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全面小康路 堅實走好每一步
井岡山確保貧困群眾穩(wěn)定脫貧,、可持續(xù)脫貧
江西省井岡山市拿山鄉(xiāng)溝邊村村民王金云家的堂屋墻上,,幾張《貧困戶收益確認公示表》引人注目:2016年,新農合,、商業(yè)醫(yī)療保險共1200元保費都由政府代繳,,九成左右的醫(yī)療費可以報銷了,;養(yǎng)老金,、低保金共10180元,溫飽解決了,;教育幫扶2500元加上大學生助學貸款,,兩個女兒的學費有了著落;還有入股分紅2500元,,家庭務工收入10000元……
兩年前動過3次膽囊癌手術,,妻子患有腰椎間盤疾病,還要負擔兩個女兒上學,,王金云是村里最貧困的村民之一,。“新聞里講黨的十九大快要召開了,?!蓖踅鹪普f,“黨的政策一定會越來越好,,盼著大女兒明年大學畢業(yè)能找個好工作,,小女兒考上個好大學?!?/p>
王金云的夢想能不能實現(xiàn),?井岡山在全國率先脫貧摘帽的成果如何鞏固提升?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即,,行走在五百里秀美井岡,,每到一地,都能感受到各地對確保貧困群眾穩(wěn)定脫貧,、可持續(xù)脫貧問題的思索與行動,。
答案在產業(yè)造血。拿山鄉(xiāng)江邊村從外地引進企業(yè)種植黃桃,、獼猴桃和草莓,,從此荒山變寶山。村民可以獲得土地租金,、分紅股金,、務工傭金多重收入。貧困戶楊炳河在企業(yè)帶動下認領了兩個草莓大棚,,去年都收入過萬元,。井岡山的紅色資源也成了脫貧奔小康的寶礦。茅坪鄉(xiāng)壩上村“紅軍的一天”培訓體驗游吸引八方來客,,聽紅軍故事,、看紅軍舊居,吃紅米飯,、喝南瓜湯,,讓村里每戶年均增收2萬多元,。貧困戶群眾擔任實景劇《井岡山》群眾演員,白天在家務農,,晚上參加演出,,年人均增收7000多元。
答案在干部擔當,。全市112名科級干部擔任扶貧第一書記,109名副科級干部擔任村黨組織副書記兼村主任助理,,村“兩委”強起來了,。長路村第一書記肖彥,從村莊擁有古民居,、紅軍標語以及知青文化的實際出發(fā),,引來資金整修道路,開展環(huán)境整治,。如今,,長路村特色旅游方興未艾。
答案更在村民自強,。扶貧先扶志,,井岡山實施“志智雙扶”工程,不直接發(fā)錢發(fā)物,,實行差異化獎補,,輸血變造血。坳里鄉(xiāng)寨下村村民唐某因病致貧,,拿到了扶貧款卻轉身用于打牌喝酒,。第一書記曾潤洲長期在他家蹲點,一番勸說,,感動了他,,扭轉了陋習。
“率先脫貧摘帽不是井岡山的最終目標,,我們要讓老區(qū)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井岡山市委書記劉洪說,?!凹t色最紅,綠色最綠,,脫貧最好”,,井岡山干部群眾對黨的十九大滿懷期待,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征程將走得更加堅實,。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全面 堅實 井岡山 小康 路