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風采錄 風采錄
白芝勇:用點線繪就“測量人生”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題:白芝勇:用點線繪就“測量人生”
新華社記者樊曦、齊中熙
個頭不高卻健康敦實,、言語不多卻思路清晰,、贊譽不少卻低調文雅,,這就是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勞模,、中鐵一局五公司高級測量師白芝勇,。
18年間,,他只干了一件事——工程精密測量。大江南北的高鐵,、地鐵,、橋梁、公路,、隧道都有他的身影,。18年間,,他最驕傲的是,,中國高鐵2.2萬公里運營里程中,他和他的團隊精測的線路占到了十分之一,。
專注不懈,,練就過硬本領
“只有技能變成本能,才能在工作中做到精熟于心,?!边@是白芝勇的口頭禪。
18年前,,白芝勇從蘭州技校畢業(yè),,前往中鐵一局五公司廣州東南西環(huán)高速公路建設工地。從此,,他的人生就與一個詞難解難分——測量,。
背上三腳架和儀器箱,跋山涉水做測量成了他的生活常態(tài)。從業(yè)之初,,白芝勇感就到了知識的缺乏:“我是技校畢業(yè),,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鐵路建設者,在工作中有所建樹,,只有通過學習來改變自我,。”
從此,,工作之外就是學習,。他自學了大專、本科,,常??磿缴钜埂,!吧朴趯W習,、堅持學習是小白的最大特點?!敝需F一局五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長譙生有說,。
不僅如此,他還抓住一切空閑時間鍛煉專業(yè)技能,。拿測量使用的水準儀為例,,剛入行時,白芝勇下了班還把水準儀抱到辦公室,,利用地面,、椅子、桌子形成高差,,用鋼卷尺將高差量出來,,然后用水準儀去測。一次次反復操作,,一直練到信手拈來就準確無誤為止,。
因為專業(yè)本領過硬,這些年他殊榮加身:“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全國“最美青工”,、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勞模,、首屆央企楷?!?/p>
精益求精,成就“無誤差”測量
精密測量有多重要,?形象地說,,它就是工程施工者的眼睛,,是工程建設的“方向盤”。
南京市緯三路過江隧道全長3.6公里,,但斷面達到180平方米,,再加上需要U形下穿,施工難度非常大,。2012年,,白芝勇和他的團隊接到了測量任務:在隧道出口,接收鋼環(huán)以及外體已經(jīng)建設好,,測量必須保證長達80米的盾構機能順利鉆出接收鋼環(huán)這個“火圈”,,誤差不能超過五厘米!
這絕對是挑戰(zhàn),!盾構施工有一定弧度和曲線,,盾構運行過程中到達的每個點的坐標都有變化。不僅如此,,受溫度,、濕度、周邊震動等因素影響,,很多基準點也經(jīng)常有變化,。
為了讓盾構準確運行,白芝勇拿出“組合拳”精益求精,。除了借助GPS定位,,他還在國內(nèi)首次采用了“洞內(nèi)交叉導線網(wǎng)法”,在原來一個測量環(huán)的基礎上,,增加了至少六個測量環(huán),,使得盾構機前行中的每一個控制點都得到反復的運算和印證。
就這樣,,白芝勇還是不放心,。如何做到更精確?白芝勇又加了一把“保險鎖”——陀螺定向,。利用陀螺定位儀所確定的方位和地磁保持一致的特性,,從根本上有效地降低了疊加誤差的發(fā)生,。
最終,,2015年7月,盾構機以誤差僅僅12毫米的貫通精度緩緩駛出長江南岸接收井,,完成過江隧道貫通,。
不斷創(chuàng)新,引領行業(yè)發(fā)展水平
把重復的工作做精,,把新出現(xiàn)的任務做好,,不斷創(chuàng)新提高水平,,這是白芝勇經(jīng)常教導徒弟們的一句話。
在世界建設等級最高的京滬高鐵建設之初,,白芝勇接到了對高鐵整體道床進行精密控制測量的任務,。然而,不論怎么測,,誤差總是過大,。
就在一次次地檢查設備時,白芝勇發(fā)現(xiàn)測量每次必須用的對中桿在設計時就有5毫米的誤差,,而整體道床的誤差必須控制在3毫米,。如何重新設計對中桿呢?白芝勇和團隊不斷試驗修正,。
最終,,他們找到了一塊50立方厘米的正方形鐵塊,將其中一角切掉四分之一,,讓切面整體平滑,,然后在使用過程中將這個鐵塊卡在整體道床上。第一次檢測,,數(shù)據(jù)準確,!
這一儀器后來被命名為“多功能底座模板精調棱鏡適配器”。它巧妙地利用了固定模具穩(wěn)定性的特點,,克服了腳架誤差較大的難題,,為高鐵的精準、快速提供了又一個基礎保證,。
多年來,,白芝勇和團隊創(chuàng)新不斷:“新型建筑物變形監(jiān)測標”“簡易棱鏡照明裝置”“精密測量儀器防風蓬”等9項專利,以及科研,、論文,、工藝工法等31個項目的攻關……
“我相信‘奉獻社會’,就是‘快樂自己’,。在精密測量這條路上,,我還會持續(xù)走下去,寫好自己的人生路,?!卑字ビ抡f。(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白芝勇 十九大代表 測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