃河故道,與平原無異,,已看不到沙丘,。只有在水泥路肩上,車輪碾出的流動黃沙,,還可以想象過去的荒涼,。
1855年,黃河決口改道,,在豫東平原上留下了連綿的沙丘群,。當地民諺說:“村里村外堆滿沙,大風一場不見家,,莊稼一年種幾茬,,十年九年被沙壓”。曾任民權林場場長,、現今84歲的康心玉回憶,,當年一到春季,大黃風吹得白天看不到太陽,,種的麥子連根都會吹出來,,周邊的村莊和農田不斷被蠶食,群眾生活很苦,。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治沙治荒。商丘市民權林場始建于1950年,,其前身為“豫東沙荒管理處”,。民權林場人艱苦努力半個多世紀,昔日茫茫沙丘變成如今的平原林海,黃河故道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徹底改善,。
民權林場場長王偉介紹,,民權林場目前經營面積達6.9萬畝,林木蓄積總量18.7萬立方米,,林木年生長量1.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9.7%,被國內外林學專家譽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其中,,3.5萬畝劃定為國家儲備林,主要儲備刺槐,、楊樹,、榆樹、苦楝,、椿樹等鄉(xiāng)土樹種和大徑級木材樹種,。
像刺槐一樣扎根黃河故道
在民權林場申甘林帶核心林區(qū),刺槐林面積達1萬多畝,,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大面積刺槐純林,,其中30年以上樹齡的刺槐林占半數以上。刺槐是民權林場的當家樹種,,因為它抗干旱,、耐瘠薄,易于成活,。記者問民權林場人,,栽下的哪種樹最像自己?他們一致回答:刺槐,。
耐苦克難,,生生不息,綠化山河,,造福一方——這是刺槐樹的品質,,也是民權林場人的精神氣質。
“在外種樹不能每天都回去,,在黃沙里挖一個地窨子,,鋪上麥秸,搭個庵子就能睡,,吃的是紅薯干饃,,菜是鹽水煮蘿卜?!保福皻q的林場退休職工佟超然畢業(yè)于北京林學院,,1962年底來到民權林場。他回憶說,那個時候造林,,干在沙窩,,睡在沙窩,吃在沙窩,,雖然條件苦,,但干勁很大。
民權林場副場長翟魯民說,,先生產,、后生活,為了造林,,民權林場曾多次借用職工的工資,。曾有一段時間縣里的企業(yè)待遇好,很多職工忍住誘惑堅持不走,,才保住了這么好一片林海,。
林場最早栽下的第一批刺槐已經更新,當前留存下來的是二代,、三代甚至四代槐。造林人亦是代代接力,,83歲的翟際法1962年來到林場,,他33歲的孫子翟文杰如今也已在林場工作10多年。像刺槐一樣,,造林人一代接著一代干,,扎根于黃河故道的黃沙中,傲然挺立,,守護著一方水土,。
生態(tài)之路越走越寬
隨著黃河故道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變,一個完整的生態(tài)體系已經形成,。目前民權林場內有各類植物達100多種,,如杜仲、何首烏,、香附,、地黃、野枸杞,、澤漆麻等具有較高藥用價值,。林內陸生動物180多種,野兔,、松鼠,、黃鼠鼬等小型野生動物經常出沒,百靈、畫眉,、喜鵲,、斑鳩等隨處可見,重點保護動物有16種,。
據河南省林科院一位研究員估算,,林場森林植被和林地土壤總固碳量為2.25萬噸,總價值2250萬元,;每年保護農田120萬畝,,可增收3600萬元;每年涵養(yǎng)水源,、凈化水質價值達9600萬元……民權林場生態(tài)服務價值每年可達6.96億元,。
2015年底,民權林場被國家林業(yè)局批準為國家生態(tài)公園,,設立了面積達2877公頃的“河南民權黃河故道國家生態(tài)公園”,。公園內四季皆景,尤其是每年5月,,槐花盛開之際,,花香四溢,放蜂人,、觀花人往來如織,,煞是熱鬧。
“近年來,,民權林場堅持生態(tài)建設為中心,,把以生產木材為主轉變?yōu)橐陨鷳B(tài)建設和生態(tài)修復為主,把以利用森林獲取經濟效益為主轉變?yōu)楸Wo森林提供生態(tài)服務為主,?!蓖鮽フf,利用國家生態(tài)公園的這個平臺,,正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把林場打造成集休閑,、旅游,、度假、科普于一體的國家森林公園,,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態(tài)服務,。
編輯:秦云
關鍵詞:商丘市 民權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