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委員會客廳點睛專題>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劉暢做客《委員會客廳·點京》節(jié)目>訪談實錄 訪談實錄
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劉暢做客人民政協(xié)網《委員會客廳·點京》節(jié)目
[主持人]
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人民政協(xié)網《委員會客廳·點京》節(jié)目,,我是韓月,。本期做客我們節(jié)目的嘉賓是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第一小學校長劉暢劉委員。從小學教師到北京市的杰出校長,,從普通教員到當代知名的教育家,,劉暢委員一直奮斗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作為一名教育家,,她有怎樣的教學理念,,作為一名政協(xié)委員她又是怎樣盡心履職的?本期節(jié)目我們來共同關注一下,。劉委員,,歡迎您做客我們的節(jié)目。
[劉暢]
主持人好,,大家好,!我是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中關村第一小學校長劉暢,。
[主持人]
劉委員再次歡迎您,!我在您的總結報告中,看到了您一直把“最好”二字作為咱們教育以及政協(xié)履職的一個標簽,,或者是您心中的一個目標,,非常想讓您談一下,您覺得“最好”二字到底蘊藏著一個怎樣的價值觀,?
[劉暢]
不管是作為一名教師,、一名校長,,還是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我覺得我們面臨的一些現象都是復雜的,,面對的人群每個人又是個性化的,、每個人都不一樣,那么我們采取的一些方法就需要更加多元,。所以,,我想這個“最好”,,也就是在N種可能性中我們去尋找最好的方式和方法,去面對現象的復雜性,、群體的個性化,。
我們是怎么樣理解“最好”的呢?首先我們認為最好是目標,,這個目標是我們每個人前行的動力,,因為你心中有了目標,你才能夠執(zhí)著的去前行,,所以選擇最好,、追求最好才能使人具有自覺前行的一種活力。
我們又認為最好還是一個過程,,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生命體驗中都能夠經歷最好的這樣一種生命體驗的話,,它就會收獲一種完美的愉快的經歷,在他的身上就會傳遞出一種積極的正能量,,這種正能量的傳遞就會使人不斷的去追求卓越,。
第三點我們認為最好還是一種合力,因為最好不僅僅是指個體的好,,還有我和我們,,是小我融入大我,是大我成就小我,,是我和集體,、團隊共生共享共成長的關系,所以我們認為如果一個人的成長也好,、一個組織的發(fā)展也好,,其實有一個動力系統(tǒng),加上積極的人生狀態(tài),,再加上集體的力量,,我覺得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有最好最大的可能。所以這就是我們對最好的價值觀的理解,。
怎樣實現這樣一種最好呢,?比如說時間、地點,、內容,、方式,就教育領域而言,,我覺得作為校長就要考慮如何基于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調整課程結構,,按需而教。根據學生的需求來提供更加豐富的課程支持,從而培養(yǎng)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中國兒童,。還有作為校長,還要為老師們提供更加多樣化的知識性的發(fā)展平臺,,發(fā)展中國最好的教師,。同時,,作為校長,,還要以人為本,構建益于師生生命成長的文化環(huán)境,,辦中國最好的小學,。
所以,作為一所學校來說,、作為一位校長來說,,我們秉承這樣一個“最好”的理念。其實我覺得最好的理念,,它成為了每個人不斷前行的一種動力,、目標和追求。我們也是在這樣不斷的追問和探索當中逐漸去明晰中關村一小的核心價值觀,。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不僅僅要獨善其身,,還要兼濟天下。就是他們在小學階段要做好迎接未來社會挑戰(zhàn)的準備,,當他真正長大成人的時候,,走向社會的時候,在祖國的建設中真的是充滿自信,、心懷陽光,、肩負使命,我想這樣的人就可以是我們心目中要培養(yǎng)的大寫的人,。
這是作為一個教育領域而言,,我覺得作為政協(xié)委員,我們除了要撰寫一些提案,,促進首都的建設和發(fā)展,,我在想,我們作為首都市民,,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責任和擔當,。當我們每個人以主人翁的姿態(tài)去看待首都建設和發(fā)展的時候,我覺得就是把小我融入了首都建設這個大我當中,,然后形成一種合力,,我們共同為推動促進首都北京的建設、發(fā)展和繁榮作出貢獻,從而建設我們最好的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強國夢,。
[主持人]
劉委員,剛才從您的這個語速和音色上看,,真的好像我在小學的時候聽我的老師在諄諄教導一樣,,非常好。我想就是這種追求卓越的精神才使中關村一小走在了基礎教育的前列,。也正是您這種非常卓越的影響,,促使您成為一名政協(xié)委員,回顧一下過去五年的這種履職經歷,,您對政協(xié)有一個什么樣的感情呢,?
[劉暢]
五年的時間,我覺得應該說在人生的長河當中也是一個不算短的歷程,。從一所學校到看首都的發(fā)展,,我覺得我的視野變寬了,從一位校長到政協(xié)委員我覺得視角拓展了,,從一所學校的點再到首都建設這個面,,我覺得我的思考更深了。其次我在提提案的時候,,可能既是推動首都建設的發(fā)展,,同時反過來又促進我對基礎教育的更深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比如我在五年當中,,我大概提了9份提案,,我記得有幾個提案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一個是“呼吁關于班主任學科帶頭人納入市級學科帶頭人和特級教師審評系列”的提案。因為大家都知道,,小學階段是人生奠基的最重要的時期,,孩子們在學校里學習各門課程,班主任的作用非常重要,。所以我們提出,,做中國最好的老師,我們有五個好的行動主張,。其中第一條就是一名好班主任就是一所好學校,,因為孩子們在班級活動當中,實際上班級的生活和學習就是一個小社會,。我個人也認為班主任的工作實際上是一種專業(yè),,其實這種專業(yè)就跟我們教語文、數學一樣,。班主任工作辛苦,、勞累,但是如果我們僅僅把它看作是辛苦、勞累的一個層面上,,我覺得還遠遠不夠,,應該把班主任作為一種專業(yè)來看待。因為我們的班主任在有奉獻精神的基礎上,,他們還有深深的專業(yè)情懷,,還有更多的專業(yè)的管理之道,更多的與學生,、家長打交道的溝通之道,,所以我在2015年的時候就提出來,能不能把班主任學科帶頭人納入北京市帶頭人和特級教師的評審行列,。同時我們也看到在中小學里面女教師比較多,,作為女教師我覺得是非常辛苦的。
[主持人]
您自己有非常深刻地體會,。
[劉暢]
對,除了我們要教好我們所教的學生之外,,我們有自己的孩子,,也承擔著為人師、為人母這樣一種責任和重擔,。我們也看到了很多的年輕老師在自己有了小孩子以后,,馬上又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當中去,尤其是生完小孩的老師上班以后沒有地方去擠奶,,或者是做自己一些比較隱私的事情,。看到這種情況我在2013年的時候有一個提案是“關于開設女教工休息室”的提案,。
[主持人]
就是要有休息的地方,,給我們哺乳媽媽以及女教職工去休息?
[劉暢]
對,,這樣給這部分群體的老師提供一個非常好的空間,,這件事也得到了北京市婦聯、海淀區(qū)教育工會的大力支持,,在去年的時候應該說海淀區(qū)教育系統(tǒng)的第一個女教工哺乳室就在中關村一小建立起來了,,給老師們也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我覺得這是我作為政協(xié)委員的一個印象深刻的提案,。
我還有一部分提案是集中在比如說垃圾分類,,比如說禁止春節(jié)期間燃放煙花爆竹的提案,還有空氣污染治理的提案,。其實我覺得這樣的一組提案也更多的是指向了如何保持我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樣一種理念,,如何實施垃圾分類、如何在春節(jié)期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減少空氣中污染物的產生,。比如說在空氣污染治理當中,,有些因素是我們不可控制的,或者是很難控制的,。比如說機動車的保有量問題,,尾氣的治理問題,這些我們很難一下子把它控制住,。但比如說我們可以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我覺得我們是可以做到的。還有垃圾分類也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我想通過我們可以做到的事情,,盡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使北京的藍天更藍,,現在大家看到今年北京的冬天空氣質量好于往年,。我想這既得益于我們的市委市政府在加大力氣治理空氣污染方面做出的有力舉措,同時我想是我們每個生活在首都的公民身先力行,,把自己身邊的事情做好的一個結果,。
[主持人]
沒錯,最近我們的空氣質量得到的明顯的提高,。
[劉暢]
是,,大家都非常高興。
[主持人]
您的提案從教育到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善,,都在關注,。我相信每一件提案里面都蘊含著您的心血和精力的。
接下來這個話題,,我覺得是各位教育界的教育者非常關注的,,也是家長們持續(xù)關注的一個話題,就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分配,,這個話題劉委員您有沒有一些調研經歷和我們分享呢,?
[劉暢]
說到這個話題,我就想起來了2014年我隨北京市婦聯到延慶的三個山村去調研的事情,。當時我們調研的目的一個是調研當地居民的生活情況,,還有就是慰問貧困戶。我既作為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又作為一名基礎教育界的代表,,所以我到了延慶的幾個村子以后,我就非常關注這里的孩子上學的情況,。我們一共走訪了三家,,我到每一家的時候都要問一問,,家里有幾個孩子、在上幾年級,,是不是在上學,、學習的狀況怎么樣。當然我們看到,,在延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方面,,在硬件的建設方面已經有很大的改觀,比如說過去的土路已經變成了柏油馬路,,過去的街道很窄,,通過政府的大力投入,街道變寬了,,家里面的裝飾裝修也很寬敞和干凈,。當我詢問了幾家以后,發(fā)現孩子們放學以后回來的家庭活動和社區(qū)活動,,這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所以我就在2014年的時候提了一個提案,構建益于兒童生命成長的社區(qū)文化環(huán)境,,我這個提案就想通過政府和政府所管轄的街道或者是鄉(xiāng)鎮(zhèn)的大力支持,,使孩子們生活的家庭環(huán)境和社區(qū)環(huán)境有一些改變。比如在街道或者是鄉(xiāng)鎮(zhèn)建一些孩子們的活動場所,,建一些閱讀室,建一些公民館,,就是讓孩子們放學以后在社區(qū)里面更多是可讀可學可玩可活動,,構建一些社區(qū)課程,讓孩子們除了學校生活,,還要有更好的社區(qū)生活和家庭生活,。因為我覺得孩子的成長,他的生活環(huán)境不是說僅僅就是靠學校教育全部完成的,,一定有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合力協(xié)助。我們看到美國有一個著名的學者,,當把一個兒童放到一個圓的正中心的時候,,他覺得圍繞這個兒童生長第一是他的原生家庭,然后是他的祖父母家庭,、社區(qū)環(huán)境,,其次才是學校大的環(huán)境。所以我想社區(qū)環(huán)境和家庭環(huán)境對于兒童的成長也特別重要,。
同時,,我也看到這些地區(qū)孩子們的可讀的圖書資源是比較單一的,,所以我在2017年的又有一個提案,關于促進兒童閱讀資源豐富的一個提案,。這個提案,,我建議在家庭藏書量相對比較弱、比較少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建立社區(qū)公共圖書館,,這是第一。第二是倡導學校每年給孩子們推薦一些書籍,,如果孩子們有錢購買的話就更好,,如果是沒有錢購買由學校為孩子們配備一些書籍。第三是倡導更多的出版社為兒童提供優(yōu)質的豐富的圖書資源,。所以,,其實這樣一個小小的調研,反過來引發(fā)出來我對兒童成長環(huán)境的思考,。其實大家都知道,,一個人的成長、一個人發(fā)展的往往更多來自于兒童成長的閱讀史,,如果孩子們從小沉浸在書海當中,,我想這些孩子的精神成長、今后面臨在社會上的交往,,應該是人文的底蘊就會打牢固,。新加坡有一個研究表明,有些孩子的數學成績差,,往往是跟這些孩子的閱讀經歷,、閱讀水平有關系。美國的《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的法案里面,,首先是從閱讀開始,。所以我覺得作為教育工作者,呼吁不管是在學校,、家庭,、還是社區(qū),乃至一座城市和國家都應該重視閱讀,,為孩子,,甚至是成人提供優(yōu)質的豐富的圖書資源,讓大家在書的滋潤當中去成長,、去發(fā)展,。
[主持人]
我想延慶的例子也是中國山區(qū)的一個縮影,加大圖書的建設是非常有必要的,。
現在其實隨著互聯網的發(fā)展,,很多人都說在線教育能夠平衡教育資源?在這方面您有什么樣的看法呢,。
[劉暢]
我個人認為,,在線教育的發(fā)展是未來已來,就是這種互聯網的教育已經撲面而來,,我們想去阻止它是不可能的,。作為傳統(tǒng)教育來說,孩子們每天面對的是紙張,、課本,、書籍,但是在現在這樣一種大數據的時代,、互聯網時代,,孩子們都不可避免的要接觸到手機、平板電腦,,或者是家里邊的臺式電腦,、手提電腦。我認為,,可能孩子們接觸到互聯網的學習,,一個是通過互聯網學習瀏覽一些比較普適性的碎片化的,也可能是涉及到的知識,,可能更多是一種信息的提供,。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如何通過互聯網這樣一種新型的模式來為學生提供一種學習資源的豐富和支持,,我覺得也有很多探索的空間,。
比如拿校外機構來說,就是現在的很多培訓機構利用互聯網為有需求的孩子進行一些知識的補習,,還有一些公司、機構,,通過APP來開發(fā)一些諸如科技,、朗讀者、古詩,、散文的學習,。對于學校來說,也可以利用這樣的資源平臺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比如說前幾年的非典時期,,需要孩子們在家學習的時候,很多學校就開發(fā)了這樣的網上課程,。中關村一小在這樣的特殊時期,,開發(fā)了數學,、語文、英語,、科技,、體育,甚至包括藝術領域的,,讓孩子們在這種特殊時期不用到學校來,,就能夠跟著課程學習計劃,完成當天的學習內容,。還有老師在網上進行互動教學,,利用多種形式,不耽誤孩子們的學習,。
最近我們也在開發(fā)葵園微課程,,如果你們到過中關村一小,一進門就會看到孩子們畫的葵花,,中關村一小校園里面也擺滿了葵花,。葵花是孩子們自己選出的?;?,這來自于杜甫的一首詩:“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孩子們親切的把一小稱為“葵園”,,我們也在開發(fā)一套葵園微課程,,這樣的微課程不僅僅孩子在這個特殊時期可以在家里學習,平時的時候回家以后也可以再去溫習老師講課的內容,。當然葵園微課程還在開發(fā)當中,,我們在不斷的完善。
[主持人]
所以中關村一小在這種互聯網時代下,,還是順應了時代的趨勢,、時代的潮流,去抓住了互聯網的優(yōu)勢,,我覺得這種在線課程,,科學合理是非常重要的。剛才您提到一些互聯網的優(yōu)勢,,更加方便,、更容易分享,那您覺得在這種在線教育有沒有一些弊端呢,?
[劉暢]
我覺得互聯網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增加了孩子的選擇性,。增加了選擇性,其實選擇也意味著孩子要承擔一種責任,。但是互聯網剛才你談到也有弊端,,這個弊端就是孩子們的學習管理,因為我們面對的都是6-12歲的小孩子,,這些小孩子們學習的目標感,、自控力,可能還不是特別強,。所以,,如果在互聯網學習中,就需要家長的輔導和配合,,家長要跟孩子一起制定學習目標,,要給孩子們規(guī)定學習的時間,還有學習以后的學習評價等,,這樣讓孩子們能夠在互聯網的學習中去學會自我管理,。
[主持人]
所以家長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還是更大的。剛才您給我們提到了很多關于你提案的一些故事,,包括您關注的一些在線教育的一些觀點,。特別想問您,您從事教師有多少年的時間了,?
[劉暢]
應該說long long year ago了,,我從事教師工作已經三十多年了,作為校長也已經十多年了,,我現在還在依稀的記得在第一次登上講臺的時候,,我講語文課文《桂林山水》,當時我在備課的時候在想,,怎么把桂林山水甲天下,、人在畫中游的那種感覺、那種意境講出來,,總覺得自己的語言干巴巴的,,很蒼白。當時就想怎么能夠用一種配樂的形式給孩子們在教室展現出來,,我記得當時家里面幸好有臺雙卡錄音機,一個卡里播放一段非常優(yōu)美的音樂,,同時我在進行聲情并茂的朗讀,,然后在錄好以后拿到教室里給孩子們聽。當時還挺得意自己創(chuàng)造的這樣一種配樂散文的教學嘗試,。我看孩子們聽的也很津津有味的,,現在想起來多少年前做教師的經歷還是還有感觸的,。所以每次我去跟老師們聊天,或者在聽老師們課的時候,,我總是去注意發(fā)現老師們在教學中的一些小創(chuàng)意,、一些小策略、一些小妙招,,看似一種小的創(chuàng)意其實就是老師們在課程改革當中的一種微變革,。這種小的微變革其實體現了我們的老師對教學的熱愛、對孩子的熱愛,。所以要說這么多年做老師,、做校長,看到我們的老師在成長,。要說給老師們提一些建議的話,,我覺得第一個建議就是真心愛學生,因為我們老師的這種職責就是愛和責任,,所以老師們真心地去愛學生,、去激發(fā)愛、傳播愛,,以愛去育愛,,讓老師的愛引發(fā)孩子們心中濃濃的愛的時候,我覺得很多問題就不是問題了,。所以有人說教育學就是一種關系學,,實際上就是老師和學生們的互相關系,我們的老師用我們的真心,、真情,、真意去愛每一個學生的時候,我就感覺到我們的教室里,、我們的課堂中就充滿了濃濃的暖意,。
[主持人]
我突然想到前段時間教師節(jié)的時候,我的朋友圈里有這樣一段話,,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外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外一朵云,一個靈魂影響另一個靈魂,。
[劉暢]
是的,。
[主持人]
所以我覺得作為一名教育者這種感觸是最深的,尤其是回望自己三十多年的這種教學經歷來講,。您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沒有一些困難或者是挫折呢,?
[劉暢]
那肯定是有啊!因為我剛才一開始就講到面對教育現象的復雜性,、教育情景和教育對象的個性化,,作為教師我們要有更多的教育的方法,在N種可能性當中去尋找“最好”的可能發(fā)生,。我們面對的問題,、我們也能夠更好地去解決它。我記得我做老師的時候,,那時候班里邊有一個男孩子,。這個男孩子屬于特別調皮的孩子,他總愛給女生起外號,。這個男孩子長的又高又大,,又是很帥氣的男孩,現在已經工作了,,而且有一份很不錯的工作,,而且也已經成家了。但是小的時候,,他總愛給同學們起外號,,很多女同學一到課間就來告狀,有的很生氣的,,有的是哭哭啼的,。因為每個孩子的個性表達方式不太一樣,所以我一開始的做法就是很直接的去找這個男孩子,,我跟他講我們都在一個班里你們就是兄弟姐妹,,你怎么能給同學起外號呢?他就說,,我覺得他的動作像一個猴子,,比如說這個孩子姓楊就叫楊猴兒什么的,他就覺得他像什么,,就給他起什么外號,。尤其是那時候孩子們都在玩變形金剛,他就看到有些同學比較瘦,、比較苗條,,腰板挺直的,他就給他們起這些外號,,當然也有一些比較不好聽的外號,,我一開始就直接批評他。后來觀察他發(fā)現這個男孩子很聰明,,在數學課上作業(yè)也很快做完了,,語文課上理解的也很快,,覺得他為什么有精力、有余力給同學們起外號呢,,因為很快這些知識他都掌握了,沒有事情可做,。我就想僅僅靠班主任的批評是不行的,,怎么能夠引導,在他學有余力的情況下去做一些事情呢,?后來就和我們的數學老師,、英語老師一起商量,聘請他做我們的小助教,、小老師,,這樣讓他的精力得到更大的發(fā)揮,讓他的想法得到更大的滿足,,把他的時間填滿了,,他就沒時間琢磨給其他同學起什么外號了。
比如在我的語文課上,,可能過去是我朗讀課文,,朗讀和學習語文好的孩子去朗讀課文,但是現在就請他來朗讀課文,。你想,,如果讓這個孩子朗讀課文,他就得回家要練習多次課文才能夠在班里比較好的朗讀吧,,他就要花心思,。還比如說當我看到上課的時候他又沒有事情做的時候,他作業(yè)很快就寫完了怎么辦呢,?我在前面判作業(yè)的時候請他也過來,,請他先預判,就是不用動紅筆你先看一下你們組的這幾個同學第一他們完成了沒有,,第二你認為他們的正確率是什么樣子的,。這樣他很自豪。我覺得這樣還不夠,,我就跟他談,,“你看這么多老師都覺得你學習很聰明,你會用很短的時間完成你的學習任務,,所以我們來請你做小老師,。作為老師的要求是什么呀?我們從來不給同學起外號吧,,而且我們也特別注意發(fā)現同學的優(yōu)點吧,,然后我們通過發(fā)現同學的優(yōu)點來揚其長避其短吧,而不是揪他的短去給他起外號吧”。就這樣潛移默化地影響他,,跟他聊,,后來到了中學以后,因為我們學校都離得比較近,,我還問他們的中學老師,,起外號這樣一個毛病就再也沒有發(fā)生過。后來多少年以后,,我們這個班的同學聚會,,有幾個女生還在指著他說,小時候你給我起外號怎么怎么樣的,,他說“我都改了,,已經沒有這樣的現象了”。我當時看著他們聊天的那個情景,,心里就特別感動,,甚至眼淚都要流下來了。其實你說為人師,,我們最盼望的是什么呢,?可能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健康成長。所以這件事情給我的印象特別深,。
[主持人]
我覺得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你去發(fā)現他的優(yōu)點、去鼓勵他,、去激勵他,,讓他去改正。
[劉暢]
所以我說真心愛孩子,,就是要善于發(fā)現每一個孩子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孩子向一種更好地方向去追求。當他有一種沉醉他的閃光點,、優(yōu)點里的自豪感的時候,,他更愿意在這方面做的更好,也會在其他方面做的更好,,無形當中就把他的弱點地方彌補了,。
[主持人]
我們看現在中關村一小在全市或者乃至全國,引起大家強烈的關注,,尤其是在基礎教育的前列,。您覺得自身有壓力嗎?
[劉暢]
壓力肯定有啊,。
[主持人]
這種壓力來自那兒,?
[劉暢]
中關村一小地處中關村高科技園區(qū),,我們的招生范圍有將近20家中科院的院所,所以面對著這樣一個高知,、高學歷,、高科技家庭的氛圍和這樣一種社區(qū)的環(huán)境要求,我們是不用揚鞭自奮蹄,,這個壓力有來自于家長的壓力,、有來自于學生的壓力,其實更多可能是來自于自己的壓力,,覺得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使命,,怎么能夠不辜負孩子,、家長、社區(qū),、老師對自己的一種信任和重托,。所以,這個壓力還是蠻大的,。
[主持人]
大家都認為中關村一小是非常好的學校,、非常優(yōu)秀的學校,在您自己心理,,目前中關村一小達到您內心的一個理想的教育水平了嗎,?您覺得它成功嗎?
[劉暢]
我覺得衡量一所學校是否成功,,可能真的不是我們內部人去衡量的,。我覺得衡量一所學校成功的標準,更多是看社會的美譽度,,看家長的滿意度,,看孩子們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成長度。所以,,應該說中關村一小這么多年來我們也在不斷的追求著,,向“最好”的目標去努力,辦中國最好的小學,。我想不僅是我?guī)兹吻叭蔚睦闲iL,,帶領著幾代的中關村一小的教師們不斷去努力,我想也和今后的中關村一小的管理班子和教師們一起去努力,。
[主持人]
中關村現在是中國科技的一個風向標的地方,,未來如何將中關村一小和這種科技的制高地相互關聯起來,在這方面咱們有什么規(guī)劃嗎,?未來您有一個什么樣的展望呢,?
[劉暢]
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的“十九大”報告里指出,,要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事業(yè),我覺得當時我們組織老師們在觀看,、聆聽習總書記的報告的時候,,聽到對教育發(fā)展的定位,我們特別的歡欣鼓舞,?!皟?yōu)先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就是把教育事業(yè)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位置上,,可見總書記和中央對教育的重視,。所以,我們對未來的教育充滿信心,,中關村一小被將近20家中科院的科研院所所包圍著,,所以這幾年我們在調整學校的課程結構方面,也納入了科學家課程,。
比如說來自中科院物理所,、動物所和環(huán)境生態(tài)保護所的這些科學家們?yōu)閷W生們開設了“神奇的物理學”、“野生動物世界”和“自然觀察家”等課程,,通過科學家為孩子們開設的科學家課程使孩子們從小對科學產生興趣,,通過在學習科學中去愛科學、用科學,、玩科學,。同時我們也把數學和科學學科這兩個從學理上來講比較容易聯起來的兩個學科整合成數學與科學領域,開設了很多可選擇課程,。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還在每個班里面開設了“和爸爸媽媽看社會”班本課程,邀請科學院的科學家們,、研究員們到學校來為孩子們開設孩子們喜歡的科學素養(yǎng)課程,。所以我想就基于中關村一小所處的這樣一個豐富、前沿的科技教育的環(huán)境,,我們今后還要更多地充分挖掘科學院科技教育資源,,辦中國的硅谷小學,使我們的孩子們從小既有扎實的科學知識,,同時又有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使孩子們在未來的祖國建設當中做好建設者和接班人。
[主持人]
我再追問一個話題,,我們現在在中關村這樣一個科技非常高的制高點上,,我們在汲取資源,有沒有把我們非常豐富的教育資源分享出去,,分享給一些需要這些教育資源的地方,,有嗎,?
[劉暢]
中關村一小在2014年的時候和北京師范大學成立了北京師范大學——小學教育研究中心,2015年和中國教科院簽訂了中國教科院實驗基地校,, 2015年和中國科學院建立了中國科學院早期人才培養(yǎng)基地,。同時中關村一小還是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影子培訓基地,也是北京師范大學校長培訓學院培訓基地,。我們利用一中心,、一實驗校和幾個基地和海淀區(qū)、北京市,,乃至來自全國的中小學教師進行分享,。比如說課堂教學研討、課程經驗的交流,、學校管理模式的探索,,包括我們也和國際上一些學校建立友好學校。所以我們認為“做最好的我”,,這個“我”不僅僅我個人要做最好的我,中關村一小也要做最好的我,,同時我們也要由我們一所學校來帶動更多的學校,,共同去發(fā)展,讓每一個孩子通過這樣一種交流和合作,,共同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
同時,我還特別堅信由學校的這種優(yōu)秀的文化傳承,、優(yōu)良的人文素養(yǎng)和穩(wěn)定的教育價值觀,,影響到一座城市的最好。一所學校影響一個社區(qū),,一個一個的社區(qū)再帶動一座一座城市,,每座城市都做好了,其實不就是我們中國的最好嘛,!
[主持人]
對,,我覺得無論是什么樣的期待,您心中的那個目標還是不變的,,就是做最好的教育,,讓學生做最好的自己。我們說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也是為了人民,,什么樣的學校是人民的好學校,什么樣的教育是人民的好教育,,是需要像您這樣的委員,、需要更多的人去努力,、去實踐、去探索的,。
在節(jié)目的最后我們也想向那些在教育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教育者敬,,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走入新時代的國家才會更有力量,。
非常感謝今天劉委員做客我們的節(jié)目,,也感謝各位網友的觀看。我們下期節(jié)目再會,。
——結束——
編輯:韓月
關鍵詞:教育 孩子們 學校 老師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