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客機首次低能見度150米起飛 使用這項新技術
中國客機首次低能見度150米起飛
近日,一則客機在大霧中安全起飛的視頻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不少網(wǎng)友驚嘆真是“神級操作”,,也有網(wǎng)友擔心霧中起飛是否安全。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次霧中起飛發(fā)生在濟南遙墻國際機場,,起飛的是一架搭載了HUD(平視顯示器)技術的波音737-800型飛機,,這也是中國民航史上首次在能見度150米條件下實現(xiàn)安全起飛。
首次低能見度150米安全起飛
2017年12月29日上午7時04分,,濟南市氣象局發(fā)布大霧橙色預警信號,,市區(qū)及其它縣區(qū)的大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出現(xiàn)能見度小于500米,局部地區(qū)能見度小于200米的大霧,。上午7時46分,,濟南遙墻國際機場籠罩在白色的霧氣中。正在此時,,一架波音737-800型飛機在霧氣籠罩的跑道上起飛升空,。這架航班號為SC1181濟南飛往深圳的飛機,成為了該時間段濟南機場唯一的出航航班,。
據(jù)了解,,這也是中國民航史上商業(yè)運營航班首次在低能見度150米的情況下實現(xiàn)安全起飛。
山東航空公司運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員趙波告訴北青報記者,,在SC1181之后,,當天上午從7時46分到9時16分,陸續(xù)又有14架來自山東航空的飛機在能見度150米的條件下成功起飛,。
而這15架低能見度成功起飛的飛機上都搭載了HUD技術,。
新設備降低起飛能見度要求
HUD中文名稱叫做平視顯示器。 趙波告訴北青報記者,,HUD就像一個透明的投影儀,,起飛時會在飛行員眼前顯示跑道的剩余長度、飛機的速度和目前的高度,。使用HUD既能減輕飛行員的操作負荷,,同時提高精準度,降低起飛能見度標準,。
中國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專家賈先生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國內(nèi)機場起飛能見度標準大都在200米以上,像濟南遙墻國際機場普通起飛的視程標準是400米,。而使用了HUD技術后,,起飛的能見度標準可以降低到150米。
賈先生表示HUD技術可以把需要低頭看的儀表參數(shù),,都投影到飛行員平視可見的地方,,并且會對參數(shù)進行一定的可視化處理,節(jié)省了飛行員一部分觀察和判斷的時間,。
對降低飛機延誤率或有幫助
不少網(wǎng)友提出疑問,,國內(nèi)不少機場200米能見度就夠起飛標準,,用了HUD技術也就降低了50米的要求,,50米的提升又有多大用處呢,?
賈先生解釋,目前不少飛機晚點延誤都是因為天氣和能見度的原因,,而起飛的能見度又是起飛的硬性要求,。有時候天公不作美,從能見度150米等到能見度200米也需要好幾個小時,,所以也不能小瞧這短短50米的能見度,。“能在低能見度的情況下起飛,,就節(jié)省了等待能見度好轉的時間,,可以降低飛機延誤率,提升運行的效率,?!?/p>
趙波表示目前濟南遙墻國際機場普通起飛的視程標準是400米,如果沒有HUD技術,,能見度不足400米是不能起飛的,,而上月29日當天一直到將近10點機場跑道的能見度才恢復到400米。
“像29日的情況,,SC1181和其他成功起飛的飛機都是使用了HUD技術,,如果沒有使用,將比實際起飛時間平均延誤兩個小時左右,?!睋?jù)趙波介紹,當天早上其他沒有使用HUD技術的飛機就只能在霧中等待能見度恢復,。
文/本報記者 李卓雅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國客機首次低能見度150米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