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tǒng)一戰(zhàn)線 統(tǒng)一戰(zhàn)線
“漢語熱”催生中美人文交流新使者
新華社紐約9月28日電 通訊:“漢語熱”催生中美人文交流新使者
新華社記者楊士龍 徐興堂 張志歡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東亞系主任查爾斯·羅福林30年前在明尼蘇達州讀高中的時候,漢語和阿拉伯語、斯瓦希里語、冰島語一樣,,被列為“較少教授的語言”。如今,,漢語已成為美國使用人數(shù)第二多的外語,,僅次于西班牙語,。
“羅福林”這個名字是他從自己的英文名“Laughlin”翻譯而來,,足見其漢語水平之高,。身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專家的他,前不久還給中國文學期刊《花城》寫了篇題為《爵士樂,、教育與美國文化》的文章,。
他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采訪時說,“漢語熱”在美國已非新現(xiàn)象,,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和北京舉辦奧運會等重大事件節(jié)點前后,美國也都一度出現(xiàn)過學習漢語的熱潮,,但最近幾年的這波“漢語熱”特別值得關注,。
“這波‘漢語熱’最有意義的是,它已席卷(美國)中小學生,,其熱度還在上升,?!绷_福林說。
“中美強基金會”的“百萬強”中文教育計劃迅速推廣,,佐證了羅福林的判斷。這家非營利機構的目標是將美國中小學生學習漢語的人數(shù)到2020年擴大至100萬,。
“在2015年宣布‘百萬強’計劃時,,學習中文的人數(shù)已經(jīng)出現(xiàn)大幅增長。當時約有20萬美國人學習漢語,,而目前人數(shù)已突破40萬,。”“中美強基金會”首席運營官摩根·瓊斯對新華社記者說,。
在上海生活過7年的瓊斯普通話十分流利,,他認為,美國“漢語熱”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 中美兩國之間強大的經(jīng)濟關系是重要推動力,。只有學習漢語,才能更好地參與商業(yè)往來,,尋找就業(yè)機會,。
二、 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沉浸在語言環(huán)境中,,能夠幫助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和文化?!?/p>
三,,美國中文學校、中文課程,、相關在線課程以及手機應用程序的迅速發(fā)展和壯大,,也為美國人學習漢語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便利。
“從我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來看,,中國歷史和文化深深扎根于語言和文字之中,,語言學習是了解中國文化最好的方式,”瓊斯表示,,看到中文能在美國流行起來,,他十分開心,這就像英語在中國不斷普及是一樣的,。
“中國和美國不一定要成為最好的朋友,,但也不一定是敵人。如果兩國都能用雙方理解的語言溝通,,同時互相尊重,,這將有助于彌合兩種文化之間的鴻溝,。因此,學習語言是促進兩國關系發(fā)展的開端,,也是最佳方式,。”瓊斯說,。
他指出,,“中美強基金會”的使命就是通過青少年的文化交流不斷強化中美關系。
“從長遠發(fā)展的戰(zhàn)略角度來看,,加強中美關系還是要從年青一代開始,,從教育開始。我們需要讓更多的學生學習中文,、理解中文,,甚至去中國學習或生活一段時間,去認識中國的老師和朋友,,那將會成為他們更為長久的人生財富,。”
“我移民美國的時候,,中國興起‘英語熱’,,現(xiàn)在美國出現(xiàn)‘漢語熱’,這是加強中美兩國和人民相互理解和友誼的大好事,?!比A美協(xié)進社漢語教師陳金國對新華社記者說。1926年由哥倫比亞大學著名教育學家約翰·杜威和中國知名學者胡適等共同創(chuàng)建的華美協(xié)進社,,是美國歷史最悠久,、致力于加強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的非營利機構之一。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美國 漢語熱 中美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