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非洲人穿涼鞋1個月在中國拿3個全馬冠軍 獎金4.8萬
原標(biāo)題:孤獨征程丨奔跑在中國馬拉松賽道上的非洲人
在中國馬拉松賽道上,非洲人奪冠似乎成了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他們面目模糊,,很少有人能夠記得他們的名字,,大多數(shù)人提起他們,,代號“老黑”,。
黑人運動員們在雨中奔跑,。新京報記者羅芊 攝
發(fā)令槍響,,阿莫尼的征程開始了,。
他是一名馬拉松運動員,,穿著一雙淺藍色泡沫涼鞋,從非洲來中國跑馬拉松,,一個月之內(nèi)拿了3個冠軍,、一個季軍以及一個第五名。
這雙涼鞋是在家門口花了16埃塞俄比亞比爾(約人民幣4元)買的,,劣質(zhì)的金屬搭扣已經(jīng)生銹,,完全沒法固定鞋帶,穿這雙鞋跑步,,和穿拖鞋沒太大區(qū)別,。
過去的22年里,阿莫尼在埃塞俄比亞長大,,這個國家被人稱作“世界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全國唯一的鐵路,2014年已經(jīng)停運,。
吸引他來中國的,,是這里數(shù)量繁多的馬拉松賽事,以及頗具誘惑力的獎金,。去年,,中國田協(xié)備案的馬拉松及相關(guān)運動賽事已超過328場,冠軍獎金動輒萬元人民幣,。
近些年,,成千上萬的“阿莫尼”帶著憧憬遠赴中國,他們奮力奔跑,,試圖通過一場場馬拉松改變貧瘠的命運,。由于語言不通,幫助非洲運動員們來中國跑馬成了一門生意,,馬拉松經(jīng)紀人通常在國內(nèi)和非洲的教練交流,,選取好的苗子,幫他們墊付所有的開支,,讓他們來中國比賽,,等運動員獲獎后,,拿回所有花費,并抽取獎金的15%作為酬勞,。
在中國馬拉松賽道上,,黑人選手總是遙遙領(lǐng)先,他們咬牙,、沖刺,、拿獎,卻鮮少有人能夠記得他們的名字,。大多數(shù)人提起他們,,覺得面目模糊,“長得都差不多,,像個跑步機器”,。
是機器嗎?阿莫尼不認同,,“機器靠電,,而我用的是血”。
阿莫尼(右)在中國跑馬拉松,。受訪者供圖
幸運兒
11月19日,,清晨6點,江西瑞金天蒙蒙亮,,雨水落下來,,阿莫尼和他的同伴開始照常訓(xùn)練。
中國南方冬季濕冷,,盡管很不適應(yīng),,這些非洲運動員仍然需要冒雨熱身,兩個小時后,,他們將在這個城市,,跑一場半程馬拉松比賽。
阿莫尼戴起運動衛(wèi)衣上的帽子,,哈一口氣,,緊握拳頭,腳尖著地,,沿著公路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慢跑,。這是瑞金第一次舉辦馬拉松比賽,獲得冠軍的男,、女選手分別能獲得獎金15000元人民幣,。獎金誘人,主辦方也沒有想到,,“一下子來了70多個外籍選手,,有37個都是非洲人,,他們被經(jīng)紀人從南京、鄂爾多斯,、廣州,、上海等不同的地方帶來”。
比賽頭天晚上,,選手們陸續(xù)到達,坐在酒店大堂吃飯,,烏泱泱的非洲選手坐了4桌,,有些運動員一進門,入座的運動員便起身握手,、撞肩,,他們很多都是朋友,有些在非洲就認識,,有些是來中國比賽遇見的,。
能來到中國比賽,他們是心懷感激的,。
東非選手有長跑天賦,,他們身材比例好,上半身短,,手腳頎長,,四肢展開像一只黑色的大鳥?;钴S在中國馬拉松賽道上的黑色面孔,,大多來自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烏干達,、坦桑尼亞等東非國家。
阿莫尼就出生在地廣人稀的東非,,在那里,,跑步是一項全民運動,“就像乒乓球在中國一樣普遍”,。他從小喝牛奶,,主食是玉米、小麥,、土豆,,學(xué)校離家十多公里,每天傍晚,,都要穿越綠色叢林,,光腳踩在泥地里跑回家,,第二天清晨,再跑去上學(xué),,循環(huán)往復(fù),。
在那里,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專業(yè)運動員,。一位專業(yè)的長跑教練一次只帶30個學(xué)生,,年滿12歲周歲的孩子,將迎來人生的第一次篩選,,只有最優(yōu)秀的苗子,,才能被教練選中,進行系統(tǒng)的長跑訓(xùn)練,。
選進了隊伍并不意味著絕對安全,,為了不掉隊,還在青春期的孩子們每天訓(xùn)練兩次,,每次一到兩小時,,每周的訓(xùn)練量在100公里左右。
教練不同,,訓(xùn)練方法不盡相同,,唯一相同的事情,是常人難以忍受的訓(xùn)練強度,。阿莫尼每周有近三分之一的訓(xùn)練量在最大攝氧量的80%以上,,也就是說,每周有近30公里,,他都在以接近短跑的速度在訓(xùn)練長跑,。
他的教練曾經(jīng)告訴他,“對于專業(yè)馬拉松運動員,,成績每提高一秒,,背后都需要付出血和淚”。
從訓(xùn)練到參賽又要經(jīng)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阿莫尼今年22歲了,,練習(xí)長跑整整十年,今年才剛開始參加全程馬拉松比賽,,他有很多朋友,,近30歲才開始跑全馬比賽。
在這個盛產(chǎn)長跑名將的國度,,脫穎而出實在是太不容易了,,這里有上萬人以跑步為生,每年十幾場馬拉松比賽,場場都有上千名專業(yè)運動員參賽,,最終只有8名選手可以拿到獎金,。
大量過剩的運動員們,開始想著出國參賽謀出路,。
一場全程42.195公里的馬拉松比賽,,一般人大約需要走上4萬至6萬步,中國經(jīng)紀人挑選黑人男子運動員的標(biāo)準(zhǔn)在2小時17分左右,,也就是說,,要來中國跑馬拉松的運動員,每分鐘要跑300多米,,整整跑兩個多小時,。
目之所及,能站上中國賽道的,,都是被命運垂青的幸運兒。
冒險者
從上海到瑞金,,阿莫尼坐了10個小時的動車,。
為了節(jié)約成本,運動員一般不搭飛機,。阿莫尼去瑞金比賽的車票頭天晚上才定,,已經(jīng)沒有票了,經(jīng)紀人帶著他和兩名女運動員在餐車上擠了十個小時,,“能坐上餐車已經(jīng)很好了,,遇到暑假和假期,都是站票”,。
阿莫尼在動車上,,吃中國乘客給他的蘋果。新京報記者羅芊 攝
非洲運動員愿意吃這些苦,,他們喜歡來中國跑馬——相較于歐洲國家,,這里賽事繁多,氣候溫暖,,10月28,、29日那個周末,全國同時舉辦了22場馬拉松比賽,,十一月份,,每個周末全國都有十幾場比賽開跑。這樣一來,,這些非洲運動員,,在一個月簽證有效期內(nèi)將跑4-5場比賽,前八名都能拿到獎金,,跑一次冠軍相當(dāng)于他們在國內(nèi)工作好幾年的收入,。
在埃塞俄比亞市區(qū),,如果想擁有一座自己的小房子,大約需要12萬人民幣,,如果做一名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約為2000人民幣。
阿莫尼一直盼著來中國,。
八月的一天,,阿莫尼的教練接到馬拉松經(jīng)紀人歐辰的電話,邀請阿莫尼來中國比賽。不出意外,十月份他將以上海為大本營,,前往蘭州,、河南、陜西,、浙江、江西、江蘇參加6場馬拉松比賽,。
一場屬于阿莫尼的“冒險”就這么開始了。
10月19日夜里11點40分,,這個黑人小伙子在埃塞俄比亞首都登機,,他只帶了兩套換洗衣服,背一個破舊的帆布背包,,身上穿著一件淺灰色運動衛(wèi)衣,,掉了一只扣子。
由于浦東機場路途遙遠,,機場內(nèi)轉(zhuǎn)機難度不高,,按照經(jīng)紀人歐辰的計劃,阿莫尼將自行在上海浦東機場直接轉(zhuǎn)機,,飛往蘭州參加后天早晨的比賽,。
16個小時的漫長飛行后,10月20日下午3點40分,,他乘坐的航班ET684降落在上海浦東機場,,阿莫尼第一次踏上了中國土地。
經(jīng)紀人歐辰打來電話,,用英語告訴他,,“你的機票已經(jīng)買好了,五點五十出發(fā)去蘭州,,九點十五到達,,在機場里轉(zhuǎn)機就可以”。
他完全沒有聽懂,從小到大,,這個非洲男孩只會說阿姆哈拉語,,英語只聽得懂一句“hello”,機場人來人往,,他只會眨巴著眼睛,,羞澀地露出一口白牙。
他誤以為歐辰會來機場接他,,一直站著,,仰著脖子傻等,歐辰卻以為他已經(jīng)搭飛機走了,。
夜里九點多,,工作人員在蘭州機場沒有接到阿莫尼,歐辰才知道,,這家伙出事兒了,。
他一邊打車趕往機場,一邊打阿莫尼電話,,只聽到來回重復(fù)的一句,,“您撥打的用戶已關(guān)機”。
落地六個小時后,,阿莫尼手機早已沒有電,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應(yīng)該怎么辦,,不敢走動,,干脆在附近的椅子上坐了下來。
他太累了,,睡著了,。
夜里十二點,歐辰趕到機場,,從國際到達區(qū)域開始找,,指著阿莫尼的照片問了很多人,他們都擺擺手說沒看見,。
正準(zhǔn)備報警時,,歐辰發(fā)現(xiàn)機場長椅上,一個瘦小的黑人雙手抱著自己的腿,,蜷成一個逗號,,人流熙攘,唯獨他安靜得像一只毛茸動物,,那是阿莫尼,。
沒買到坐票,兩名女性非洲運動員太累了,在走道上睡覺,。受訪者供圖
掘金者
支撐阿莫尼跑向終點的,,是對獎金的強烈渴望。
為了準(zhǔn)備比賽,,這些黑人運動員們提前兩三天便注意飲食,,吃土豆、胡蘿卜,、魚,,只吃6至8分飽,不輕易吃肉,,拒絕油膩,。每天清晨六點,他們會自由訓(xùn)練一個半小時,,下午四點,,再訓(xùn)練一小時,風(fēng)雨無阻,。
10月22日,,蘭州靖遠半程馬拉松賽,這是阿莫尼中國首賽,。
他沒有想到,,自己在中國跑的第一場比賽就能拿冠軍。沖向終點線時,,風(fēng)從耳邊呼嘯而過,,漂亮的樹影,歡呼的人群,,紅色半圓形氣球拱門掠過頭頂,,裁判按下計時器,“很累,,卻很享受”,,那是勝利的滋味。
一切都很順利,。
一周后的嵩山少林寺男子全程馬拉松,,他以2小時28分02秒的成績再次奪冠。那是一個大晴天,,北方的天空高遠遼闊,,少有云彩,太熱了,,他跑得比平常慢了將近十分鐘,。
在這里,,人們注意到了這個男孩不尋常的跑鞋。
阿莫尼的跑鞋,,金屬搭扣已經(jīng)生銹,。新京報記者羅芊 攝
“快看,他贏了全馬,,穿著涼鞋跑贏了全馬”,,許多跑友拿起相機,對著他的“戰(zhàn)靴”拍照,。
套在阿莫尼腳上的是一雙淺藍色泡沫涼鞋,,劣質(zhì)的金屬搭扣已經(jīng)生銹,很扎眼,,記者們圍了上來,,迫切地想知道涼鞋背后的故事,但阿莫尼一句話都聽不懂,。
后來,,通過翻譯,我們得知,,阿莫尼的馬拉松裝備只有兩件:一雙價值16埃塞俄比亞比爾(約人民幣4元)的泡沫涼鞋,,以及一只價值15埃塞俄比亞比爾的塑料手表。
靠著這兩樣裝備,,他一個月之內(nèi)在中國拿了3個馬拉松冠軍,、一個季軍以及一個第五名,獲得獎金共計48000元,。
這48000元,,20%用來繳納個人所得稅,15%需要支付給經(jīng)紀人作為酬勞,,遵循自愿原則,阿莫尼會將2%給在埃塞俄比亞的教練,,他只能拿到獎金的63%,,也就是30240元,扣除往返機票和在中國的花費,,只剩下2萬元不到,。
這是一個黑人運動員每場比賽都獲獎才能拿到的錢,阿莫尼很知足,,他說,,“不管獎金多少,能賺錢我就很開心”,。
如果運動員發(fā)揮不好,,經(jīng)紀人也不會讓運動員空手而歸,。阿莫尼的經(jīng)紀人歐辰解釋,做經(jīng)紀人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情味,,本質(zhì)上,這是一門互相信任的生意,。非洲運動員來中國參賽充滿不確定性,,簽證過不了,機票誤了,,無法適應(yīng)中國的環(huán)境,,沒跑出好成績,這些都會導(dǎo)致經(jīng)紀人虧本,,最好的情況是,,運動員順利拿了獎金,改變命運,,經(jīng)紀人也賺了一些錢,,皆大歡喜。
“運動員和我的關(guān)系,,更像是朋友,,如果阿莫尼出了意外沒發(fā)揮好,我也會給他一些錢讓他回家,,我虧一些錢,,不能讓運動員空手回非洲,他覺得我人好,,以后也會介紹他的朋友來我這里”,。
并不是所有來參賽的黑人朋友們都是全職運動員,在肯尼亞,,國家鼓勵長跑運動,,國家公務(wù)人員去國外參加馬拉松比賽,可以帶薪休假,,和阿莫尼一起參加瑞金馬拉松的運動員珊迪,,就是一名女警察,她張開雙手比劃,,說自己在肯尼亞的家里,,掛著一桿一米長的槍。
相對于全職運動員而言,,她的參賽壓力并沒有更小,,“發(fā)令槍響了,我就要盡力往前沖,,這是我的第二職業(yè),,我想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如果沒有拿到獎金,我會很不開心”,。
江西瑞金,,阿莫尼結(jié)束了一場半程馬拉松比賽。受訪者供圖
異鄉(xiāng)人
江西瑞金,,是阿莫尼的第五站,。
在中國生活近一個月,這些異鄉(xiāng)人有太多要適應(yīng),。
許多食物他們不認識,,也不敢吃,最喜歡的,,是中國的黃燜雞米飯,,那是接近家鄉(xiāng)的味道,有雞塊,,切成厚丁的土豆,,取一些湯汁放在米飯上,一口接一口,,美味極了,,幾乎每一個來中國的非洲運動員,都對黃燜雞米飯豎起大拇指,。
因為怕嚇到別人,,他們不敢用手抓飯吃,看見別人用筷子,,自己也努力學(xué),,實在學(xué)不會,就右手拿勺子喂飯,,左手拿著筷子試圖夾起配菜,,一塊雞肉夾起,掉下,,再夾起,,吃得艱難。
除了緊張的比賽,,一個好的運動員還需要學(xué)會休息和放松。
曾經(jīng)有一位運動員,,因為精神太緊張了,,在上海前往長春的火車上精神失常,上廁所不關(guān)門,,焦躁地在車廂里跑來跑去,,以為火車上的人都要拿槍打他,,到了濟南,經(jīng)紀人一不留神,,他便跳下火車在鐵軌上奔跑,,用跑馬拉松的速度,從濟南站跑到了濟南南站,。
他赤著腳,,誰也不管,只顧昂頭跑步,,一邊跑一邊把護照扔了,,被警察攔下來時,腳底板血紅血紅,,全是綻開的皮肉,。
事后,經(jīng)紀人才知道,,“這位運動員全家人都靠他一個人跑馬拉松養(yǎng)活,,壓力太大了,崩潰了”,。
家人,,是黑人運動員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點亮他們的手機屏幕,,你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人都把家人設(shè)為了手機屏保,有人長時間在外參加比賽,,每年只在祖國呆2-3個月,。比賽頭天晚上,免不了和家里人通話,,電話那頭咿咿呀呀的孩童聲,,總問,“你什么時候回來”“給我?guī)Я耸裁炊Y物”,。
沒有比賽時,,來自各個國家的黑人運動員開始學(xué)會湊在一起休息,拿出非洲帶來的小吃,,一塊兒看電視,、聽音樂、互相按摩肌肉,。膽子大的人會結(jié)伴去附近超市買東西,,男生最愛買的是充電寶,女生喜歡花花綠綠的老北京布鞋,。
這群異鄉(xiāng)人中,,埃塞俄比亞人是一個比較孤獨的群體,,他們不會說英語,如果同胞都回國了,,他們有時一整天都不說話,。
阿莫尼就面臨著這樣的情況,同胞回國后,,整個隊伍里沒人能聽懂他說話,,他總是一個人呆著,大家在房間里用英語聊天,,大笑,,啥也沒聽懂,他也跟著笑,。累了,,就打開手機里存的那325首家鄉(xiāng)音樂,戴上耳機,,把聲音開到最大,,一聽就是一下午。
最近,,他學(xué)會了幾個新單詞,,good,fast,,fighting,,運動員教他的,都是些讓人雀躍的詞,。
志愿者在為阿莫尼打傘,。受訪者供圖
奔跑者
11月19日,早上8點,,瑞金的雨越下越大,,發(fā)令槍響,阿莫尼的右腳跨了出去,。
他什么都沒有吃,,支撐他的,是頭天晚上喝的一罐運動飲料,,這個穿著熒光色背心,、藍色短褲的黑人選手逆風(fēng)跑著,不一會兒,,臉上都是水珠,。
開跑前十分鐘,近20名非洲男子運動員穩(wěn)在第一集團,他們用力擺動雙臂,,腳尖著地,前腳彎成“弓”字形,,后腳繃直,,遠遠看去,眼前是一片流線型肌肉寫成的“久”字,。
阿莫尼個子很小,,他不做領(lǐng)跑的那一個,但從不掉出第一集團,,天太冷了,,他的手凍僵了,有鼻涕掉出來,,只能揮起手臂擦去,。
最后,阿莫尼獲得了第五名,,前面四個,,都是非洲人。
到終點后,,所有人都凍得發(fā)抖,,有記者脫下自己的毛衣給選手穿上,問他們“為什么明知道拿不到獎還不停下來”,。對方的回答是,,“馬拉松是一種信念,這種信念就是告訴自己不要停下來,,要一直往前跑”,。
在中國馬拉松賽道上,黑人奪冠似乎成了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他們面目模糊,,很少有人能夠記得他們的名字,大多數(shù)人提起他們,,代號“老黑”,。
人們對“老黑”似乎存在一些誤解——“黑人跑步是為了賺錢,其他人才是純粹的自我挑戰(zhàn)”,,甚至有人把他們比作“跑步機器”,。
“機器靠電,而我用的是血”,,阿莫尼深愛馬拉松運動本身,,“每一次跑完馬拉松,我非常累,但每一次,,我都享受其中”,。
對于許多黑人選手而言,支撐他們跑到今天的,,除了獎金,,還有對馬拉松的熱愛。那天在坐的黑人運動員,,年齡最大的已經(jīng)38歲了,,還在跑比賽。
他很耐心地解釋馬拉松的魅力,,“跑步很簡單,,一只腳放在另一只腳前面,就可以跑起來,,馬拉松就是一步一步的集合,,如果你每天都做準(zhǔn)備,會發(fā)現(xiàn)它根本就不難”,。
他也鼓勵每一個人加入跑步的行列中,,“你可以先試著每天跑一點,一個月之后會發(fā)現(xiàn),,精神狀態(tài)和之前不一樣了,,你能看到自己一點一點的變化,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自信”,。
比賽結(jié)束那天晚上,珊迪和經(jīng)紀人聊天,,才知道阿莫尼穿的鞋子只值人民幣4元錢,。她很吃驚,讓阿莫尼回國后把這雙鞋和五塊獎牌一起掛在墻上,,阿莫尼聽不懂英語,,珊迪一手拿起涼鞋,一手拿起獎牌,,拍在墻上,,指著比劃,“這個,,和這個一起,,掛在墻上,一雙涼鞋五個獎牌”,。
放下涼鞋后,,珊迪豎起大拇指笑了,阿莫尼也笑了。
11月27日,,這個只有22歲的男孩將登上返回埃塞俄比亞的飛機,,此前一天,他會參加鎮(zhèn)江半程馬拉松比賽,,這是他此次中國馬拉松征途的最后一站,。
不出意外的話,人們將會看到一個瘦小的黑人運動員,,從人民公園出發(fā),沿著這座江南小城最美的風(fēng)景線奔跑,,他穿著藍色泡沫涼鞋,,鞋帶一甩一甩的,跑一段路會低頭看左手手腕上的塑料手表,。
他的名字叫做Amogne Sendeku Alelgn,。
編輯:曾珂
關(guān)鍵詞:非洲人穿涼鞋 在中國拿3個全馬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