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清華園隧道開掘 京張高鐵預計2019年底全線通車
京張高鐵沙盤模型展示,。北京晨報記者 王巍/攝
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開掘
昨天上午11時16分,清華園隧道“天佑號”盾構機刀盤緩緩轉動,正式向前掘進,標志著京張高鐵建設全面進入攻堅階段,。北京晨報記者從施工現場了解到,,清華園隧道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直徑的盾構隧道,,同時,,在“天佑號”盾構機掘進過程中將遇到長達2400米的全斷面卵石層,,與并行的地鐵13號線岔道區(qū)的沉降也要控制在1毫米以內,。按照計劃,京張高鐵將在2019年建成通車,。
變身“地鐵”穿行6020米
昨天上午,,北京晨報記者趕往清華園隧道地下20米的施工現場,“天佑號”盾構機已準備就緒,。
據中鐵十四局京張項目總工程師陳爽介紹,,清華園隧道是京張高鐵的控制性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區(qū),,從北京北站引出后,,將從地面迅速轉入地下,變身“地鐵”,,穿行6020米,,再轉出地面繼續(xù)向北飛馳。沿原京包鐵路線掘進,,避過了北京北站至北五環(huán)這段地面交通最繁忙的路段,。
“清華園隧道為單洞雙線盾構隧道,管片外徑12.2米,,內徑11.1米,,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直徑的盾構隧道?!标愃嬖V北京晨報記者,,清華園隧道將穿越10號線、12號線,、15號線3處地鐵,、7處重要城市道路、88條重要市政管線,?!罢麄€隧道從學院南路南側入地,依次穿越學院南路,、北三環(huán),、知春路、北四環(huán),、成府路,、雙清路、清華東路后,于北五環(huán)內出地面,,與地鐵13號線并行,,是目前國內位于城市核心區(qū)域,穿越地層最復雜,、重要建筑物最多的國鐵單洞雙線大直徑盾構高風險隧道,。”陳爽稱,,盾構施工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既有道路,、管網、人行天橋,、公交站臺等基礎設施的破壞,,減少建筑拆遷和對市民、社區(qū)正常生活的干擾,,還能夠減少后期高鐵運營對周邊環(huán)境的噪聲污染,。
與地鐵沉降控制1毫米內
盾構施工在給市民出行、生活減少影響的同時,,卻給建設者帶來了挑戰(zhàn)和考驗,,施工難度增大。中鐵十四局京張項目副總工程師劉磊告訴北京晨報記者,,盾構掘進過程中將遇到長達2400米的全斷面卵石層,,對刀具的磨損非常嚴重?!拔覀儾少徚?臺世界最先進的泥水平衡盾構機,,具備常壓換刀功能,這樣一來,,就可以攻克砂卵石地層對刀具的磨損難題,。”
劉磊還表示,,周邊重要建筑物對沉降控制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并行的13號線岔道區(qū)的沉降更是要控制在1毫米以內,為此,,施工人員需要通過可視化透明施工技術,,提前模擬施工工況,不斷對比,、修正施工參數,,同時,采用自動化監(jiān)控量測,,時刻掌握隧道和周邊構筑物的實際變形情況,,確保施工安全,。
預計2019年底全線通車
北京鐵路局介紹,京張高鐵全線長174公里,,共設10座車站,是目前世界上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穿越高寒和大風沙地區(qū)的高速鐵路,,也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將成為北京至西北地區(qū)快速通道和京津冀地區(qū)城際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京張高鐵預計到2019年底全線通車,,建成后北京至張家口最快運行時間將從3小時12分縮短至50分鐘,并實現智能化技術全面覆蓋,,集成中國高鐵建設的最高成就,,向全世界展示。
據了解,,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設計建成通車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獨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用“人”字形設計方案破解了巨大的施工難題,。如今,新時代建設者,,為紀念詹天佑,,以“天佑號”為盾構機命名,繼續(xù)發(fā)揚百年京張精神,,并不斷創(chuàng)新,,爭創(chuàng)精品工程。
自動駕駛時速超300公里
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京張高鐵將實現智能化技術全面覆蓋,。時速300公里至350公里高鐵自動駕駛技術在世界上尚屬空白,這一技術將在京張高鐵首次得到應用,。同時,,在京張高鐵上,未來將以“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平臺為基礎,,研發(fā)工作狀態(tài)自感知,、運行故障自診斷、導向安全自決策的智能動車組,。
值得一提的是,,京張高鐵還將推出多項智能服務,其中包括,,完善12306網站及自助服務設施,;支持多國語言國外銀行卡支付,;拓展票種形式,即定期票,、聯程票,、常旅客票等;可實現電子客票,、刷臉進站及檢票,;提供行程規(guī)劃及資訊服務,以及WiFi全覆蓋,、站內導航服務,;可實現行李托運及同步安檢,并提供個性化及無障礙服務等,。
和旅客息息相關的高鐵車站也將實現智能化,,比如車站將提供智能引導、自助服務設施,,能實現車站運營智能感知,,實現車站設備智能監(jiān)控與管理。
北京晨報記者 曹晶瑞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清華園隧道 開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