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同心向未來 同心向未來
一位黨員媽媽和她的22名孩子 ——記中共十九大代表、煙臺SOS兒童村家庭媽媽鄭忠燕
她至今未婚,,只為了一份特殊職業(yè)的特殊承諾,;
她不曾生育,,卻有22個一手養(yǎng)大的孩子管她叫媽,;
她默默付出,用30年的愛與堅守給了孩子們一個溫暖的家,。
她叫鄭忠燕,,一個來自基層的共產(chǎn)黨員,也是中共十九大代表,。從1987年當專職媽媽開始,,她把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與最偉大的母愛,都毫無保留地給了這個家——煙臺SOS兒童村12號家庭,。
10月13日清晨,,煙臺SOS兒童村12號家庭。
30年來,,每一天天剛蒙蒙亮,,鄭忠燕就已經(jīng)早早地起床,開始為孩子們準備早飯,。
這一天,,晨曦的微光靜靜地照在鄭忠燕的臉上,一如30年來每一天的慈祥與安靜,。
和孩子們一起用完早飯,,鄭忠燕就要從煙臺出發(fā)去濟南,然后奔赴北京,,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臨行前,12號家庭的4個孩子一臉的眷戀和不舍,,5歲的軒軒更是抓住鄭忠燕的雙手不肯撒開,,他還從來沒有離開鄭媽媽這么長時間過。
鄭忠燕也放心不下孩子們,,她對同事們千叮嚀萬囑咐,,把孩子們的生活習慣一一交待,讓大家一定要照顧好幾個孩子。
“這么多年,,每一個孩子都是我永遠的記掛,。”鄭忠燕說,。
“我要做的,就是讓這些孩子在家庭的溫暖中健康成長,。”
國際SOS兒童村組織,,是一個國際性民間慈善組織,,其宗旨是以家庭方式撫養(yǎng)、教育社會上失去父母的孤兒,,讓他們重新獲得母愛,。
煙臺SOS兒童村建成于1986年,是我國首批建設的兩個兒童村之一,。村里有16個家庭,,每個家庭通常會撫養(yǎng)7至8個孩子,他們都是從小遭受過各種不幸,,或因病,、車禍、意外傷害失去父母的孩子,。
按照行業(yè)慣例,,每個來到煙臺SOS兒童村擔任“專職媽媽”的女性,都要放棄結婚和生育自己子女的權利,,全身心地為孤兒們撐起一個真正的家,。
“兒童村有約定,媽媽需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愛心,,而且不能結婚生育?!敝袊鳶OS兒童村協(xié)會會長李進國告訴記者,最后一條在外人看來有些“苛刻”,,但這是國際慣例,,怕的就是媽媽們?nèi)f一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不能公平對待親生孩子和這些孤兒,。
1987年3月16日,,24歲的鄭忠燕成為煙臺SOS兒童村的專職媽媽?!爱敃r,,真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孩子們沒了雙親怪可憐的,?!编嵵已嗾f,,她至今仍清楚地記得剛進村時的情景。
那天一進村,,進行了相關的培訓后,,兒童村的領導就把7個孤兒交給了鄭忠燕。這些孩子最大的9歲,,最小的只有3歲,。
當村領導把最后兩個孩子送到12號家庭時,已是深夜,,看著孩子們疲憊不堪的樣子,,鄭忠燕立即就安排他們睡下了。第二天,,當鄭忠燕叫他們起床時,,一看雪白的床單上,竟爬著許多虱子,,屋子里充滿著臭味,,她立即給兩個孩子洗了澡,并換上干凈的衣服,,孩子們仿佛回到了久別重逢的家中,,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后來,,兩個孩子告訴鄭忠燕說,,當時是真的聞到了“家”的味道。
那一刻,,鄭忠燕告訴自己,,一定要當一個稱職的媽媽?!拔乙龅?就是讓這些孩子在家庭的溫暖中健康成長,。”這是鄭忠燕常說的一句話,。
但是,,當好一個稱職的媽媽也并不容易。有個男孩,,剛開始無論如何都不肯叫鄭忠燕“媽媽”,。有一天半夜,這個孩子突然發(fā)起高燒,,鄭忠燕急忙起床,,先給他喂藥,又用酒精給他擦身子退燒,一直忙活到后半夜,,直到孩子睡著,。
鄭忠燕卻沒有去休息,而是為這個孩子煮了一鍋病號粥,,然后坐在孩子的身邊,,守護著孩子。
孩子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鄭媽媽仍坐在床頭靜靜地望著他,,這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愣住了,隨后突然放聲嚎啕大哭起來,,他摟住她的脖子哽咽著說:“媽媽,,從今以后您就是我的親媽媽,我長大后一定好好孝順您,?!?/p>
孩子發(fā)自肺腑的感激之言,一下拉近了母子間的距離,,她徹底喜歡上了這些孩子,,這些孩子也完全離不開她。
這一喜歡,,就是整整30年,。
“我只是做了一個‘媽媽’該做的事”
慈善機構中的家庭和普通家庭有很大不同,機構要求媽媽不能偏愛某個孩子,,要一碗水端平,。“鄭媽媽的12號家庭,,22個孩子好像都得到過媽媽的偏愛,,從來沒有發(fā)生過‘不公平’。秘訣就在于,,每一個孩子都能從內(nèi)心感受到媽媽的真愛,。”李進國說,。
30年來,,鄭忠燕日復一日地為孩子們操勞著,洗衣做飯,、打掃衛(wèi)生,、督促學習,、定期洗澡,,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占用了大量時間,鄭忠燕每天從早上5:00起床開始,要一直忙到22:00以后才能休息,。
在日常飲食上,,鄭忠燕為孩子們制訂了營養(yǎng)食譜。家里孩子多,,生活費緊張,,她精打細算、合理搭配,,讓孩子們吃飽吃好,。定期給孩子洗澡,被服每天保持干凈整潔,。每個孩子有四五件衣服,,8個孩子就是30多件衣服,開始時條件不好,,沒有洗衣機,,她都是一件件手洗。
鄭忠燕把自己的心完全交給了12號家庭,交給了這里的孩子們,。孩子們考試取得好成績了,,孩子們領到了第一份工資了,孩子們考上理想大學了,、找到合適工作了,、結婚生子了……每一個孩子點滴的成績和進步,都能讓他們的鄭媽媽幸福好一陣,。
對于孩子們,,鄭忠燕不僅僅是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而是真正像媽媽一樣,,對他們生活,、學習成長的方方面面都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愛,有時候還要扮演“嚴父”的角色,,讓孩子們不僅成長,,而且成才。
有一個孩子,,父母去世后長期無人管教,,自尊心和榮譽感缺乏,被人稱作“野孩子”,。孩子入學后的第二天,,老師就把鄭忠燕叫到學校,對她說:“你的兒子比我們班里最差的學生還差,!”
鄭忠燕很傷心,,她發(fā)誓一定要把這個“野孩子”培養(yǎng)成人,!從那以后,鄭忠燕經(jīng)常借一些小事來表揚他,、鼓勵他,,慢慢增強他的自信心和榮譽感。她還買來一些書籍,,邊學習邊對他進行教育輔導,,水滴石穿,孩子慢慢地有了轉變,。
為了不犯錯誤,,孩子竟把“守紀律”三字天天寫在手背上,學習成績自然大幅度提高,,在小學升級的考試中,,高居全年級第二名,學校發(fā)來喜報,,鄭忠燕感到臉上像貼了金似的光彩,。鄭忠燕還喜歡去觀察每個孩子的特長和優(yōu)點,根據(jù)孩子自身條件,,從小有方向地培養(yǎng)孩子的情趣,,書畫、聲樂,、舞蹈……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能得到充分展示,。
二兒子從小愛好美術,她就把他送到少年宮,,每天接送上特長課,,風雨無阻。書籍,、紙張,、顏料,鄭忠燕都用自己的工資為孩子購買,。如今,,二兒子大學畢業(yè)后開了一所專業(yè)培訓學校,每年培養(yǎng)出大批的美術考生,。
時光荏苒,,22個孩子相繼來到12號家庭,又陸續(xù)邁向社會,。
這些孩子中,,最大的已有38歲,最小的才5歲,;有12個孩子離村成家立業(yè),,離村的孩子中有11人取得大專以上學歷,,有的出國留學、有的當了醫(yī)生,、還有的成為大學老師。
所有的孩子,,都對鄭媽媽充滿了感激與感恩,。“我只是做了一個‘媽媽’該做的事,,今后,,我仍會盡力讓孩子們在溫暖的家庭中健康成長、成家立業(yè),、永遠幸福,。”鄭忠燕說,。
“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我的驕傲與幸福?!?/p>
“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我的驕傲與幸福?!编嵵已嗉依锟蛷d墻上,,掛滿了她和孩子們的照片。
“我每天最大的幸福,,都在這面墻上,,每天走到這個地方總是看看,看看這些相片就想起以前歲月的點點滴滴,,真的是那種很幸福的感覺,。”鄭忠燕說,。
“這張是第一批孩子,,這個是兒子第一次離開家庭的時候,這三個是嫁出去的女兒,,這三個是已經(jīng)結婚的兒子,。”鄭忠燕指著墻上的照片如數(shù)家珍,。加上第三代,,這個特殊的家已經(jīng)有了30多個孩子,每一個孩子,,她都叫得出名字,。
曾經(jīng)有媒體采訪問她,,人生整整30年的付出,值得嗎,?
對此,,鄭忠燕講了一個故事來回答。
有一天中午,,她買菜回來,,剛進門,孩子們便圍住她齊聲喊道:“媽媽,,祝您生日快樂,!”直到這時鄭忠燕才突然意識到今天是自己的生日。
大兒子把鄭忠燕推到桌前,,指著桌上的一盒蛋糕說:“我們揀了好幾天廢紙賣,,才換來這盒蛋糕,媽,,您吃吧,!”鄭忠燕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淚嘩嘩地流了出來……
四兒子潘杰就住在煙臺,,基本每個周末都會帶著媳婦和女兒回家看媽媽,。他說,“鄭媽媽就是我的親媽,。我知道媽媽現(xiàn)在也擔心老了怎么辦,?我告訴她:老了,我養(yǎng)她,?!?/p>
如今,已經(jīng)參加工作結婚生子的孩子們,,也會經(jīng)?;丶铱赐崑寢尅.斅牭洁崑寢尮鈽s當選為中共十九大代表的消息后,,所有孩子都為媽媽感到驕傲,。“這是對媽媽無私奉獻精神的肯定,?!迸私苷f。
鄭忠燕還先后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在煙臺SOS兒童村黨支部的組織生活會上,她曾堅決地推辭過許多榮譽,。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專職媽媽,,做的都是媽媽本應做的事情,。”面對榮譽,,鄭忠燕總是很謙虛,,但同時她又深感自己比一般的媽媽要幸福得多,“我有22個孩子,,我享受到的愛是別的母親的22倍,!”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黨員媽媽 22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