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人物志人物志
范迪安:如電影般的松美術館
走進松美術館,走進這個空間,,就像走進電影一樣,像走進電影的長鏡頭一樣,。整個美術館這樣寬遠的空間如同電影的寬熒幕一樣,,讓我們置身其中便獲得融入其中的感覺,用現(xiàn)在的流行字眼叫做沉浸式的感受,。美術館在沒有開張之前,,就以它的整體設計和安排形成非常鮮明的性格。我覺得這是中軍先生作為一個電影人把他事業(yè)的每一部分都能夠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的做法,。當然,,大家都熟悉中軍先生,,也都相當程度地耳聞他的藝術收藏,但是他的藝術藏品有什么樣的結構,,用什么樣的方式呈現(xiàn)給大家,,這在進入他的美術館之前是無法想象的。
松美術館外景
松美術館外景
我是當過美術館館長的,。我們美術界都說,,當一個館長最難的是如何使藝術藏品能夠具有鮮明的文化面貌。我認為中軍先生的收藏就像他自己的事業(yè)一樣,,有一個富有高遠理想的起點,,也是經年累月而形成自身獨特結構的一種收藏意識。因為收藏是不可能窮盡天下珍寶的,,收藏最重要的是要有高遠的理想,,也有非常堅定的實踐,尤其在收藏過程中愈發(fā)清晰起來一條收藏的路線或者說一個收藏的宗旨,。中軍先生的收藏緊緊地抓住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盡可能收藏名家之作,所以“從梵高到當代藝術”,。這些藝術家的名頭都是耳熟能詳?shù)?,而且他也動用了自己巨大的精力和資歷,使這些作品能成為中國藏品,,我覺得這是很了不起的,。第二個更為重要的是他是站在中國和西方現(xiàn)代以來的藝術發(fā)展的路徑上來形成他的收藏序列,也就是說他是比照比較中西藝術之間的關系,,特別是現(xiàn)代藝術發(fā)展的一些重要特征,,來形成他的藏品特色。這就為這份收藏形成了一個學術亮點,,因為中國和西方的藝術關系應該從二十世紀,,也就是我們說的現(xiàn)代以來為開端的。中間經過了二十世紀上半頁,,到了改革開放之后又有更多藝術家跟西方藝術形成了關聯(lián),。所以他的收藏首展敢用一個名字“從梵高到中國當代藝術”。沒有這樣一種收藏意識,,或者說沒有形成這樣的收藏結構,,就不敢用這樣的展覽題目。在這個過程中,,我也是越來越體會到中軍先生這樣一種潛含在他的收藏行為之下的收藏意識,。這個可以給在座的各位和很多收藏家們一起來分享。
松美術館展廳
松美術館展廳
松美術館展廳
當然最重要的是,,松美術館今天正式向朋友們開放了,,今后也會陸續(xù)向更多的公眾開放,。全世界都知道美術館誕生的故事,很多美術館就是由收藏家的作品面向社會,、面向公眾建立的美術館,,才有了現(xiàn)代美術館的起步。中國目前也處在美術館方興未艾的時期,,有許多朋友都努力建館,。在北京,王中軍先生建立了這樣一個富有特色而且起點相當高的松美術館,,這就為中國的美術館事業(yè)做出了貢獻,。
編輯:楊嵐
關鍵詞:電影般的松美術館 松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