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在线观看|6—12呦国产精品|伊人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在线日韩欧美av|欧美福利看片|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www.久久麻豆|泳衣比基尼图片|麻豆传媒夏晴子|被姐姐调教,中文字幕人妻三区,亚洲精品久久久蜜桃直播 ,日韩AV手机免费观看,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久久色伊人,午夜影院免费体验区

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近百歲仍騎自行車賣報 113歲抗戰(zhàn)老兵的最后時光

2017年09月17日 13:56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113歲抗戰(zhàn)老兵的最后時光

老兵董濟民經(jīng)歷“九一八事變”到抗戰(zhàn)勝利全過程,;近百歲仍騎自行車賣報

董濟民

性別:男

籍貫:河北樂亭

去世時間:9月6日

終年:113歲

去世原因:器官衰竭

生前事跡:經(jīng)歷從“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到抗戰(zhàn)勝利的全過程

去年初,,關愛抗戰(zhàn)老兵組織為董老頒發(fā)紀念章,他起身敬禮致謝。圖片來源:新京報

去年初,,關愛抗戰(zhàn)老兵組織為董老頒發(fā)紀念章,他起身敬禮致謝,。圖片來源:新京報

董濟民113歲了,。

百歲之后,他每天睡到自然醒,,吃完飯,,就靠著兩張報紙和固定的3個新聞頻道,打發(fā)一天的光陰,。

這個吃飯快,、耳朵背,奉“莫生氣”為長壽秘訣的“小老頭”,,幾乎沒跟家人提起過“那段經(jīng)歷”,。

——那段從“九一八事變”到抗戰(zhàn)勝利14年的“老兵”經(jīng)歷,及不愿打自己人甘當“逃兵”的經(jīng)歷,。

“可能是不愿回憶,也可能是老得記不清了”,。他的兒子董希武說,。

9月3日,在一片“堅持”聲中,,僅靠呼吸機維持生命并一度病危的董濟民,,在病床上等來了抗戰(zhàn)勝利72周年。3天后,,這位目前已知大陸最年長抗戰(zhàn)老兵,,因器官衰竭去世。

董希武不覺得父親是個百歲老人,,雖然他“記不起孫輩的名字”了,。“他活得平靜、自然,,一生沒有追求過什么,,死后也沒有未了的心愿?!?/p>

百歲賣報人

生命的最后幾年,,董濟民幾乎很少出門了。

“他年紀很大了,,身邊已經(jīng)沒有同齡的朋友,,所以外面對他也就沒有什么吸引了?!眱鹤佣N湔f,。

他晚年“幽居”在朝陽一處高樓里,20平米臥室內(nèi)的物件,,能滿足他所有的生活需求,。

起床后,喝杯牛奶配一些點心,;空閑時間,,仔細翻兩張報紙看看;睡前看會兒電視:北京臺看本地新聞,,中央一套看國家新聞,,中央四套看國際新聞。一天就這么過去了,。

有人覺得,,董老的晚年算得上“孤獨”。但董希武聊起這些,,倒覺得父親是個挺有趣的“小老頭”,。

在他眼里,父親像個“孩子”,,“只要給他一處舒服的住所,,給他做喜歡的飯菜,凡事順著他陪著他,,他就能自己過得很好很開心了,。”

日子往前數(shù)到76歲那年,,閑不住的董濟民,,找來一輛三輪車,操起了“賣報”的營生,。

董希武記得,,那段時間,,父親每天凌晨三點多出門,趕到郵局拿報紙,,然后蹬著車跑到大街上擺攤,。“那時報紙幾分錢一份,,老爺子每天回來兜里揣著一把鋼镚兒,,然后趴桌子上數(shù),從中抽取一部分交給郵局,,剩下的存起來,。”

家人擔心,,幾次勸他歇著,,老爺子總利落地跨上車,顯示自己“身體沒問題”,。

這個秀水街的“賣報老頭兒”,,直到近百歲,還騎著自行車取報,、賣報,。

據(jù)媒體報道,董濟民負擔著一家及老母親養(yǎng)老,、治病費用,。他平時過得極“摳兒”,但心地特別善良,,趕上買報紙的人沒零錢,,都會讓人先拿走報紙,第二天再還錢,。

“仙氣兒”

董濟民一直“自律”,,生活很簡單,有自己的一套“養(yǎng)生法則”,。

每天早上,,董濟民要睡到自然醒,被人叫醒是件“不太舒服的事”,。不過,他醒的時間會隨著季節(jié)變化,?!疤柹鸬猛恚训镁屯?,升得早,,醒得也就早。”

對食物,,他也有“三不吃”的講究:硬的不吃,,涼的不吃,剩的不吃,。但這個年過百歲的老人,,吃起紅燒肉,卻是“滿心歡喜”,。

多次去拜訪的薛剛笑稱,,“董老”身上有股“仙氣兒”,精神頭兒非常好,。

董濟民個頭不高,,清瘦,110歲生日時的照片里,,他留著弦月般白凈的一小撮胡須,,臉上甚至沒有明顯的皺紋,神色泰然,。

薛剛記得,,初次見面時,自己還為跟董老留了“同款胡子”得意,。沒想到,,董老指著他的胡子說,年輕人不要留胡子,,顯老,。

再次登門,他胡子沒刮,,結果老人家再次提起,。

每次拜訪,董老總要一一和大家握手,,告別時,,再一一握一遍。有趣的是,,老人家握手時,,還會刻意使點勁,然后問道,,“你看我是不是還很有勁兒,?”

直到離世,董家都沒有請過保姆,。他自己打掃臥室,,能穿衣走路,,拒絕拄拐,偶爾上下樓梯時,,也要堅持先自己慢慢挪一段,。家人只能在旁伸手護著,一臉無奈,。

這位百歲老人,,沒有收藏研究或侍弄花草等喜好,甚至連“能惹他生氣的事兒都沒有”,。

即便是“文革”期間,,他被批斗為“歷史反革命”,遣返回老伴的故鄉(xiāng)河南,,一家人在親戚家借一間舊屋,,擠在一張床上。

“白天跟著爸媽下地干活,,每天吃雜面紅薯,,還得挖野菜充饑?!倍N湔f,,無論日子多難,父親從不抱怨,,常說要“隨遇而安”,。

他對子女也極為包容,連最調(diào)皮搗蛋“從父親口袋里偷鋼镚兒”的董希武,,也沒能讓父親發(fā)火,。

如今,“董老”的書桌上還貼著自己寫的幾個字:“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墻上掛著一則《莫生氣》語錄。

“他就是這么個人,?!倍N湔f,父親每日都要念一遍,,時間久了,,自己也熟知幾句,“別人生氣我不氣,,兒孫瑣事隨他去,。”

“老兵”和“逃兵”

就是這么個平淡無奇的老人,,身上卻背負著一段沉重的家國史,。

董濟民幾乎從未主動向家人提起這段經(jīng)歷,很長一段時間里,,那段歷史對董希武來說,,一直是個謎。

“小時候不懂,,經(jīng)常問父親以前是干什么的,,他總是一句帶過,當兵的,?!倍N湟詾楦赣H不愿提及,直到2014年早春的一天,,關愛抗戰(zhàn)老兵組織來訪,。

據(jù)媒體報道,負責審核老兵身份的志愿者袁健介紹,,當時大部分健在的抗戰(zhàn)老兵都是1943年,、1944年入伍,“七七事變”后入伍的都很少,,更別說“九一八”后就入伍的了,。

“老人家走出屋,跟我們一一握手,,完全不像個百歲老人,。”登門拜訪的組織成員王廣軍回憶,。

對于年輕時的抗戰(zhàn)經(jīng)歷,,董老跟其他老兵的侃侃而談不同,只說了大概,,但當問及為什么當兵時,,老人沉思了一會,然后起身,,高聲吟唱《松花江上》,。

這首透著“九一八事變”悲憤情懷的歌曲,曾在抗戰(zhàn)時期廣為流傳,。家人說,,每年9月18日這天,老爺子都會唱起,,“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老兵的故事,,也從這里講起。

生于河北樂亭的董濟民,,在“闖關東”浪潮中,,年幼時就隨著家里遷往吉林,。念了幾年私塾后,他在當?shù)赜忻陌儇浀戤攲W徒,,打算盤,、理賬目。

“九一八事變”后,,董濟民辭職加入馮占海帶領的部隊,。一年后,部隊在張家口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63軍,,他任軍部少尉文書,。

“太慘了,到處是尸體,,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董濟民形容戰(zhàn)爭的殘酷。他先后參加武漢會戰(zhàn),、長沙會戰(zhàn),、豫湘桂戰(zhàn)役及貴州的獨山戰(zhàn)役等,14年見證了從東北淪陷到抗戰(zhàn)勝利的全過程,。

那時,,董濟民已是少校軍銜。然而,,解放戰(zhàn)爭打響后,,他當了“逃兵”。

“我當兵不后悔,,但那是為了打日本兵,。我離開部隊也不后悔,因為不想打自己人,?!倍瓭裨鴮鹤犹崞鸫耸隆?/p>

董希武說,,這是父親少有的,,主動的訴說。

他一直覺得,,父親身上有種老兵的風骨,,動作利落,行坐端正,。

2015年9月3日,,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紀念日那天,他看到111歲的父親衣著整齊,正襟危坐在電視機前,,等待閱兵儀式開始,。

抗戰(zhàn)老兵乘車路過天安門的時候,董濟民眼圈紅了,,對著電視機,,用力抬起手敬了個禮。

【寄語】

小時候常問父親以前是干什么的,,他總是一句帶過,當兵的,。他這百年人生,,經(jīng)歷過大風大浪,但活得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沒有主動追求過什么,死后也沒有什么未了的心愿,。

——董濟民之子董希武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李明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抗戰(zhàn) 老兵 董濟 濟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