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溫州百歲工匠:去世前一個月仍在家畫圖紙
去世前一個月仍在家畫圖紙溫州百歲工匠譜寫傳奇人生
歐青老先生(右)在工廠指導技術工作,。
機械制造是溫州的標志性產(chǎn)業(yè),,而提到近百歲的歐青,業(yè)內(nèi)的技工們沒有不知道的,他被尊稱為“歐師公”,。身處傳統(tǒng)制造領域,歐老和機械打了一輩子交道,他的傳奇人生還被載入《溫州市機械工業(yè)志》,。
老人96歲的時候,,仍然在工廠一線上班,,去世前的一個月仍在家里畫圖紙。11月13日凌晨,,歐老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離開人世,,留下了他還未畫完的零件設計圖紙。
昨天溫州微雨朦朧,,前來悼念的賓客大多鬢角斑白,,帶著景仰的神色。
本報記者 汪子芳 見習記者 邵晨嬋
20歲時一舉成名
改造發(fā)動機拯救工廠
生于1919年的歐老先生,,幾乎見證了溫州整整一個世紀的變遷,。
小時候由于父親失業(yè),家里經(jīng)濟拮據(jù),,歐青只讀過3年書,,15歲就到溫州的火柴廠當童工,沒干多久又被鄰居介紹到上海去做學徒,。學徒四年,,憑著吃苦好學的品質(zhì),,歐青很快就脫穎而出,,連師傅都感慨:青出于藍勝于藍??箲?zhàn)爆發(fā)時,,他正好回家探親,之后就留在了當時溫州規(guī)模最大的機械修造廠——毓蒙鐵工廠當技工,。
戰(zhàn)爭期間,,浙南沿海的交通運輸被封鎖,工業(yè)所需的柴油無法運進,,溫州幾乎所有的工廠都停工了,。“米廠,、面粉廠,、鋸木廠,還有小發(fā)電廠統(tǒng)統(tǒng)歇業(yè),,內(nèi)河所有輪船,,從樂清到琯頭,從平陽到鰲江,,統(tǒng)統(tǒng)停開了……”歐青生前曾回憶道,。
內(nèi)外交困之際,歐青開始琢磨著改裝發(fā)動機,,想辦法讓燒柴油的發(fā)動機以木炭,、礱糠,、木屑為動力運轉。通過他的努力,,溫州大大小小的工廠重新開工,,瑞安、平陽,、樂清以及溫州市區(qū)的廠家都找上門來,,大家排著隊來找他改裝機器。歐青一舉成名,,那時他才剛剛20歲,。
隨后,他獨自建立了歐青鐵工廠,,研發(fā)機器改進工藝,,生產(chǎn)出溫州第一臺煤氣發(fā)動機。
與機械打交道80多年
帶出溫州第一批機械人才
解放后,,歐青鐵工廠并入了溫州最大的國營機械制造廠——溫州冶金機械修造廠,。歐老先生一直在溫州冶金廠擔任技術科長直到退休。
“那些學校畢業(yè)的學生都是找他做師傅,?!睔W老大兒子歐勝芳回憶,父親帶出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溫州第一批機械制造行業(yè)的學徒,。學成之后,,他們就像種子一樣,散落到溫州乃至省外各處,,都成了技術大牛,。80多年里,歐老先后帶出數(shù)百名機械技工,,其中不乏機械領域的佼佼者,。
“歐老的生活一直很規(guī)律,煙酒不沾,,也不喜歡旅游娛樂,,唯一的愛好就是研究機械?!苯衲?4歲的葉萬青是溫州模具協(xié)會的顧問,,與歐青相識半個世紀的他一直是歐青的“迷弟”,也是歐老志同道合的忘年交,?!案銠C械這一行,會不斷遇到難題,歐老曾告訴我,,自己干了一輩子機械,,還沒有碰到過真正解決不了的難題?!比~萬青說,,歐老自信的背后,靠的就是刻苦鉆研的底氣和韌勁兒,。
每遇到技術難題,,葉萬青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請教歐老,“去廠里談,,家里談,,電話里談,只要工作在做,,老人家勁頭大得不得了,。”葉萬青調(diào)侃,,如果自己“騷擾”頻率少了點,,歐老反倒會有些不滿,主動打電話過來問他的近況,,督促他不要忘記本業(yè),。
也正是出于對機械的迷戀,歐青對于攻克技術難題也樂此不疲,,因為愛鉆研,,歐老曾多次憑著自己的設計填補了國內(nèi)許多機械制造領域的空白,也因此在1986,、1987年連續(xù)兩年當選溫州市勞模。
辭世前一個月還在畫圖紙
歐氏機械成了溫州的傳奇
“小學四年級做完作業(yè),,父親就在黑板上寫滿機械理論知識教我學,,到了初中,開始手把手教我做機械加工,?!睔W青的二兒子歐戰(zhàn)勝回憶,父親對機械技術的癡迷和鉆研影響了他,,他和哥哥都從事了機械制造行業(yè),。
雖然年紀大了,歐青卻一直沒有停歇下來,。他和長子歐勝芳一起創(chuàng)辦了浙歐氣閥制造有限公司,。1993年,75歲的他出任公司技術總監(jiān),負責開發(fā)研制的多款新型節(jié)能氣閥都獲了獎,。83歲時,,他獲得了溫州市科技進步獎,企業(yè)也被評為鹿城區(qū)首批高新技術企業(yè),、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yè),,拿到了百萬元的國家級創(chuàng)新基金和國家“星火計劃”。
“每天早晨7點半接父親和保姆一起出門,,8點準時上班,,中午小憩片刻,直到下午5點下班,。他和工人一樣,,兩周才休息一天?!睔W勝芳介紹,,歐老90多歲時仍然每天堅持上班,“他唯一癡迷的就是機械技術,?!?/p>
在企業(yè)員工眼里,這位坐鎮(zhèn)的技術總監(jiān)“歐師公”比年輕人還干勁足,,就是技術上的“活字典”,,遇到難題請教他準沒錯?!肮S里鐵屑電線交錯,,怕老人家摔倒有危險,所以這一兩年不讓他去廠里,,可是他依然閑不住,,即使99歲了,還會定期到工廠巡視,,去解決工人們的技術問題,。”歐勝芳回憶,,直到前幾個月,,父親還在為化肥廠改進機器,畫機械設計圖,,尋思著怎么才能更加節(jié)能環(huán)保,。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溫州 機械 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