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空談誤國 別陷入“馬上開會落實”的怪圈
別陷入“馬上開會落實”的怪圈
《開會迷》是著名相聲演員馬三立和張慶森1955年表演的相聲,。相聲主要諷刺了一個教條主義的官迷,,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召開各種大小會議,。相聲里的“主任”,,買一個臉盆也要開會,,會上大講買臉盆的重要性,,還“希望大家本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的精神,進行討論,!”
一笑而過后,,結(jié)合當下的一些積弊,仍引人深思,。當前,,在一些基層單位,開會成了不少同志叫苦不迭的事,。有干部吐槽“一年1068個會”,,平均每天三個會。不少基層干部給人的形象就是:捧個茶杯,、夾個筆記本,,開會去。而有些會議,,參會只不過是“陪會”,、捧場、充門面,。有人戲言,,現(xiàn)在抓工作,,下面回復的第一句話十有八九是“馬上開會落實!”有人陷入“會議陷阱”:“開個長會研究一下怎么開短會的問題”“連發(fā)三份文件通知要求精簡文件”,。
做工作,、辦事情離不了開會。而開會是對領(lǐng)導能力,、精神狀態(tài),、工作作風、工作效能最直觀的反映,。不可否認,,務實、有效的會議是動員和組織開展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充滿空話套話的會風、充斥阿諛奉承的會風,、照著稿子念的會風,,是推動不了工作,也解決不了多少問題的,。一些官員張口就是官話,、空話和套話,各種會議搞形式主義等不良風氣,,屢屢引起干部群眾的反感,,既不愛聽,也不愛看,,從而讓干部和群眾之間產(chǎn)生了距離感。
現(xiàn)實生活中,,有幾種會議既討人嫌,,又惹人煩:一是層層重復開會。比如,,同樣的一項工作內(nèi)容,,縣里要開四個會。先是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再是縣政府擴大會議討論,,再向縣委常委會匯報,最后召開全縣干部大會傳達,。二是不論大事小事,、輕重緩急,工作未動,,會議先行,。工作不及時謀劃等會開,。三是會議枯燥無味,照稿念,,講大話,、套話。比如,,開會安排部署某項工作,,濃墨重彩強調(diào)“為什么要做這項工作”上,怎么細分責任,、正視矛盾卻輕描淡寫,。臺上滔滔不絕,臺下昏昏欲睡,。
對于“文山會?!钡默F(xiàn)象,中央早就三令五申,。為什么在一些地方依然是“文山高聳,,會海洶涌”?究其原因大概有四:一是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職能轉(zhuǎn)變不到位,。要么各部門職能劃分不清,、職權(quán)交叉重疊,要么“鐵路警察,、各管一段”,,這就難免產(chǎn)生會議比工作多的奇怪現(xiàn)象。二是動員手段單一,、工作方法不多,,通知、匯報,、開會成為一些干部最看重的工作形式,,一些地方和干部甚至患上“開會落實”依賴癥。三是擔當精神缺乏,,一些領(lǐng)導干部以開會的形式逐層分解,、推卸個人責任。不愿挑擔子,、直面矛盾,,有事、有任務了,,“開會研究討論”,。出了問題、紕漏,“開過會的,,責任不在我”,。四是形式主義作祟,好像不開會就不夠重視,,就無法開展工作,。有的會議要求相關(guān)人員參會完全是為了“捧場”,而有的人參會是為了刷“存在感”,。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如何避免空談,?最容易做的就是改進會風,、文風,將會議上和文件中的那些套話空話去掉,,直面問題,,讓民眾看到實干的精神。會風就是作風,。會風文風好了,,黨風政風自然會煥然一新。(陳軍)
編輯:李晨陽
關(guān)鍵詞:空談 誤國 開會 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