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甘肅古浪:下山上樓 迎接一年好彩頭
新華社蘭州2月9日電題:甘肅古浪:下山上樓 迎接一年好彩頭
新華社記者聶建江,、范培珅、馬莎
“黑乎乎的老房子里住了幾十年,,新房子里太亮了,,不習慣啊……”她臉上滿是笑容,一邊和記者說話,,一邊擺弄著從老家?guī)淼囊粋€花盆,,花盆里種的是老家山上的一種野花。
她叫胥存,,她家是甘肅省古浪縣黃羊川鎮(zhèn)石城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終于在“小年”前搬到了山下移民小區(qū),住進了古浪縣綠洲生態(tài)移民小城鎮(zhèn)里三室兩廳樓房里的胥存,,第一天晚上卻一宿沒睡著,。
搬到新房的第二天,親戚朋友紛紛趕來給她們“暖房”,有的帶著毛毯,、被面,,有的帶著吃的,有的帶著裝裱好的字畫,,有的怕家里沒地兒坐,,自己帶著板凳,。
胥存72歲的舅舅徐紅林18年前就移民到山下,,住在2公里外的馬路灘林場移民點,這一天,,他讓孩子開車拉著他來看看胥存的新房子,。老人進門后溜達著把房子的角角落落看一遍,,不斷地感嘆:“一代人比一代人的生活好啊,!”
不一會兒,,家里聚集了三四十人,親戚們幫忙貼對聯(lián),、放鞭炮,,按當?shù)仫L俗在家里撒祈求吉祥的“五色糧”。胥存忙碌著在廚房里張羅豐盛的喬遷喜宴,,這樣熱鬧的場面在她家不多見,,上一次是大女兒結婚的時候,再早是她兩個孩子過滿月的時候了,。
胥存的老家石城村位于山區(qū),,有343戶人,這里天旱,、地薄,。近年來,古浪縣組織移民搬遷,,村里大多數(shù)貧困群眾已經(jīng)搬到山下的移民小區(qū),,只剩下胥存和其他為數(shù)不多的幾戶。
30年前,,胥存和丈夫黃金鋒結婚,,兩口子辛勤耕種著20畝山旱地,一家人能吃飽肚子了,,就琢磨翻修父輩留下的幾間土房,。2004年,黃金鋒抱著多掙點錢的想法跑到一家煤礦打工,,不幸遭遇事故致殘,,胸腔以下沒有了活動能力,。胥存一個人挑起了生活的擔子,家才沒有散,。多年來她一直盡心照顧婆婆和丈夫,,拉扯兩個孩子,把家操持的像模像樣,??山ㄐ路康膲粝胍廊贿b遠。
兩年前,,村干部給胥存宣講了移民搬遷政策,,建房、裝修和買家具,,總共不到4萬元,,可以在古浪縣黃花灘綠洲生態(tài)移民小鎮(zhèn)住100平方米的樓房,搬到山下有養(yǎng)殖棚,、蔬菜大棚,,不愿意經(jīng)營大棚的,可以到別人的棚里打工賺錢,。
胥存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一年前選房的時候胥存下山看過一次,移民點是戈壁灘上新建的,,剛完成主體建設的幾十棟樓房拔地而起,,周圍醫(yī)院、學校,、大棚一應俱全,,吃水燒柴都不用愁了。那天起胥存就興奮不已,,天天盼著下山。
可真到搬家那一天,,她卻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下山以后再也用不著的火爐,、幾口大水缸都搬上了車,。一個月前,胥存把家里的騾子牽到集市上賣了5000塊錢,,回到家后,,她鉆到屋子里大哭一場。多年來,,她趕著這頭騾子馱水,、耕地,、收莊稼,是她唯一能仰仗的勞動力,。
綠洲生態(tài)移民小城鎮(zhèn)計劃修建100棟樓房,,目前已建成96棟,全部用以安置古浪山區(qū)搬遷下來的貧困戶,。2012年以來,,古浪縣已累計搬遷移民5.3萬人,建起了12個移民點,。
“小年”前后是搬遷高峰,,不少人都想在新房里過年,迎接一年的好彩頭,。這幾天綠洲生態(tài)移民小城鎮(zhèn)里車來車往,,鞭炮煙花聲此起彼伏,樓上樓下的住戶串門道賀,,認識新鄰居,。有頭腦的移民戶在小區(qū)院子里扎起帳篷,辦起了小商店,、菜鋪子,,臨時餐館里,一些住戶點幾桌簡單的小菜,,招呼前來“暖房”的親友,,到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欣喜之余,,胥存也在琢磨今后的打算,。“過完年,,先到附近的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園找工作,,學著種大棚,過一陣熟悉了,,我也能包個大棚哩,!”她說:“山上那么苦瘠我都能過下來,山下條件這么好,,我更能把日子過得不輸人,。”(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甘肅古浪 移民 建檔立卡貧困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