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讓創(chuàng)作回歸初心
——訪芭蕾舞劇《敦煌》導演費波
近日,中央芭蕾舞團大型原創(chuàng)芭蕾舞劇《敦煌》在國家藝術院團演出季中精彩上演,。《敦煌》從中國第一代致力于敦煌藝術保護與研究的傳承者的視角出發(fā),,展現(xiàn)了千年文明與戈壁大漠中孕育的那份堅守大漠與甘于奉獻的“敦煌大愛”。
2012年,,費波同一群美術工作者一起來到了敦煌,。導游講述的常書鴻等第一代敦煌人的故事,震撼了他的心靈,,他感受到,這千年的石壁,,不僅僅是沙石和顏料構(gòu)成的,,還有無數(shù)生命曾經(jīng)附著于此,這是一個有生命的敦煌,。從此開始,,一個創(chuàng)作的沖動開始萌芽。
第二年,,費波又只身來到敦煌,,他冒冒失失地敲開了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辦公室的門,。“說明來意,,樊院長竟然非常爽快地讓研究院配合我的調(diào)研采風”,。這一次,他在莫高窟停留了幾周,,采集了更多敦煌人的故事,。“我發(fā)現(xiàn)敦煌人的精神很簡單,,就是對藝術無條件的熱愛,。來到這里時,他們都是意氣風發(fā)的年輕男女,,卻最終選擇在這凜冽干涸,、荒無人煙之地,樂此不疲地將殘破的洞窟一點點修復起來,。這種簡單的投入,,讓人動容?!?/p>
2016年3月,,在中央芭蕾舞團的支持下,費波再次來到敦煌,,這次調(diào)研持續(xù)了整整3個月,。3個月中,費波手持敦煌研究院的志愿者證,,每天都參與到各項工作中,。“深入理解敦煌人的最好方式,,就是成為一名敦煌人”,。他流連于各個洞窟,在數(shù)萬平方米壁畫,、2000多身彩塑前捕捉靈感,、汲取營養(yǎng)?!昂?、飛天舞、反彈琵琶,,以及古代樂舞……莫高窟給我?guī)砹酥苯拥乃囆g啟發(fā),。多民族的藝術風格,更極大地拓展著我的想象空間?!?/p>
“每晚6點過后,,游客散盡,莫高窟空空的,、安靜極了,,伴隨我的,只有風聲,,我感到自己從這個浮躁的社會‘逃離’出來了,,完全靜下來了。靜下來思考創(chuàng)作,,也思考人生,。”費波談道,,無論是老一輩,、還是剛來到敦煌的工作者,都不曾提及“艱苦”“枯燥”一類的詞匯,,“這里的物質(zhì)是貧乏的,,但精神是豐盈的。我們文藝工作者應該多向敦煌人學習,,回歸初心,,甘于堅守?!辟M波說,,藝術需要全然的付出,“沒有和自己較勁,、向生活學習的勇氣,,就難以有不斷的進步,難出優(yōu)秀的作品,,這是敦煌人教會我的,,也是《敦煌》的珍貴經(jīng)驗?!?/p>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敦煌 創(chuàng)作 回歸 初心 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