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工作不能都“先易后難”
有個棚戶區(qū)改造項目,,換了幾任領導,,拖拖拉拉十多年也完成不了。每任領導來了,,都強調(diào)先易后難,。單位屬性的房子拆了,臨街的私搭亂建拆了,,容易做工作的外圍住戶拆了,可再往里拆就難了,。這樣拖下來,,群眾意見很大,先拆的搬不到新房住,,沒有拆的也因為這里地勢低洼,、道路不暢、無法集中供暖等叫苦不迭,。
后來,,新任領導改變策略,變先易后難為先難后易,,專門針對反對意見最大的住戶做工作,。講政策,,動真情,極個別的走法律程序,。一個月后,,全部做通了工作。那些一直觀望的住戶,,也馬上簽了拆遷協(xié)議,。
先易后難,的確是一種有效的工作方法,,符合事物循序漸進的發(fā)展規(guī)律,。從容易的事情做起,有利于積累經(jīng)驗,,摸清事物內(nèi)在規(guī)律,,在攻克難事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先易后難也容易前半程熱情高漲,,而后半程動力逐步減少,阻力日益增大,,形成久拖不決的局面,。許多事情半途而廢,許多改革無法深入,,許多工程成為爛尾工程,,貽誤難題解決的最佳時機,原因大多在此,。史載,,北宋在北伐北漢時遇到挫折,制定了所謂“先南后北先易后難”的方針,??墒堑鹊浇y(tǒng)一南方之后再回過頭北伐,北漢身后已站著一個強大的契丹,。錯失了北伐的最好時機,,導致北宋在軍事上處于被動狀態(tài)。
很多時候,,先難后易則事易,,先易后難則事難。抓落實,,促改革,,也要有一種越是困難越向前的精神。難有時恰恰是主要矛盾所在,,見難而上,,全力攻克,,也是抓住主要問題、緊扣主要矛盾,、牽住問題的牛鼻子,。主要問題和主要矛盾解決了,其他問題和矛盾也會迎刃而解,。
上世紀50年代,,山東厲家寨被毛澤東批示“愚公移山,改造中國,,厲家寨是一個好例”,。合作社長厲月舉搞小麥豐產(chǎn)試驗,偏要先啃硬骨頭,。他用自己的一塊好地換來一塊孬地,。村民說“這塊地要是能豐產(chǎn),厲家寨就沒有不收糧食的地了”,??墒墙?jīng)過補苗、澆水,、施肥,、捉蟲,這塊地里的麥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收成,。先難后易,,讓厲家寨5000多畝土地得到了徹底整治,實現(xiàn)了糧食的連年豐收,,在當時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
現(xiàn)在,一些領導干部抓落實總是先易后難,,柿子光揀軟的捏,,把難事放在后面。這實際也是畏難逃避和缺乏擔當?shù)谋憩F(xiàn),。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繁重,,且大事難事越來越多;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其攻堅難度也越來越大。面對躲不開,、繞不過的難事,,需要事不避難、迎難而上,,需要多一些能打“硬仗”,、能干“硬事”的干部,。
抓落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準突破口,,處理好難易關系,。有的時候要從易處著手,有的時候就要橫下一條心先啃硬骨頭,,集中力量打殲滅戰(zhàn),。把目光轉(zhuǎn)向那些群眾期盼已久的實事難事,朝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中最難的地方開刀,,干那些最難干的事,,是一個黨員干部應有的擔當。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工作 先易 先易后難 難事 ,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