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xiàn)場>訊息訊息
齊白石畫《葫蘆》
張仃作為齊白石晚年入門弟子,,很得老人的信任,。特別是齊白石的絕筆畫《葫蘆》,就為張仃所收藏,。畫中一大一小兩個葫蘆,,藤蔓紛繁,,互相纏繞,落款是“九十八歲白石”,,其中繁體的“歲”字筆畫寫錯,。這一年老人自署年齡為98歲(實際年齡94歲),可見,,《葫蘆》是在神志恍惚的狀態(tài)下,,糊里糊涂畫成的。
畫雖秘藏于張宅,,卻躲不過密友的觀瞻,。每隔一段時間,李可染,、鄒佩珠夫婦,,黃苗子、郁風(fēng)夫婦等就相約來到張宅,,如醉如癡看《葫蘆》,。鄒佩珠回憶說,看完這幅畫精神一下陡增,,人也興高采烈了,。張仃曾問這幅畫妙在何處?她說她也問過李可染,,李只以兩個字回答:“絕了,。”又問為什么絕了,?李可染答道:老人家畫到這個歲數(shù),,糊涂了,連字都不會寫了,,卻能用本能來畫,,是一種修養(yǎng)在完全自由自在自為的狀態(tài)下釋放。
其實,,齊白石曾經(jīng)畫了一副自藏的精品畫《竹籬葫蘆》,。1953年的一天,張仃在逛琉璃廠時,,在一家畫店驚喜發(fā)現(xiàn)的,。畫上題跋:“手妙紙佳方有此畫,百年后若不值百金,,白石作鬼也應(yīng)痛哭,。壬申五月書此,,附畫自藏?!饼R白石自藏的心愛之物何以流落至此,,張仃激動得內(nèi)心狂跳,當場高價買下,,送到齊宅,。齊白石見了,又驚又喜,,驚的是自藏的寶貝被盜流出而不知,,喜的是完璧歸趙。感慨之下,,他抽紙?zhí)峁P,,寫下:“此葫蘆是張仃弟所寶藏,他人不得竊奪去,。九十三歲白石重看加記,。”鄭重將畫交給張仃,。
張仃將畫送到畫店重新裝裱,,成為他珍藏齊白石的四副精品畫之一。齊白石兩段跋并列于上,,給此畫增加了無限興味,。張仃一直把這幅畫珍藏在身邊,直到1966年“文革”爆發(fā)被紅衛(wèi)兵抄走,。幸運的是,,“文革”結(jié)束后,此畫發(fā)還,,又回到張仃身邊,,真的應(yīng)驗了白石老人“他人不得竊奪去”那句話。
編輯:楊嵐
關(guān)鍵詞:齊白石畫《葫蘆》 齊白石 畫《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