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德政壇“黑馬”舒爾茨:大選挑落默克爾困難重重
時任歐洲議會議長的舒爾茨。
【三次“轉身”:唯一可能挑戰(zhàn)默克爾的政客】
1955年,舒爾茨出生在德國與比利時,、荷蘭交界處的一個小鎮(zhèn),。年輕時的舒爾茨曾經(jīng)歷過輟學、酗酒,。他曾夢想成為一名職業(yè)足球運動員,,不過膝蓋嚴重受傷粉碎了這個夢想。談到那段往事,,舒爾茨評價說當時的自己曾在“最底層”,。
數(shù)年后,舒爾茨在家鄉(xiāng)開了一間書店,,結了婚有了孩子,,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轉身”。
從政后,,舒爾茨于31歲時當上了市長,,1994年成為了歐洲議會議員。在歐盟政治圈活躍了18年后,,他在2012年當選為歐洲議會議長,,并在兩年后成為史上首位獲得連任的議長。至此,,舒爾茨完成了人生的第二次“轉身”,。
2016年11月,舒爾茨宣布不再尋求歐洲議會議長的連任,,回歸德國政壇,,并于第二年3月19日全票當選新任德國社民黨主席,同時成為總理候選人,。這第三次“轉身”毫無疑問賺足了眼球,,一時間他被視為“唯一足以挑戰(zhàn)默克爾的人”。
9月3日,,默克爾與舒爾茨進行電視辯論,。
【兩場打擊:地方選舉、電視辯論皆失利】
在舒爾茨正式“殺入”大選時,,作為代表著變革的“新人”,,他帶動社民黨的支持了攀升了6個百分點,萬余人因為他而加入了社民黨,。
“舒爾茨效應”在2月份達到頂峰,。當時的民調顯示,社民黨近十年來首次以1個百分點的優(yōu)勢領先于聯(lián)盟黨(基民盟與基社盟的聯(lián)合),,且在個人方面,,舒爾茨50%的支持率顯著趕超了默克爾的34%。
不過,今年早些時候德國三個州展開地方選舉,,被認為是大選的政治風向標,。而讓舒爾茨為核心的社民黨大受打擊的是,,三座“城池”一座也沒有拿下,。
在今年3月和6月,社民黨分別在薩爾州,、石荷州接連兩次輸給了默克爾領導的基民盟,。這讓舒爾茨感到失望與無奈。他感慨地表示,,人生總會有不如意的瞬間,,希望打起精神面對北威州的選舉。
舒爾茨之所以對北威州寄予厚望,,不僅因為該州是德國人口和經(jīng)濟實力均排名第一的州,,而且該州從1946年至今幾乎一直由社民黨執(zhí)政,可謂該黨的“心臟地帶”,。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最后社民黨以1.5%的微弱劣勢再次惜敗。
舒爾茨顯然大受打擊,,他承認丟掉北威州,,于社民黨是“慘敗”,于自己也是“難過”的一天,。
到今年5月份,,“舒爾茨效應”已經(jīng)難以為繼,支持率已經(jīng)被默克爾甩開,。
除了在地方選舉上收獲不佳,,在與對手默克爾的面對面較量中,舒爾茨也沒有嘗到甜頭,。9月3日,,舒爾茨與默克爾進行大選前唯一一次同臺辯論。辯論結束后,,民調顯示只有35%的人認可舒爾茨,,而超半數(shù)的人更認可他的對手。
資料圖:舒爾茨,。 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 攝
【一場起伏:支持率像坐“過山車”】
多重因素作用下,,舒爾茨的支持率也如坐“過山車”般,經(jīng)過頂點,,最終在離大選一步之遙的9月跌落原地,。9月14日的最新民調顯示,舒爾茨帶領的社民黨支持率跌至20%,重回2016年5月的低點,。
雖然經(jīng)過兩場打擊,,但舒爾茨似乎還沒有灰心,他表示,,很多選民還沒有做出最終決定,,他將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
有分析認為,,社民黨作為本屆政府的執(zhí)政伙伴,,政府的重大決策是兩黨協(xié)商作出的,因此對默克爾不滿的選民不一定就會支持舒爾茨,。而且,,雖然舒爾茨一直強調對“底層民眾”的關切,但在內政理念上卻長期模糊不清,。
此外,,專家指出,舒爾茨缺少一個有經(jīng)驗的競選班底,,經(jīng)驗的缺失導致社民黨在很多重要環(huán)節(jié)中應對不足,。比如在競選綱領推出過程中,不僅日期反反復復,,而且最終竟不是由主席舒爾茨親自出面進行推介,。這種不足一定程度上也與舒爾茨缺少國內執(zhí)政經(jīng)驗有關。
編輯:曾珂
關鍵詞:德政壇 舒爾茨 大選挑落默克爾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