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政協(xié)第76次雙周協(xié)商座談會>要聞 要聞
“天下第一團”到底經歷了什么,?———大理州白劇團振興啟示
人民政協(xié)網北京12月8日電(記者 韓雪)在12月7日的全國政協(xié)雙周協(xié)商座談會上,,幾位全國政協(xié)委員提到了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白劇團,。見證最多,、感受最深的,,是多次跟隨全國政協(xié)進行考察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京劇院三團團長張建國,。他說:“白劇團經歷了低谷,,又逐漸煥發(fā)了生機,。”
據張建國介紹,2004年,,大理州白劇團在文化體制改革中,,并入大理州民族歌舞劇院。有人唏噓:白劇團不復存在了,。也有人說,,白劇團獲得了生機。這個成立于1961年,,創(chuàng)作生產近百臺劇目,、培養(yǎng)大批藝術家,被授予全國“天下第一團”的老劇團,,到底經歷了什么,?
“并入大理州民族歌舞劇院后,白劇被認定為‘地方性文藝事業(yè)’,。雖列入國家非遺名錄,,但沒有享受應有政策?!睆埥▏瘑T說起那一段黯淡:“合并后白劇僅有在職演員17人,,經費長期不足,2010年演員月收入不足800塊,;5年沒有上演新戲,,人才嚴重斷檔,一旦排演大戲需要返聘退休人員才能完成……”
直到2013年,,全國政協(xié)京昆室部分委員到白劇團考察,,提出的意見建議引起當地政府重視。在地方政府的積極關注下,,經費保障,、人員編制、人才隊伍建設,、新劇排演等方面進行了深化改革,,還出臺了《關于加強新時期白劇工作的意見》。
這正是此次雙周協(xié)商座談會上,,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建議的由“民族地方政府頒布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的現(xiàn)實版,。他的理由是:由于少數民族戲劇受眾面小,推向市場難以生存良好,,更嚴峻的是,,少數民族戲曲劇種的文化安全關乎中國文化安全。這就要求,,成長需要地方政府的扶持,。對此,,其他委員也表示,對有些傳承任務重的劇團,,應當給予財政上的全額保障,。
如今,白劇恢復了往昔的生命力,,成為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文化部重點扶持的西部提升劇目。講述者張建國也是一位京劇藝術的傳承者,,自身經歷讓他清楚認識到,,戲劇是為了服務群眾。他呼吁:像白劇這樣精心培育的花朵,,更要起到“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作用,,政府還有政策空間,比如還可以完善“送戲下鄉(xiāng)”政策,。就像在座委員和專家們所期望的:美麗的藝術之花,,要開放在雪域高原、草海邊寨,、大漠戈壁上,,悠久,、獨特,、艷麗。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大理州 白劇團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