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tǒng)一戰(zhàn)線 統(tǒng)一戰(zhàn)線
“海國女神”牽手閩臺交流
新華社福州1月3日電(記者吳劍鋒,、許雪毅)帆影點點映晨輝,,漁歌聲聲祈平安。日前,,由22艘漁船組成的姑媽朝圣隊伍在福建濱海小鎮(zhèn)峰尾亮相,。伴隨著鞭炮和鑼鼓聲,,漁船浩浩蕩蕩出航,共同為3日舉行的姑媽誕辰日獻上祝福。
“舉辦這次朝拜儀式,,是為了紀念我們的‘海國女神’姑媽,。”泉州市泉港區(qū)船員技術服務協(xié)會會長劉榮海介紹,。
據(jù)了解,,姑媽原名劉益娘。傳說中,,每逢暴風雨前夕,,她就會在海邊駐足遠望,一有危情便點火為號,,以引導漁船順利入港,,姑媽因此成為福建沿海地區(qū)航海者們的守護神。如今500多年過去,,姑媽的信眾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啟航,,將姑媽文化帶往世界各地。
“峰尾是姑媽文化的起點,,歷朝歷代我們都會舉行祭拜儀式,,航海者們也將這個習俗帶到了東南亞和臺灣等地區(qū)?!狈逦叉?zhèn)義烈廟負責人劉大連說,義烈廟是當?shù)匕傩諡榉铎牍脣尪ǖ乃聫R,。每年都有數(shù)萬海內(nèi)外信眾來此焚香許愿,,順道謁祖尋根。今年,,為了加強海峽兩岸民間交流,,當?shù)卣状窝埮_灣同胞參加姑媽誕辰日活動。
來自寶島的劉靜宏便是受邀者中的一員,。對他而言,,與姑媽結緣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50多年前,,劉靜宏的曾祖父從峰尾遷往臺灣,,隨后從新加坡義烈廟帶回香火,在基隆雕刻出了姑媽金身像,,如今這尊神像也陪同劉靜宏一起回到故鄉(xiāng),。
“上一次來是六年前了,當時從臺灣回來的人都是零零散散,?!眲㈧o宏說,“今年單單我這個批次就多達四五十人,場面比以前更熱鬧了,,第一次有了組團回鄉(xiāng)的感覺,。”
為進一步推動姑媽文化服務兩岸交流合作,,小鎮(zhèn)還舉辦了姑媽文化海峽兩岸交流研討會,,邀請兩岸專家學者就姑媽文化與海國文明的淵源,以及弘揚姑媽文化等議題進行探討,。
“姑媽信仰作為一種鄉(xiāng)情和文化紐帶,,能在今天的兩岸關系中發(fā)揮獨特的文化優(yōu)勢,為增進兩岸民族感情搭建橋梁,?!狈逦叉?zhèn)黨委副書記鄭偉偉說。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姑媽 交流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