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同心向未來 同心向未來
海外知名華人學者熱議十九大折射的中國觀
【聚焦十九大】(十九大時光)海外知名華人學者熱議十九大折射的中國觀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電 題:海外知名華人學者熱議十九大折射的中國觀
作者 周乾憲
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24日在北京閉幕,。多位旅居海外的知名華人學者高度關注中國未來長遠戰(zhàn)略布局,并向中新社記者闡釋了他們透過十九大所觀察到的中國觀,。
時代觀:“新時代”需要新的指導思想
大會通過了關于《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大會一致同意,在黨章中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一道確立為黨的行動指南,。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表示,新思想聚焦的是中國基本實現(xiàn)小康后“決勝全面小康”,,乃至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強國的新時代,,是中國“富起來”和“強起來”時代的指導思想,。
“中國走的這條路符合自身國情和所處的時代要求?!眰惗卮髮W皇家霍洛威學院政治和國際關系學系副教授曾敬涵稱,,中共領導人的時代戰(zhàn)略眼光,以及相關的系列舉措,,使中國人對國家道路的選擇越來越自信,,有助于增強凝聚力,。
美國紐約大學政治系終身教授熊玠表示,,“中國夢”“民族復興”“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等都是中共在新時代的新目標,將推動十九大后中國的持續(xù)發(fā)展,?!翱梢哉f,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絕非空談,,在新的指導思想下,,實現(xiàn)指日可待?!?/p>
發(fā)展觀:強調全面性與平衡性
從“中國夢”到“精準扶貧”,,從“四個全面”到“五大發(fā)展理念”,從“一帶一路”建設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十九大報告中,,“全面”的理念隨處可見,。
鄭永年認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突破在于全面推進社會建設和制度建設,,更強調發(fā)展的全面性與平衡性,。比如,精準扶貧讓所有人共享改革和發(fā)展的紅利,。
熊玠表示,,十九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了許多新論述與新觀點,既堅持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又全面推進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設,。“法治中國”“美麗中國”“健康中國”“平安中國”等都將開啟新征程,。
他還說,,以物質基礎改革為特征的前三十多年改革已經(jīng)奠定了基礎,中國將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規(guī)劃中國未來精神文明的建設,。
國際觀:彰顯全球視野與大國形象
曾敬涵認為,,中共十九大釋放出將在更高水平與起點推動對外開放的信號,這在逆全球化思潮涌起的背景下尤為可貴,。
鄭永年稱,,十九大提出的改革與發(fā)展議程以及自我革新做法,將在解決好自身問題的同時,,為破解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提供“中國方案”,。
華人學者、國際政治學教授俞力工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提出的國際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讓發(fā)展中國家搭乘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便車”,彰顯了中國的全球視野和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